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9篇
  免费   789篇
  国内免费   768篇
测绘学   1332篇
大气科学   487篇
地球物理   999篇
地质学   2386篇
海洋学   664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284篇
自然地理   41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339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调谐质量阻尼器对海洋平台的减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研究和设计多数是依据结构的第一阶模态进行的,忽略了TMD对结构其它模态的影响。为了明确TMD是否会对结构的高阶模态造成不利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论文采用模态分析法将海洋平台-TMD系统进行模态分解,推导出系统各阶模态的状态空间方程。并以一海洋平台为算例,讨论TMD针对结构的某一摸态进行设计时对各阶模态响应的减振效果,仿真的结果表明TMD对设计的模态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但对平台的其它模态响应的减振幅度有限,甚至产生不利影响,使某些模态的振动响应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82.
针对具有外部持续扰动的线性系统,研究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的设计问题。给出了最优控制律的存在唯一性条件。并提出了最优控制律的设计算法。利用滤波器解决了前馈控制的物理不可实现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易于实现,与传统的反馈最优控制相比对抑制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3.
海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常称之为黄色物质)是影响海洋水色的三大成分之一,海水中CDOM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CDOM水下原位探测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探测装置开发了一套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分为水上甲板控制和水下数据采集两部分,水上甲板控制部分通过8芯电缆与水下数据采集部分实现供电及通信,水下数据采集部分以PC104嵌入式工控机为核心,控制整体采集部分的工作,甲板控制部分通过远程控制软件来操控PC104以实现水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实验室环境测试及近海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可靠完成水下荧光光谱装置的控制和数据的采集及通信需求,实现海水中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水下原位探测。  相似文献   
84.
结合实际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提高海洋测量成果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思考,从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到人员素质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提高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全面提高测量成果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5.
A multi-variable adaptive autopilot for the dive-plane control of submarines is designed. The vehicle is equipped with bow and stern hydroplanes for maneuvering.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ystem parameters are not known, and the disturbance force is acting on the vehicle. Based on a back-stepping design approach, an adaptive control law is derived for the trajectory control of the depth and the pitch angle. To prevent singularity in the control law, the SDU decomposition of the high-frequency gain matrix is used for the design. In the closed-loop system, asymptotic tracking of the reference depth and pitch angle trajectories is accomplishe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which show that the submarine performs dive-plane maneuvers in spite of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system parameters and disturbance forces.  相似文献   
86.
了解海滩剖面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滩动态过程。利用2007年5月~2014年12月近8 a青岛石老人海滩剖面的实测资料,计算剖面各段单宽体积变化量及后滨宽度,结合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方法,探讨海滩剖面中长期淤蚀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近8 a来海滩剖面表现为侵蚀状态,不同岸段侵蚀程度不同。剖面1岸段侵蚀明显,剖面2和剖面3岸段轻微侵蚀。剖面的变化过程可划分为平稳期、剧变期和微调期3个时期。各时期剖面的季节性变化较复杂,平稳期具冬蚀夏淤的交替变化特征,整体淤蚀量较小;剧变期剖面呈阶段性蚀退,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微调期剖面可能仍处于剧变期的恢复阶段,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剧变期和微调期的小波交叉谱和相干谱分析显示,波浪和前滨单宽体积相干性较好,尤其当大于2 m的波高达到10%以上,海滩地形可以和波高变化产生同周期的变化。因此波高变化基本控制了剖面的季节变化。而海滩长周期变化主要受控于风暴潮作用及其漫长的恢复期,沿岸输沙和海平面变化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剖面长期侵蚀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87.
蓝藻的暴发通常是藻类之间竞争的结果,了解环境中蓝藻与其它藻类的竞争特点和生存策略对揭示藻华暴发的机制及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营养竞争为例,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受试对象,通过测定细胞密度、胞内C、N、P、S四种主要元素含量以及培养基中总氮(TN)、总磷(TP)的消耗,研究不同营养等级(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以及单独N、P限制下两种藻在单独培养和共生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征和竞争行为。结果表明:(1)在超富营养、富营养、中营养、贫营养条件时,单独培养下的两种藻生物量与营养丰富程度呈正相关;(2)共培养条件下,在高营养水平时铜绿微囊藻在竞争中占优势,低营养水平时小球藻具有竞争优势;(3)胞内C、N、P、S的测定发现,随着营养水平的下降,两种藻胞内N、P的百分含量逐渐减少,而C、S并未呈现显著变化;(4)N限制时,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及最大比增长率μmax均大于小球藻;P限制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的半饱和常数Ks小于小球藻,而最大比增长率μmax大于小球藻。综合分析,同一营养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竞争优势的先决因子是N,小球藻是P。因此,从营养竞争与生物适应力角度考虑,降低水体中富余的N或适当提高P的浓度可让小球藻获得竞争优势,对限制单一物种的形成具有平衡作用,可作为防治藻华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88.
随着全站仪测角测距精度的提高,在高程联测中,用EDM高程导线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成为外业高程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分析了影响EDM高程导线测量精度的因素,讨论了提高EDM高程导线测量精度的办法,提出了效率函数的概念,并以某测区三级GPS大地控制网高程联测数据为例,从精度和效率方面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9.
本文分析了东、黄海典型海区3个测站在2000~2003年间4个航次的叶绿素a周日变动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地理环境、水文特征以及季节差异,各海区叶绿素a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变动特点.在东海陆架区,日变化上表层各粒级主要以半日周期为主,受黑潮入侵程度不同而略有变化;长江口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各粒级的日变化同潮汐的涨落相对应,主要为半日周期;黄海中部海区叶绿素a尤其是NANO级浮游植物在周日变化上以全日周期为主,受黄海冷水团强弱不同而不同.本文进一步应用渐近回归初步分析了多种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周日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Filter feeders such as bivalv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shown to control phytoplankton blooms in eutrophic estuaries. The possibility of such a top-down effect on macroalgae, however, has not been considered previously even though most green tide algal species reproduce by pelagic swarmers that are equivalent to phytoplankton. This work presents circumstantial evidence from an oyster-culturing French embayment where, despite eutrophication since the mid-1970s, macroalgae did not proliferate until 1982. This was also the year when tributyltin pollution from antifouling paints dropped substantially following a world-wide prime ban that was implemented to save the shellfish industry. From the recorded evolution of the oyster stock, it is shown how tributyltin reduced the bivalve filter capacity within those years and resulted in Enteromorpha swarmers being much more likely to germinate and bloom. This suggests that the green tides had been successively contained by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the chemical pressure. The effects of the latter on the former would thus have cascaded to ecosystem-level changes, and so the functional role of bivalves should be evaluated and preserved wherever relev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