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4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754篇
测绘学   1168篇
大气科学   1490篇
地球物理   674篇
地质学   783篇
海洋学   329篇
天文学   235篇
综合类   178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介绍了对滇东寒武系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层序的基本特征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确定有10个层序,其时限为1~10Ma,其中下寒统武有6个,中、上寒武统各2个。此外还划分出次层序27个、组合层序2个。此项研究工作对本区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界线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1)沧浪铺阶生物地层的争论,是由于滇东存在两个Ⅰ型层序边界,乌龙箐段与红井哨段为假整合关系,故生物带发育不完整;(2)双龙潭组与西王庙组应为同时异相沉积体;(3)双龙潭组顶部时限,以SB2i为标志,应与娄山关组底部边界对比,故可能上延至晚寒武世早期  相似文献   
952.
天山北坡高山林线分布的生态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多源遥感影像和实地勘察资料识别天山北坡高山林线分布格局,结合区域气象数据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天山北坡林线分布的生态地理特征。结果表明:①天山北坡林线分布高度大约在2 600~2 850 m,从西向东林线分布高度呈上升趋势,奇台至巴里坤段林线高度上升最为显著;伊犁河谷段与玛纳斯段林线垂直宽度较宽。②影响天山北坡林线分布高度的关键气候因子为生长季温度(如年生物学温度3.35 ℃,最热月均温10.49 ℃,生长季均温8.26 ℃),特别是年生物学温度,能较好的指示天山北坡高山林线分布位置,且各气候指标均在全国均值范围之内,而影响巴音布鲁克地区森林发育的主要原因为冬季低温干旱。③伊犁林线过渡带和玛纳斯林线过渡带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的含量最高;酸碱性大致以阜康林线为界,向西呈酸性,向东呈碱性;土壤营养物质主要分布于表层(0~10 cm),深层(30~80 cm)含量低且变化不显著,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下层土壤pH值从西向东逐渐由弱酸性向弱碱性过渡;电导率空间变异性较强,各层变化特征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3.
李月华  孙超 《北京测绘》2021,35(2):217-221
随着数字高程模型(DEM)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电力地图需求部门对数字高程模型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在数字高程模型生产中,电力业主方提供的立体模型高程基准不统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特征数据的DEM基础转换方法.该方法在进行DEM制作过程中采用先采集特征数据,后转换特征数据高程基准的方式,实现了DEM成果的高程基准的转换...  相似文献   
954.
戚伟  刘盛和  刘振 《地理学报》2022,77(12):3023-3040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发展出现了新态势。本文基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依据地级尺度划定的“准胡焕庸线”,分析2010—202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集疏模式的新特征,并探讨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胡焕庸线”依然稳定,2020年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人口比为93.5∶6.5;② 西北半壁人口份额仍然微增,但是增幅较之前明显下降; ③ 2010—2020年西北半壁人口集中化指数由降转增,西北半壁和东南半壁的人口分布集中化程度均有所提升;④ 东南半壁人口集疏分化不断强化,2010—2020年人口负增长区的面积占比已达54.22%,超过人口正增长区;西北半壁人口集疏的马太效应特征愈发明显,人口负增长区占比也已升至26.15%;⑤ 省会首府人口增长优势愈发突出,且西北半壁比东南半壁更为明显;⑥ 经济发展水平、城区人口规模等级、行政区划等级等因素与区域人口变动显著相关;西北半壁行政区划等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效应尤为突出。综合来看,西北半壁已经出现与东南半壁相似的人口集疏过程,人口集疏模式已突破了“胡焕庸线”。中国即将迎来人口总量拐点,人口城镇化进程逐步减速,密切关注“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发展的新特征,对推动全国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55.
综合多种观测资料,对2006年8月1日发生在湘黔边境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高空槽前型飑线过程,副热带高压的迅速东退、强湿度梯度及其南北两侧冷暖空气的辐合造成的强湿度锋锋生作用触发了强对流;强对流发生前和发生时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良好的水汽输送及辐合条件对其发生发展十分有利;高层强辐散与低层强辐合的耦合形势以及强上升运动为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56.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借鉴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并量化了典型岩溶水流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其水文动态响应、温度场和电导率特征。划分了扇状、树枝状、平行状、梳状4种地下水系来综合反映岩溶水流系统的地表-地下岩溶特征,前两者主管道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裂隙起汇水作用,后两者主管道平行于地层走向,层面裂隙起汇水作用。黄陵穹隆西北翼、西翼和南翼以平行状和树枝状为主,东翼和北翼则以扇状水系和平行状水系为主。不同地下水系结构的形成及区域差异与含水系统和水系的空间关系和级次性密切相关,并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扇状和平行状岩溶水流系统对降雨响应最为敏感,而梳状水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和衰减过程最慢;基于岩溶地下水温度与出露高程和循环深度显著相关的关系建立了鄂西山区地下水温度线。这一基础性研究可为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研究和当地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57.
俞成明  董江 《海洋测绘》2008,28(4):57-59
针对海道测量中测深成果系统误差的评价问题,介绍了一种利用主、检测深线测深数据探测系统误差的方法,以实现测深中系统误差的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958.
为了对海道测量中测线定位精度进行评估,以及为补偿测线系统误差的需要,提出了实测定位折线模型,同时在利用小波降噪算法求得拟合航迹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拟合定位测线的概念,针对测线的不同形态给出了拟合测线的另外两种模型,即拟合直线和拟合折线。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三种测线模型均满足1:2 000以下比例尺测图要求;在满足定位精度和测线正横水深梯度不超限的约束条件下,可以用拟合测线代替原始测线进行数据的后处理;三种测线模型对系统误差不存在"淹没效应";拟合折线可以方便地减弱测线内受方向、船速等系统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9.
因基阵各通道不均衡,使得水声接收系统波束形成时,目标检测、方位估计等性能经常达不到预期。分析了各通道信噪比、辐值、相位影响波束信噪比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减小基阵各通道不均衡的方法,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水声接收系统的目标检测、方位估计等性能。  相似文献   
960.
新型探测资料在强对流短临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以2020年3月22日湘北地区春季一次冰雹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和地基微波辐射计等新型探测资料对该过程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冷空气南下与南支槽前暖湿空气交汇背景下,受中低层切变线与急流影响,冰雹风暴生成前回暖明显,环境垂直风切变大;风暴由地面辐合线触发产生。(2)此次超级单体降雹过程在雷达回波中表现出“三体散射”“V型缺口”、中气旋等特征;VIL、低仰角大风速核对冰雹和大风预警有很好的指示。(3)风廓线雷达探测到,风暴影响前超低空急流加强,中层有干侵入,低层垂直速度出现波动,风暴临近时超低空急流减弱。(4)地基微波辐射计监测发现,风暴影响前高空湿度增大,K指数、TT指数呈同趋势变化,而K指数预警灵敏度高于TT指数;风暴影响阶段,高空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不稳定指数出现不同程度跃升和突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