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695篇 |
免费 | 16323篇 |
国内免费 | 100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73篇 |
大气科学 | 7315篇 |
地球物理 | 11804篇 |
地质学 | 34066篇 |
海洋学 | 7013篇 |
天文学 | 3401篇 |
综合类 | 3784篇 |
自然地理 | 860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1篇 |
2024年 | 1159篇 |
2023年 | 1171篇 |
2022年 | 1867篇 |
2021年 | 2022篇 |
2020年 | 2172篇 |
2019年 | 2369篇 |
2018年 | 1952篇 |
2017年 | 2191篇 |
2016年 | 2422篇 |
2015年 | 2548篇 |
2014年 | 3079篇 |
2013年 | 3152篇 |
2012年 | 3447篇 |
2011年 | 3535篇 |
2010年 | 3067篇 |
2009年 | 3589篇 |
2008年 | 3539篇 |
2007年 | 3895篇 |
2006年 | 3775篇 |
2005年 | 3289篇 |
2004年 | 3124篇 |
2003年 | 2933篇 |
2002年 | 2658篇 |
2001年 | 2278篇 |
2000年 | 2139篇 |
1999年 | 1998篇 |
1998年 | 1776篇 |
1997年 | 1546篇 |
1996年 | 1426篇 |
1995年 | 1202篇 |
1994年 | 1217篇 |
1993年 | 1025篇 |
1992年 | 821篇 |
1991年 | 587篇 |
1990年 | 518篇 |
1989年 | 408篇 |
1988年 | 319篇 |
1987年 | 215篇 |
1986年 | 139篇 |
1985年 | 96篇 |
1984年 | 48篇 |
1983年 | 40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30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40篇 |
1977年 | 28篇 |
1954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张小波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4,24(5):70-74
通过对辜鸿铭所翻译的《中庸》、《论语》进行分析和研究 ,反映出社会背景对中国古典文化经典翻译的不同策略的影响。从而证明辜鸿铭译文的别出心裁出于强势语下的无奈。从翻译理论上揭示归化翻译的历史意义以及译品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12.
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地理研究的全息景观化--以韩国地理的全息景观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显著不同,由它推动着的社会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地理发展效应,无论是在发展因素的加入上,还是在地域的建造上都愈来愈向着全息化的方向发展。与之相应,世界地理的研究范式,也应该向着更为开放、更为兼容化的方向改进。为此笔者提出全息景观论,并以韩国为例,以展示这种理论的科学解释价值。 相似文献
913.
914.
卫东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4)
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山西省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数据库建设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15.
916.
矿床保存变化研究的热年代学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后矿床的保存与变化是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研究程度不高,至今仍属于薄弱环节。矿床的保存与其隆升剥露密切相关,深入细致研究恢复矿区矿床的隆升和剥露历史,是揭示矿床保存变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重点论述研究矿床保存变化的技术方法,通过综合应用裂变径迹、(U-Th)/He、40Ar-39Ar年代学以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等多种技术手段,研究成矿期次、构造活动期次以及二者间的联系,定量计算不同矿区、不同矿体、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冷却隆升速率、隆升幅度、剥蚀速率和剥蚀量,探讨矿床保存深度与剥蚀量间的关系,总结不同时代、不同矿区矿床保存-变化过程,建立新的矿床地质-保存环境模型,完善矿床预测的综合示踪标志,最终预测不同矿区、不同地段隐伏矿床可能的产出深度,给出矿床可能已经被剥蚀殆尽的区段或地段,为深部找矿和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提供依据。本文可为地质工作者的相关应用提供借鉴和手段。 相似文献
917.
918.
高质量发展目标下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具体体现。从居民生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4―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利用核密度估计、ESDA、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进行居民生活质量时空格局分析及空间差异测度,并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障碍因子,得出如下结论:① 2004―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高水平区域从下游城市逐渐转移到中上游城市;② 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高?高集聚区主要是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区域的城市,低?低集聚区主要是河南省、山东省以及山西省的部分城市;③ 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空间差异从上中下游尺度看主要是区域间净值差异贡献,从左右岸尺度看主要是区域内部差异贡献;④ 黄河流域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障碍因子主要是人均水资源量、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每万人公园绿地面积、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万人拥有的道路面积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此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19.
及时获取凌汛期河冰和水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预测冰凌灾害、提高防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是当前获取河冰和水体空间分布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黄河水体有大量悬浮泥沙,这给基于遥感技术的高精度冰-水分类带来了挑战。以黄河内蒙古段为例,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在利用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及河道矢量数据排除无关地物的基础上,对比了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值、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改进的归一化积雪指数(MNDSI)以及归一化差异未封冻水体指数(NDUWI)在黄河内蒙古段典型河道河冰、水体分类中的表现,计算各指标总体分类精度及Kappa系数并进行阈值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用NDSI和高清历史影像排除河道外无关地物后,NDUWI在各子段影像中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均达到90.00%及0.90以上,其河冰、水体最优区分阈值大体分布于阈值中值附近。研究结果可为凌汛期黄河冰凌监测方法的选取以及冰上爆破位置的拟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20.
云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组织演变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90-2004 年云南省城镇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发现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云南省城市综合实力总体呈差异扩大的趋势,表现出小城市发展缓慢且分化不明显,少数高位城市极化,在空间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倾向等特征。其后,进一步展示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空 间演化的阶段性规律:①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被特殊的地理环境分割 成破碎且难以整合的小型离散化的格局;②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地区工业化和城市 化加速进行,交通通讯网络的发育和辐射,中小城市得以发育,伴随于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 扩张与收缩,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逐渐从单层离散分布演变为三层嵌套结构,并不断朝更高级的结构形态演进,即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呈现显著的、由小规模离散分布阶段、过渡转型阶段到嵌套复合阶段的时空演化序列。最后,针对这种时空演化序列,笔者解析出云南省城市经济影响区在不同时空条件组合下的三种空间扩展类型:单向拓展类型、多向拓展类型和邻接扩展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