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294篇
地球物理   132篇
地质学   518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2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在宁夏鸳鸯湖电厂建立气温、风向、风速60 m梯度及地面观测站,与邻近的灵武市气象站展开为期一年的同步观测,获得实地观测资料。利用两地同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电厂所在地气候特点。同时结合灵武市气象站1971~2000年观测资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订正得到电厂地面历年气象要素特征值。结果表明,电厂风向和风速特征明显有别于邻近的灵武市气象站。分析结果主要用于该地火电厂空冷系统的安装与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2.
在改革中求发展--《干旱气象》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喜峰 《干旱气象》2006,24(2):60-62,77
以《甘肃气象》改为《干旱气象》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思路和措施为重点,论述了由技术类期刊向学术类期刊发展的过程和改刊后的成果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干旱气象为中心,将期刊办出特色、办出新意的理念,同时也对该刊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03.
郑州市区环境空气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郑州市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为依据,分析了郑州市空气污染现状,并根据1994~2003年10年来的监测数据,对空气污染特征和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结论是:郑州市空气污染在近10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4.
深圳两次大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预报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5年2月23-25日和2006年3月6日深圳分别出现了一次大雾天气。从天气学角度对两次大雾过程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大雾天气需在一定的形势场中出现并维持,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场的变化会促进大雾的形成、维持和消失,而近地面层风场或温度场的改变除了与其环境、当地气候特征有关外,与大的形势场是分不开的。通过对比,对深圳大雾天气的生消和维持机制有一定了解,对预报本地大雾天气有指示作用,也为其它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雾的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5.
“05.6”广西持续性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黎惠金 《广西气象》2006,27(3):22-25
利用常规资料、T213初始场及6h预报场、卫星云图等资料,用中尺度分析方法,并配合诊断分析,对广西“05.6”持续性大暴雨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和有利的物理量场条件下发生,是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性质,表现出强降雨的不均匀性、突发性和局地性,是中尺度天气系统活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鞍山某基坑支护工程事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维正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1):51-54,F0003
论述了鞍山某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参数的选取与加固措施,分析了出现事故及险情的原因,总结了鞍山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7.
商丘市的大雾多形成在大陆高压型、冷锋前暖区型、均压场型、(低压)倒槽型天气形势中。空气中的污染物不仅增加了水汽凝结核,那些可溶性气溶胶还降低了饱和水汽压,使空气中的水汽更容易饱和,因此被污染的空气更容易形成雾。而大雾天气抑制了近地面层污染物的垂直扩散,加剧了城市污染。  相似文献   
108.
1∶10 000地形图植被要素的采集和更新较为复杂,考虑国土部门现有的现势性较强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可以用来补充1∶10 000地形图中的植被信息,积极开展试验.本文作者利用广东省现有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结合航空(卫星)正射影像图、1∶10 000矢量数据进行了充分试验,走出了一条植被更新的新路子,为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完善和更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使用2005年8月14~23日各层(850、700、500 hPa等)天气图资料,以及有关物理量场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采取天气诊断分析方法,对2005年盛夏十堰市一次连续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珊瑚"台风、东南急流、南支低槽、中低层低涡切变线等系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贝加尔湖低槽持续分裂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对峙是该过程能够维持的基本条件;短带状强回波与新生的强对流窄回波带相叠加并维持较长时间,中-β尺度云团在本地发展为中-α尺度云团且受地形作用维持近5 h,使得灾情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10.
一次辽宁秋季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欣  蔡芗宁  黄阁 《气象》2007,33(9):83-93
使用1.0°×1.0°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21—22日深秋暴雨在天气形势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在有利的环境背景形势下,高位涡从对流层高层向低层伸展并形成湿位涡柱,引起气旋性环流与低涡环流叠加。对流层低层的湿斜压性增强,引起低层的锋区加强及垂直涡度发展,高空入侵干冷空气锲入底层,低层暖湿空气强迫抬升,使地面发展为气旋;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上升气流,同时较强的补偿下沉运动激发上升运动加强,使次级环流加强,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低空急流和超低空急流向辽宁输送暖湿空气及能量,对流层中低层形成湿柱并积聚高不稳定能量;中尺度气旋、高低空急流、湿位涡柱、次级环流上升支、地面高水汽含量湿区、高假相当位温出现的时间、强度、位置和结构决定了暴雨的时间和落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