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1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中更新世过渡期的古海洋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洋钻探(ODP)第130航次807站A孔上部约25 m样品中所含浮游有孔虫的定量统计和鉴定,结合转换函数及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了第四纪近1.6 Ma以来冰期旋回中赤道西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和温跃层深度的变化,为研究西太平洋暖池的变动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冬季表层海水温度在第四纪的冰期旋回中变化幅度超过了5℃,而温跃层深度自1.6 Ma以来有所变浅,进一步论证了西太平洋暖池的不稳定性。通过对暖池区和南海及赤道东太平洋的比较,发现南海南部和暖池的海水在第四纪具有较好的连通性,而南海北部则受季风控制影响较大;同时,赤道东、西太平洋及南海,自1.6 Ma以来温跃层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变浅。研究中发现中更新世过渡期(MPT)在许多古海洋学指标中都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以此为界,对0~0.9和0.9~1.6 Ma两个时间段的暖池冬季表层海水温度、表层与次表层种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差值与地球轨道参数ETP分别作交叉频谱分析,结果显示暖池在响应全球气候转型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低纬特有的热带气候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2.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分布特征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北部12°以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丰度、属种数量与组合、碳酸盐含量以及硅质生物相对丰度等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随水深的增加,浮游有孔虫的丰度降低、属种数量减少,碳酸盐含量降低,硅质生物相对丰度升高,浮游有孔虫优势种由易溶种转变为抗溶种。浮游有孔虫以及碳酸盐含量等的这些变化与深海碳酸盐的溶解作用密切相关,同时,浊流沉积作用和水团等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浮游有孔虫丰度与组合以及碳酸盐含量变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3.
对1994-1995年南海中部时间系列沉积物捕获器收集的微体生物壳体进行了氨基酸与糖类分析,结果表明,微体生物壳体中含有的氨基酸与糖类物质大致与颗粒物全样相当,其氨基酸与糖类组成基本保持了活体浮游生物的特征,而与颗粒物全样的有所不同,推测氨基酸与糖类物质一是作为壳体本身的组成部分存在于壳体中,二是被包裹在有孔虫房室及放射虫、硅藻壳体纹饰或筛孔中,因而可以很好保存,上述结果表明生物南体本身也是有机质从海洋表层向下输送的良好载体,而且生物体内氨基酸与糖类组成的原生信息可以很好地保存于壳体内,这对于利用壳体中的生物标志物来追索原生的有机物来源,演化及其它环境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南海南部陆坡区的浮游有孔虫及其所表征的表层古水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南沙群岛海区NS93- 5柱样浮游有孔虫分布和高分辨率氧同位素地层学 ,揭示了氧同位素 1— 6期 ,其中氧同位素 2期的值最重 ,5期的值最轻。运用浮游有孔虫古生态转换函数求得冬季表层海水温度为 2 2— 2 8 C ,夏季变动在 2 8— 30 C之间 ,季节温差为 1—6 C ,冬季海水表层温度则是以上次冰期最低 ,末次间冰期最高 ,末次盛冰期的冬季表层水温下降幅度最大 ,很好地反映了距今 2 0 0ka以来表层水温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5.
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分别于2017年春、夏、秋和冬季在渤海湾海域采集浮游动物,分析了桡足类群落的组成种类、生物多样性和丰度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与桡足类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调查海域共出现桡足类20种,其中秋季种类最多达到13种,春季和冬季分别为12种和9种,夏季最少为8种.渤海湾海域桡足类丰度的平均值在春季最...  相似文献   
66.
根据2017年10月和2018年1、5、7月对雷州半岛沿岸海域浮游动物四个季度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浮游桡足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鉴定出浮游桡足类80种,其中哲水蚤目55种,占总种类数的68.7%;剑水蚤目21种,占总种类数的26.2%;猛水蚤目3种,占总种类数的3.8%;鱼虱目1种,占总种类数的1.3%...  相似文献   
67.
基于2014年秋季(11月)在黄海海域所获取的大型底栖动物及环境数据,研究了黄海海域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多样性以及群落结构特征等。调查海域共发现71种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隶属于32科45属,其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78inds./m2和2.33g/m2。IRI值最高的物种为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在23%的相似度水平上,可以将大型底栖甲壳类划分为六个群落。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太平洋方甲涟虫Eudorella pacifica丰度与水深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底盐呈显著正相关,与底温呈显著负相关。大型底栖甲壳类动物的物种数占比在黄海大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中变化不大,都在30%左右。BOPA指数表明,调查海域底栖生态环境整体良好,仅黄海中部和南部部分站位可能存在中度扰动;BOPA指数能较好地评价研究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68.
In this study, we test various parameters in deep-sea sediments (bulk sediment parameters and changes in microfossil abundances and preservation character) which are generally accepted as indicators of calcium carbonate dissolution. We investigate sediment material from station GeoB 1710-3 in the northern Cape Basin (eastern South Atlantic), 280 km away from the Namibian coast, well outside today’s coastal upwelling. As northern Benguela upwelling cells were displaced westward and periodically preceded the core location during the past 245 kyr (Volbers et al., submitted), GeoB 1710-3 sediments reflect these changes in upwelling productivity. Results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alcium carbonate dissolution proxies do not only monitor dissolution within these calcareous sediments but also reflect changes in upwelling intensity. Accordingly, these conventional proxy parameters misrepresent, to some extent, the extent of calcium carbonate dissolution. These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an independent dissolution proxy, the Globigerina bulloides dissolution index (BDX′) (Volbers and Henrich, submitted). The BDX′ is based on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ultrastructural investigation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tests and indicates persistent good carbonate preservation throughout the past 245 kyr, with the exception of one pronounced dissolution event at early oxygen isotopic stage (OIS) 6.

The early OIS 6 is characterized by calcium carbonate contents, sand contents, an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concentrations all at their lowest levels for the last 245 kyr. At the same time, the ratio of radiolarian to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abundances and the ratio of benthic to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tests are strongly increased, as are the rain ratio, the fragmentation index, and the BDX′. The sedimentary calcite lysocline rose above the core position and GeoB 1710-3 sediments were heavily altered, as attested to by the unusual accumulation of pellets, aggregates, sponge spicules, radiolaria, benthic foraminifera, an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Solely the early OIS 6 dissolution event altered the coarse fraction intensely, and is therefore reflected by all conventional calcium carbonate preservation proxies and the BDX′. We attribute the more than 1000 m rise of the sedimentary calcite lysocline to the combination of two processes: (a) a prominent change in the deep-water mass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South Atlantic and (b) intens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erial within the sediment (preserved as maximum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creating microenvironments favorable for calcium carbonate dissolution.  相似文献   

69.
岩溶表层带水生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介绍岩溶表层带水生生态研究中微小甲壳类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研究国内还少有涉及。岩溶表层带不仅仅是岩溶地下含水层的一个重要组成,而且是岩溶发育的活跃地带,同时也是大量地下生物生存的栖息地。目前,岩溶表层带内甲壳类主要采自洞穴滴水,残留的滴水水洼以及裂隙中的水体。这些甲壳类主要是桡足类,也有其他甲壳类,如端足目和介形虫,它们主要为暗层生物(stygobiont),也包括一些陆生物种。以斯洛文尼亚为例,在所调查的洞穴中平均每个洞穴有近9个暗层桡足类物种,为了适应表层带特殊的地质环境,这些物种在形体上存在适当的进化。表层带的众多地质因子如顶板厚度、栖息地的连通性、及栖息地的大小等,以及水文因子包括水文动态特征、水化学特征等,都对这些物种的组成与分布有较大的影响。虽然岩溶表层带及其水生动物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已逐步得到了许多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认可,但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答,譬如邻近群落间差异性,以及桡足类对非饱和带水流指示作用等。   相似文献   
70.
Dinematura neozealanica Thomson, 1889 is shown to be a synonym of Echthrogaleus denticulatus Smith, 1874. The male recorded as Pandarus armatus Heller by Thomson (1889) is probably E. denticulatus The latter species is redescribed from Thomson's specim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