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东太湖表层沉积物的磷饱和度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东太湖一个横断面上8个样点、1个网围养鱼区样点,1个鱼塘样点的表层10cm沉积物含磷量进行了分层采样分析,并以表层沉积物和湖水组成系统,通过磷添加研究了沉积物的磷饱和度。  相似文献   
32.
通过在人工构建湿地"小宇宙"系统开展受控模拟实验,研究湿地湿生植物对水环境中磷的吸收和去除规律.本次研究,选择对比四种不同类型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在不同体系环境条件下(如溶解氧、pH)对水环境中磷吸收和去除.模拟实验通过对比四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系统,结果显示,不同类型湿生植物对环境中磷的吸收强度和作用方式有较大的差别.总体来看,实验体系水体中正磷酸盐浓度下降趋势大致呈现的"三阶段"变化模式,即:坡降期、陡降期、平台期,不同期内磷去除率分别为:35.53%、29.98%和7.20%.  相似文献   
33.
王琼  卢聪  范志平  李法云 《湖泊科学》2017,29(2):297-307
通过对太子河流域46个采样点溶解性无机氮、溶解性无机磷、总氮、总磷、电导率、p H、溶解氧和叶绿素a浓度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测定,分析氮、磷浓度与叶绿素a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回归分析判别氮、磷与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冗余分析判别河流水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初步评价太子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氮、磷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上游浓度较低且变化较平稳,辽阳段浓度逐渐上升且波动增大,鞍山段浓度最高.冗余分析显示氮、磷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方式、海拔、河岸缓冲带宽度、植被多样性密切相关.叶绿素a浓度与氨氮、硝态氮、溶解性无机氮、溶解性无机磷、总氮、总磷和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营养盐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浮游藻类的增长.太子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综合指数显示,太子河流域"中"营养状态点位有27个,占58.7%,"富"营养状态点位有19个,占41.3%,没有"贫"、"重富"和"极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介绍了甘肃龙首山地区绿草泉沟磷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等,对该地区的含磷岩系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绿草泉沟磷矿赋存于震旦系草大板组底部碎屑岩中,呈层状展布于复式背斜两翼;通过普查工作共圈定磷矿体17条,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长度40~1840 m,厚度1.08~7.01 m,控制矿体斜深为40~240 m,品位w...  相似文献   
35.
本文科用五个ClNaⅡ水型低洼盐碱地池塘的底泥和水样,测定了底泥、间隙水和池水中的N、P营养盐含量,并设定NaHCO34mmol/L加搅拌、CaCl22mmol/L加搅拌、NaHCO34mmol/L+CaCl22mmol/L加搅拌、搅拌等四种处理方法及对照,研究了四种处理方法对于促进盐碱池塘底泥营养盐的释放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四种处理方法都明显地促使底泥释放NH4-N、PO4-P,同时使水体中的NO3-N、NO2-N浓度减少,但都未达到显著程度(P>0.05),这说明加入的试剂并未显著增加盐碱池塘底泥营养盐的释放。在本实验的处理方法下,底泥对NH4-N、PO4-P的吸附与释放与底泥中NH4-N、PO4-P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6.
天津近岸海域氮磷营养盐分布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期间天津近岸海水的理化因子和营养盐含量的检测,分析讨论了天津近岸海域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变化、富营养化水平和营养级类型。结果表明,2007年10月无机氮、无机磷和COD均达到最高值。整个调查期间,无机氮的含量较高,普遍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可能是因为夏秋季陆源径...  相似文献   
37.
微波消化在磷矿石样品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曹槐  尹建国 《岩矿测试》1996,15(1):58-60
以微波HNO_3消化分解磷矿石试样,用ICP-AES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该方法经磷矿石标准样品验证后,用于云南省九个地区磷矿中Ca、P、Fe、Al、Mg和K六种元素的分析,结果与经典酸分解方法制备样品的分析结果相符;同一样品平行测定9次,其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8%~4.41%。  相似文献   
38.
河口潮滩沉积物磷的季节性累积和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生磷的赋存形态和含量的研究表明,碎屑态磷为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约占总磷的62.52%;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次之,分别占总磷的18.06%和14.69%;自生磷灰石加钙结合态磷和吸附态磷最少。综合研究区内的各种理化条件,指出弱吸附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是长江口潮滩潜在生物可利用磷,约占总磷的33.16%,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因素。上覆水的盐度效应是影响沉积物铁结合态磷含量的关键性因子;而自生磷灰石加钙结合态磷的含量变化则与上覆水的温度、溶氧量及沉积物有机质的分解有关;有机磷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都存在较大变化,主要与潮滩生物动态过程,即磷的再矿化有关。  相似文献   
39.
解磷菌分离及其对内蒙古布龙图低品位磷矿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蒙古布龙图磷矿区表层土壤中取样,分离得到了几个解磷菌株,测定了每个菌株的解磷能力.分离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A20、AC2013和AC2015,对Ca3(PO4)2和磷矿石粉中磷的分解率为21%~25%,它们对磷的分解具有协同效应.用A20和AC2013的菌液制成的生物复合磷肥施于马铃薯,增产23.08%,微生物法将成为利用北方低品位磷矿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0.
By means of SEDEX, ASPILA and XRF, depth-dependent changes of different phosphorus forms in sediment cores from specific areas of the offshore Changjiang Estuary (Yangtze Estuary) in 1998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contents of total phosphorus (TP), organic-phosphorus (OP) and iron-phosphorus (Fe-P) decreased down-core, while those of absorbed-phosphorus (Ad-P) and calcium-phosphorus (Ca-P) increased. The distribution tendency of detritus-phosphorus (De-P) is not obvious.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P, Fe-P and OP contents at Meso station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Hangzhou Bay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station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pollutants carried by the Changjiang and the Qiantang rivers from inland have affect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offshore area. TP, Fe-P and OP contents of each station become higher from bottom to top, indicating the amount of the terrestrial pollutants carried by the two rivers has been enhanced since the last 30-50 years. Ad-P, Ca-P, Fe-P and OP are all active phosphorus in sediments, and their re-cycling in sedi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