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6篇
  免费   3103篇
  国内免费   1132篇
测绘学   755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4758篇
地质学   5258篇
海洋学   988篇
天文学   347篇
综合类   324篇
自然地理   67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436篇
  2019年   596篇
  2018年   628篇
  2017年   642篇
  2016年   689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1037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25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530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14篇
  2003年   378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GYD-20型全液压动力头工程钻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付伟  鲁建军 《探矿工程》2014,41(11):34-36
针对传统工程钻机生产制造周期长、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等弊端,研制了GYD-20型全液压动力头工程钻机。介绍了该钻机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于大口径基础桩孔、煤矿通风孔钻进的情况和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三轴应力状态下盐岩强度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锋  边宇  郑得文 《岩土力学》2014,35(4):919-925
通过分析盐岩在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说明了较高围压下盐岩的大变形特性,提出了三轴应力状态下,利用轴向荷载除以试件初始横截面面积得到应力-应变关系存在的问题,据此对工程应变和对数应变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阐明了这两种应变的适用条件,并开展了不同围压下的试验测试和对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揭示了应利用对数应变分析盐岩的大变形特性和对变形后的应力进行修正,得到了盐岩的工程应变和对数应变均可表示为围压的线性函数,围压为20 MPa时的轴向压缩变形量是5 MPa时的3.09倍。围压越高,对数应变修正得到的最大轴向应力与不修正的差值越大,用对数应变修正后的轴向应力低于不修正的结果,围压达到20 MPa时,前者仅为后者的63.85%。  相似文献   
993.
Mohr-Coulomb准则下基于滑动面深度的边坡参数反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彬  杨小礼  张胜 《岩土力学》2014,35(5):1323-1328
利用上限定理与强度折减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反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边坡的滑动面形状,不需要位移、应力等监测数据。分析边坡的临界滑动面位置与强度参数的关系,可以发现,当边坡的几何形状、土体重度以及孔隙水压力分布确定,则临界滑动面的形状只与土体黏聚力c、内摩擦角φ的关系式c/tanφ有关,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边坡的无量纲系数c,λcφ。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与强度折减法,得到了边坡临界滑动面方程,提出了其深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边坡c,λcφ值与滑动面深度的关系。通过已有边坡的反分析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4.
吴晓东 《福建地质》2014,33(4):293-299
根据福建沿海湄洲湾、江阴、可门3条支线港口铁路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局部出现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软土、块石填土、不均匀地基、地下水的腐蚀性等.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地质问题导致的设计变更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5.
Studies on the coral reef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was the theme of the 6th Session of the 3rd Conference on Earth System Science (CESS) in Shanghai, 2014. This session discussed the most recent study developments on the SCS coral reefs, including coral reefs’ responses to global changes, coral reefs’ records on past climatic variations, and the activities about constructions and oil gas explorations in the coral reefs areas of the SCS. Disturbed by intensiv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global climate warming, coral reefs in the SCS have declined dramatically, reflecting the up to 80% decrease of living coral cover and many areas having less than 20% of living coral cover. Geochemical data of SCS coral skeletons clearly show that since the Industry Revolution, the pollution situation of the SCS hav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and the seawater pH valu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lowering, i.e. oceanic acidification. All these environmental phenomenon are further stress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ral reef ecosystem in the SCS. Meanwhile, the poor coral reef ecosystems in the SCS are facing more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 such as coastal developments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Obviously, the SCS coral reefs will be faced with mor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in the coming future. We therefore suggest that the policy makers should realize the extreme importance and the fragile of the coral reef ecosystems, and scientifically and with great cautions design construction project when in coral reef areas. We initiated the concept of “green engineering”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in coral reef areas. Coral reefs are widely spreading in the whole SCS, and most of them developed since Miocene. Variations in coral reef structures provide good future oil-gas exploration. Because the SCS coral reefs have a long-developing history and a wide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y provide great potential in recording past environmental changes.  相似文献   
996.
产学合作网络是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方面,而当前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集中在“本地/全球”二元尺度讨论上,缺乏多尺度产学合作效应的比较分析。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本文从尺度和效应视角探讨了长三角创新产学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①长三角创新产学合作的空间格局呈现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星芒状结构,核心城市占据的网络优势地位能够助力其在网络中获取创新资源,并且高校资源的不均衡分布特征进一步巩固了省会城市的优势地位,使得长三角创新产学合作格局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②本省与长三角区域尺度创新产学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其他尺度。从区域尺度客观看待高校在空间创新进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③长三角创新产学合作的平均距离与企业创新绩效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且工科院校产学合作的作用和极值点均要大于综合院校和其他院校。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应该加快推进以区域尺度创新产学合作为重点的产学合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应当强化薄弱地区产学合作的多尺度耦合网络建设,着力提升薄弱地区的网络地位。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改进的SF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4—2016年的绿色创新效率与生态治理绩效值进行测度,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分异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运用PVAR模型考察其响应关系。结果表明:①2004—2016年两系统整体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空间上自东向西梯度递减,高协调区集中在东部城市;②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关联性,低-低集聚城市数多于高-高集聚,协调发展领先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③生态治理绩效对绿色创新效率响应较弱,而绿色创新效率对生态治理绩效响应则较强,且二者均对自身依赖较强,未来优化其互动机制应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8.
朱媛媛  张瑞  顾江  高喆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2):2231-2243
生态福利绩效是探析自然生态与人类福利关系、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论文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200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域尺度生态福利绩效,在识别其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探讨驱动生态福利绩效演变的因子,最后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揭示其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 ① 2005—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呈现出“缓慢衰退→波动→快速发展”的演变特征;②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总体上呈“核心—外围”态势,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交界处“中部塌陷”特征明显;③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变是在技术进步、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人口集聚、发展共享、对外开放等多因子循环累积和共同推动下形成的,存在内源转化与外源驱动双重作用路径,并且与碳排放强度密切相关。在“双碳”目标下揭示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有助于厘清自然生态与人类福利的转化机理以及生态福利绩效与碳排放的作用关系,可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多种角度比较SIFT、SURF、BRISK、ORB、FREAK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IFT、SURF、BRISK、ORB、FREAK等图像特征匹配算法具有不同的鲁棒性,本文利用Mikolajczyk和Schmid所提供的数据集,对这几种算法从匹配速度,应对图像旋转变换、模糊变换、光照变换、尺度变换、视角变换时表现出的鲁棒性等角度进行比较。本文采用的评价指标是两幅图像中成功匹配的特征点对数。经比较分析后发现,SURF和FREAK算法表现出的鲁棒性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1000.
以银川大世界商务广场的基坑为例,介绍了大型基坑工程水平位移监测的实施方案,给出了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精度,并对监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用多项式拟合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两种方法进行建模,对基坑水平位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坑水平位移较小,在规范规定的要求之内,说明基坑是稳定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的预测精度要高于多项式拟合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