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89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176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521.
作为典型的黑炭,近年来生物炭的应用发展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由于生物炭施加在土壤中,在表生地球化学长期作用下,会有部分逐渐破碎变小,直至微米、纳米级别,在土壤或水体中迁移,因此,对生物炭、特别是活性更强的纳米级生物炭的迁移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关于纳米级生物炭的迁移性研究目前十分匮乏。通过石英砂柱中纳米生物炭的柱迁移实验,获得天然有机质和不同pH值(4、7、10)条件下的穿透曲线和空间滞留曲线,研究影响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天然有机质(腐殖酸)能增强纳米生物炭的迁移性,中碱性pH环境也有助于其迁移。一方面纳米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腐殖酸和碱性环境有助于增加纳米炭和石英砂介质的颗粒表面负电荷,增大Zeta电位值(负值),从而使颗粒间静电排斥力增强,有助于纳米炭的迁移。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生物炭在自然界中地球化学迁移行为及其吸附污染物后的潜在迁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2.
侯书贵  秦大河 《冰川冻土》1999,21(4):371-379
Analyses of pH and conductivity in precipitation sampled during June 1995 to June 1996, in snow pits sampled during the winter of 1995-1996 and during the summer of 1996, and in shallow ice core retrieved in May 1996 from the headwaters of the rmqi River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ough a certain degree of shift appears for pH and conductivity in the post-deposition and firnification process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H and conductivity is still preserved in the ice core records, which valid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ce core pH and conductivity records from the areas with strong melting for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523.
环境因子对牙鲆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于1997年5-6月,在山东荣成市石岛养殖场采用挤压法收集牙鲆亲鱼的精子,利用显微镜观察精子的活力,研究外界环境因子的变化对牙鲆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蔗糖、NaCl、KCl、MgCl2、CaCl2等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成不同浓度即具有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不同渗透压的溶液对精子运动的诱导结果不同。EDTANa2溶液不能诱导精子运动。在人工海水中加入一定量的EDTANa2后,可使原先运动的精子静止;在该溶液中加入新的Ca2 后,将不再诱导原来受到EDTANa2抑制的精子。如用MgSO4代替溶液中的CaCl2,可诱导精子运动;而当用MgCl2代替溶液中的CaCl2,以及用CaCl2或NaCl代替MgSO4时,溶液即失去诱导精子运动的能力。在pH=4.0-9、5的海水中,牙解精子均可正常运动。  相似文献   
524.
干旱区粉尘对古里雅冰帽中化学记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雪冰样品中的阳离子(Ca2+、Na+、Mg2+和K+)、阴离子(Cl-、SO42-和NO3-)、pH值、电导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干旱区粉尘对古里雅冰帽中化学记录的影响特点。研究表明,干旱区粉尘对该冰帽的影响使得离子的浓度高于极地冰川中相应离子的浓度,离子之间的浓度大小顺序明显地不同于极地冰川。钻取样品中离子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反映了近源粉尘对冰帽中化学记录的影响;最新一次降水中离子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反映了远源粉尘对冰帽整体的均匀影响。85%的样品的pH值大于7,部分样品的pH值大于9,归因于来自干旱区的尘埃中的易溶性弱酸盐的水解作用,电导率的主要贡献者是粉尘中的易溶盐  相似文献   
525.
杜延军  刘松玉  林重德 《岩土力学》2008,29(Z1):459-464
位于日本九州半封闭的有明海素来以高产量的贝壳类海产品而闻名。然而近年来这些海产品的数量急剧下降,有的物种甚至已经灭绝。其原因尚未有明确统一的认识。调研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养殖海苔时所大量使用的酸处理剂极有可能造成潮区底泥的环境岩土工程特性发生恶化,从而导致生活在底泥中的贝壳类生物大量死亡。据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土柱试验,以测试酸处理剂对底泥的pH、硫化物含量、盐分浓度以及液限含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酸处理剂不仅导致底泥的pH值降低、盐分浓度降低,还导致硫化物含量的显著增高,甚至高于贝壳类生物的生命界限值。最后从磷元素在海相底泥中存在的动态形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底泥的环境岩土工程特性显著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526.
中国区域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的概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4个方面构建包含12个具体指标的综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方法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进行定量评价.发现中国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区域优势度等级存在"两头多,中间少"的结构特点和"东部高、西部低","南部和北部高、中间低"带状空间分布规律.其中北方4省市和东南8省区优势度最大,是全球虚拟水战略背景对其影响最深远的区域,也是中国虚拟水研究及虚拟水战略实践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527.
两级SBR工艺除磷脱氮自动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混合生长系统在除磷和脱氮过程中的矛盾,采用两级SBR反应器实现磷和氮的同时去除。实验证明,根据pH、ORP和DO在除磷级和脱氮级阶段性的变化规律,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分别对两级反应实现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528.
依据超定边值问题的准解理论,推导出关于重力-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准解,其简洁易算的解析形式给联合重力和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精化地球重力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29.
巢湖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法和ICP-MS测试技术对巢湖的溶解态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巢湖的溶解态稀土的含量与世界淡水相当,丰水期的样品含量高于其他季节。pH值和悬浮物、胶体是控制巢湖水体中溶解态稀土含量的主要因素。巢湖的溶解态稀土的分布模式以平坦型为主,少数呈现重稀土富集。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溶解态稀土的(La/Yb)N值从西半湖区到东半湖区呈现有规律性的逐渐增大,并且丰水期的(La/Yb)N值低于枯水期。在富营养化湖泊中,胶体和水生生物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0.
Complex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CSVD)analysis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Quasi Four year Oscillation(QFO)of air sea interaction and its coupled pattern evolution during different phases.Results show that:(1)CSVD method can better reveal phase relation between two physical fields:(2)Not only northerly anomalies from Northern Hemisphere but also southerly anomalies from Southern Hemisphere contribute to EI Nino.They converge in western equatorial Pacific,leading to outburst of strong equatorial westerly anomalies,and result in strong El Nino event onset:(3)An abnormal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circulation appears over northwestern Pacific while El Nino developing.It favors transitions from the warm SST(EINino)to the cold SST(La Nina),just as the tropical westerly anomalies produced by abnormal cyclone during a decaying La Nina.which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El Nino:(4)The westerly anomalies in equatorial Pacific are mainly induced by eastward abnormal subtropical cyclone pairs,which are located in north and south Pacific respectively,and are not the eastward westerly anomalies from equatorial Indian Oc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