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5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207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可靠度分析中梯度求解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晓慧  刘新荣 《岩土力学》2006,27(6):929-932
在岩土工程的可靠度分析中,功能函数的形式非常复杂,甚至是隐式的。而对于常用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如一阶可靠性方法(FORM)、二阶可靠性方法(SORM)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求功能函数对基本随机变量的梯度。因此,对于隐式的或复杂的显式功能函数,必须采用数值微分方法来求解功能函数的梯度。对于可靠度分析中常用的有限差分法(FDM)及有理多项式法(RPT)这两种数值微分方法,本文详细研究了二者问的异同及其求导结果与步长的关系,指出了对于相同的步长控制系数及取样方式,FDM是RPT在线性情况下的特例;对于连续的线性功能函数,可直接用3点FDM求导:对于连续的非线性功能函数,可用5点RPT求导;对于非连续的功能函数,应采用RPT求导。建议取步长控制系数等于1。  相似文献   
152.
提出了一种在时间抽取和频率抽取的基-2FFT算法中实现同址运算的快速方法。以一维的FFT为例来说明这个方法的应用,给出了用C语言编制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3.
划分重力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的变阶滑动趋势分析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分析一般趋势分析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变阶滑动趋势分析法,并用正交变换代替趋势分析中的解线性方程组,避免了线性方程组病态而造成的异常失真。最后用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说明了变阶滑动趋势分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4.
辽东地区硫铁矿床中电气石岩热水沉积剖面结构序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夏学惠 《岩石学报》1997,13(2):215-225
电气石岩在辽东元古宙裂谷内的硫铁矿床中广泛发育,辽河群高家峪含矿建造中,富电气石岩主要与硫铁矿体成矿关系密切。这种富电气石岩产出层位稳定,在成因上具有特殊的纹层状、条带状、块状剖面结构序列。这种由纹层状电气石岩逐渐过渡到块状电气石磁黄铁矿石(层)的演变特征,是海底喷流成矿作用的典型代表。经对比研究,辽东地区的电气石岩与世界许多超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尤其是沉积岩中的(SEDEX)矿床中的电气石岩特征十分相似。本文通过电气石岩韵律层的自组织成因,电气石的FeO/(MgO+FeO)比值、氢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组成等的研究,建立了热水沉积电气石岩的序列找矿模式。提出了电气石岩是元古代克拉通裂谷环境中海底喷流作用形成的。纹层状电气石岩与块状电气石磁黄铁矿石(层)的这种成因联系具有重要找矿标志意义。它的出现可以指示热液通道,喷口的位置及热水沉积盆地的范围。从而为确立矿体的分布规律提供信息。依据这一成矿标志,在面临闭坑的老矿山外围找到了矿体  相似文献   
155.
The accuracy of finite-difference schemes of the 2nd and 4th order in 2-D and 3-D regular rectangular grids is studied. The method of designing the schemes and estimating their accuracy is proposed. The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point schemes,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discretized (point) values of the wave field and material parameters. Only the common schemes applicable in smooth parts of seismic models, outside structural interfac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Finite differences at structural interfaces are studied elsewhere.The inaccuracy of finite-difference schemes is governed, above all, by the error in the phase velocity, caused by discretization. This error is estimated for several finite-difference schemes. It is explicitly dependent on the direction of propagation and on wave polarization. The maximum phase-velocity error over all directions of propagation enables the accuracy of the individual schemes to be appreciated in order to select the best one.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general and applicable to other finite-difference schemes, for example, of the 6th and higher orders.  相似文献   
156.
设D是复平面上的Jordan区域,其边界Γ∈C ̄(1+δ)。本文得到了一类在拟Fejer点上插值的复插值算子Γ在上一致收敛于f(z)∈C(Γ)的逼近阶。  相似文献   
157.
本文给出了弱序列完备Banach空间中二阶微分包含的解的存在性定理,推广了文献[1]中结果到集值情形。同时,由于利用已有的定理[2],简化了类似文献[1]中的证明  相似文献   
158.
Summary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mall repetitive earthquakes on the strength parameters of rock joints in active seismic zones is of interest of the designers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se effect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behaviour of rock joints under dynamic and cyclic loading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behaviour of artificial rock joints subjected to cyclic shearing. More than 30 identical replicas have been tested using triaxial compression devic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monotonic and cyclic loading. At the first stage a few samples have been tested in monotonic loading modes under various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rate of displacement. In the second series of tests, small cyclic loads were applied on the samples for increasing number of cycles, frequency levels and stress amplitudes. These were then followed by monotonic loading again. The variations of maximum and residual shear strengths for each test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increase of shear strength as a result of the increase in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hey display decrease of shear strength due to the increase of rate of loading, number of cycles, frequency levels and stress amplitudes.  相似文献   
159.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7级强震的有序网络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7级强震具有显著的有序性,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分析讨论了本区7级强震信息有序网络结构特征,并据此对未来强震进行预测:下次7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6—2007年,研究结果表明,有序网络结构可能是大地震形成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60.
三阶累积量在可控震源地震时间剖面中压制旁瓣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忠进  林君  陈祖斌 《地学前缘》2003,10(1):151-154
可控震源浅层地震勘探受环境噪声干扰很大,对其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时要求分辨率很高。传统的相关运算在很多时候不能满足要求,运算结果中旁瓣偏高,形成假层。由于高阶累积量具有屏蔽高斯噪声的优点,论文以三阶累积量为数学工具进行可控震源地震信号的预处理,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很好地压制噪声,降低时间剖面中的旁瓣,提高分辨率,消除时间剖面中的假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