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784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1645篇
海洋学   33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4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中国北方地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中国北方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该地区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统,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石炭系发育完整,华北地区普遍缺失下石炭统。87个标准剖面和529个辅助剖面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早石炭世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存在佳木斯古陆、额尔古纳古陆、中朝古陆、东塔里木─敦煌─中祁连─阿拉善古陆、陇西古陆、准噶尔─吐哈古陆、阿勒泰古陆等;从东至西主要发育松辽海盆、辽东海湾、北山海盆、祁连海、柴达木台地、宗务隆山海槽、塔里木台地、西昆仑海盆、南天山海盆、北天山─准噶尔海盆等海相沉积。晚石炭世海侵范围扩大,佳木斯古陆、额尔古纳古陆仍然存在,中朝古陆已明显缩小至其北部地区,东塔里木-敦煌-阿拉善古陆范围缩小,陇西古陆向西延伸扩大,北准噶尔─阿勒泰连为一体形成古陆;发育松辽海盆、华北海、祁连海、柴达木台地、宗务隆山海槽、塔里木海盆、南准噶尔-博格达山海盆等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92.
用树木年轮重建伊犁南天山北坡西部的降水量序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采自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11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每个采点的3种年表。通过单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与当年1~5月的降水显著相关。分析表明该时段降水与树木年轮生长呈正相关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利用新源上限(XNAUt)、昭苏上限(ZUt、ZUt 2)和特克斯下限(TLt)4个标准化树轮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区域在该时段的降水量。经交叉检验,所得重建方程是稳定可靠的,重建的降水序列是可信的。通过分析发现:伊犁地区南天山北坡300年以来1~5月的降水大致经历了6个偏湿阶段和6个偏干阶段;有2.0~2.8年、24.8年、28.3年、33年、99年的变化准周期;在1909年发生由多向少的突变;1740年、1870年发生由少向多的突变,其中又以1870年前后的突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3.
利用1961—2017年北疆37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结合常规气象统计方法,分析北疆地区初、终霜日和霜期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北疆平均初霜日以2.2 d·(10a)-1速率推迟;平均终霜日以1.7 d·(10a)-1速率提前;平均霜期以3.9 d·(10a)-1速率缩短;初、终霜日和霜期的主周期均...  相似文献   
94.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是全球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风蚀造成的沙尘排放可导致大量的土壤有机质(SOM)与养分流失,并通过传输与沉降过程对其进行空间再分配,对空气质量、气候变化、植被生长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 with Chemistry)v3.7.1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对1980—2015年间中国北方沙尘排放及其引起的SOM、全氮(TN)与全磷(TP)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精细化模拟,探究了中国北方风蚀引起的SOM、TN与TP养分流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1980—2015年来平均每年约有66.59 Tg的沙尘颗粒排放至大气;② 沙尘排放具有较大的时空差异,沙尘排放源区主要集中在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等地区;③ 每年因沙尘排放引起的SOM、TN和TP流失量分别约为0.07 Tg、0.004 Tg和0.005 Tg;④ 1980—2015年间中国北方沙尘排放及其引起的SOM、TN与TP的流失量具有较强的年际波动,未呈现显著的趋势性变化特征。本研究对于认知风蚀在碳循环与养分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深入了解中国北方的土地退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利用历史观测得到的温度剖面数据,通过严格筛选和插值,建立了南海北部的气候态垂向温度剖面。随后,利用回归统计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海面温度异常(SSTA)、海面高度异常(SSHA)联合扩展温度剖面的经验回归模型,并采用卫星遥感得到的SST和SSH数据扩展了南海北部的三维海洋温度场,其时间分辨率为天,空间分辨率为0.25°×0.25°。通过与观测数据的对比研究,扩展得到的温度场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南海北部温度剖面的结构特征,并且能有效地体现出一些中尺度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本研究反演得到的三维温度扩展场是较为可靠的,它可以作为海洋数值模型的初始场,实现现场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的互补,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南海北部温度场的三维结构及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6.
粤北地区产铀岩体的铀矿化特征及其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粤北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其主要的产铀花岗岩体是诸广山岩体和贵东岩体,均为多期多阶段的复式岩体,主要以印支期和燕山期的花岗岩为主。粤北地区的铀矿床主要由诸广山的长江铀矿田、澜河铀矿田、鹿井铀矿田和贵东岩体的下庄铀矿田组成,根据铀的成矿特征可分为硅化带型、交点型和碱交代型。粤北地区的铀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幔,而不是以往认为的花岗岩浆期后热液,铀源主要是粤北产铀岩体的印支期花岗岩。因此在华南开展新一轮铀矿找矿时,跳出以往“沿带找矿”的老思路,聚焦于印支期岩浆作用与铀矿床的关系,并重点关注华南地区可能的地幔柱或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97.
张盼盼 《地质与勘探》2024,60(3):505-514
冀北地区是河北省矿产资源重要聚集地之一,成矿条件优越,其中中-酸性侵入岩体与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密切相关。然而,大量的第四系覆盖压制了一些深部及隐伏弱异常成矿信息,使得常规化探方法在该覆盖区提取效果微弱。本文运用奇异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冀北1:20万水系沉积物常量元素化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区内成矿元素弱异常,并将其与未进行奇异性处理的结果进行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物化探资料圈定覆盖区内与中-酸性侵入岩体有关的异常区,对成矿作用、成矿规律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揭示区内元素富集规律。结果显示,上述组合方法可以有效提取元素弱异常并进行成矿有利区圈定,并且圈定位置与已知岩体位置、区域构造条件相吻合,共圈出隐伏异常点7个,推测其为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8.
罗伟 《地质与勘探》2024,60(2):277-293
为研究贵州北部马鬃岭铝土矿床中富锂铝质粘土岩的物源体系及其锂的来源,对出露于大竹园组顶部的该类岩石进行了锆石U-Pb定年、Lu-Hf同位素及锆石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普遍发育岩浆振荡环带,为造山作用/弧作用相关的岩浆岩类锆石。碎屑锆石U-Pb年龄从早泥盆世到太古宙(411~3001 Ma)均有分布,具627~879 Ma和925~1018 Ma两个主峰及539~602 Ma一个次峰。εHf(t)值为-27.61~7.03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布在1242~3387 Ma之间。结合碎屑锆石U-Pb-Hf同位素、微量元素特征及区域地质对比,认为富锂铝质粘土岩中碎屑锆石最主要的初始物源区为南岭-云开地体、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岩浆岩,其锂可能来源于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黔东地区860~750 Ma的基性岩。  相似文献   
99.
南海北部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新生代以来,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及其邻区的地壳构造运动是在统一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总体区域性张裂沉降背景之下发生的,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振荡式发生的特点,并贯穿了晚白垩世末之后的整个新生代.它的发生与太平洋板块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这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之下的软流层流动方向和强度的振荡式改变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100.
Applications of hydrological models to northern wetland-dominated regions have been limited in the past to a few case studies on small basins employing ‘lumped’ models. Only recently have there been attempts to apply the grouped response unit (GRU) distributed modelling approach using terrain classifications to these same basins. This study summarizes recent efforts in applying such a model. For the purposes of implementing the GRU approach, terrain types that are hydrologically significant and characteristic to the wetland-dominated regime were successfully discriminated using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a hybrid unsupervised/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 on Landsat–Thematic Mapper imagery. The terrain classifications were then used as input into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for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using recorded spring runoff events. Preliminary model applications and results are described. Calibration to a historic spring runoff event yielded an r2 value of 0.86. Model validation, however, yielded much poorer results. The problems of model applicability to this region and limitations of sparse data networks are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more field research in this type of hydrological regime, and associated improvements to the model parameter set are also identifi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