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付海涛  王恩德 《矿床地质》2005,24(6):684-691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利用GIS技术在辽宁省杨家杖子多金属矿田外围进行找矿预测研究的工作过程。工作中,采用多因素套合分析法圈定找矿靶区,在一个找矿靶区内找到了2个新的矿床。所谓的多因素套合分析法是一种基于GIS平台的找矿预测方法,其核心是利用GIS平台对与成矿有关的2个以上因素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快速缩小找矿靶区。实践证明,多因素套合分析法是一种基于GIS的简便易行、快速缩小靶区的找矿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2.
张华  荆现文 《大气科学》2010,34(3):520-532
本文将一种新的可以模拟云的多种垂直重叠假定的随机次网格云产生器 (SCG) 放入NCAR/CAM3气候模式中, 利用该产生器得到云的四种垂直重叠结构, 即最大重叠 (MO)、 随机重叠 (RO)、 最大-随机重叠 (MRO) 以及近年来发展的一般重叠 (GenO), 并以GenO为参照研究了这四种云的重叠结构对模拟的地-气辐射的影响, 为气候模式中云的次网格结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 MRO、 MO和RO总云量分别与GenO总云量 (全球平均0.64左右) 偏差约-0.012、 -0.034和0.026, 其中MRO最接近GenO。不同重叠假定对地面接收到的短波辐射通量 (DSR) 的改变显著, 在热带对流区达到16 W/m2以上, 相当于GenO下该地区相应量的8%~12%, 通过了95%信度检验; 在中高纬度低云量大的地区也达到4~8 W/m2。不同重叠假定对大气顶出射长波辐射 (OLR) 的改变比其对短波辐射通量的改变小得多, 在热带对流区有极大值3~4 W/m2。不同的云重叠结构的大气加热率垂直廓线不同, 从而影响大气热力结构, 其中长波加热率差值 (最大约0.1~0.26 K/d) 比短波加热率差值 (最大约0.01~0.025 K/d) 几乎大一个量级, 因此, 长波加热率的变化是影响大气热力层结的主要因素。云重叠假定影响地面和大气顶云辐射强迫, 并通过柱辐射强迫使得整层气柱的能量收支发生变化, 不同纬度变化趋势也不同, 从而系统性地改变地-气系统能量在各纬度地区的分配, 影响所模拟的气候系统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3.
鉴于目前城市地下铁路隧道平行、交叠的情况逐年增加,且对多列车耦合荷载作用下地表振动规律尚不清楚,本文建立了大直径盾构隧道下穿双线地铁隧道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并通过现有运行列车参数建立了刚体列车模型以及实体轨道模型。采用Hertz接触模拟了运动列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通过罚接触与硬接触模拟了隧道与围岩的非线性接触,利用无限元人工边界模拟了无限半空间。使用时域显式整体分析方法模拟了编组列车在隧道内的运行并与实测地表振动加速度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真实地铁列车运行时地表的振动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线隧道交汇段不同列车运行工况下地表竖向加速度的时频特性以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4.
根据2020年秋季(11月)和2021年春季(3月)在温州瓯江口附近海域两次渔业资源调查的数据,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生态位宽度(Bi)、生态位重叠(Oik)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及其分化。结果表明:温州瓯江口海域游泳动物物种丰富,春季优势种数目高于秋季,其中秋季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的相对重要性指数最高。两季主要游泳动物的生态位宽度(Bi)变化范围为1.20~7.53,广生态位种(Bi≥6)包括两季的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秋季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和春季的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icauda);中生态位种(3相似文献   
125.
太湖新银鱼、鲚鱼的食性比较及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太湖,通过对263个太湖新银鱼和鲚鱼胃含物样本的食物组成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种鱼类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4月份的食物中以桡足类为主,占个数的70.11%±10.57%,其次是枝角类,为29.84%±10.62%,轮虫的数量极少,仅占0.05%±0.11%;在4月份1 鲚鱼的食物中以枝角类为主、占79.35%±11.42%,桡足类占19.97%±10.78%,而轮虫和虾的数量很少,分别占0.49%±0.45%和0.20%±0.44%.而在9-10月份0 鲚鱼的食物中,枝角类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占2.39%±4.95%;用Pianka提出的公式,计算两种鱼类在4月份5个采样点的饵料重叠系数平均为0.4739±0.2810,没有达到Keast提出的Ojk>0.7的严重重叠水平;计算5个采样点的相同食物组成比平均为46.42%±20.32%,和饵料重叠系数接近.而偏相关分析表明:两种鱼类数量变化间的相关关系是负向的,且随着鱼类密度的增加,负相关关系的显著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如1973-1984年期间的负相关关系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r=-0.2531 p=0.584),而1985-2004年期间的负相关关系接近显著水平(r=-0.4395 P=0.101).分析认为:太湖新银鱼和鲚鱼的食物虽有重叠,但通常情况下食物竞争并不激烈;种群数量变化间的相互影响是负向的,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可能仅在两种鱼类密度很高时,激烈地食物竞争才会发生、并主要表现为对哲水蚤和剑水蚤的竞争;且数量间负向的相互影响有加强趋势.  相似文献   
126.
基于2019年7月(夏)、2019年10月(秋)、2020年1月(冬)、2020年5月(春)的季节性鱼类采样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Shannon指数和Pianka指数对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的时空生态位宽度和重叠进行分析,结合冗余分析探讨主要鱼类间的生态位分化。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鱼类17 680尾,隶属12目23科37属45种,其中主要鱼类(IRI>100) 10种。在主要鱼类中,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46~1.78,其中嵴塘鳢最大,爪哇拟虾虎鱼最小;空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81~2.05,其中斑尾刺虾虎鱼最大,爪哇拟虾虎鱼最小。时空生态位宽度值达到2以上(广生态位种)的种类有6种,分别是鲻、齐氏罗非鱼、中华乌塘鳢、斑尾刺虾虎鱼、嵴塘鳢和杂食豆齿鳗。鲻与爪哇拟虾虎鱼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928),尾纹双边鱼与食蚊鱼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979),齐氏罗非鱼与斑尾刺虾虎鱼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高(0.822)。南流江河口红树林潮沟主要鱼类时空二维生态位有6.7%的种对显著重叠(Qik>0.6),表明物种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27.
针对WiFi指纹室内定位中AP(access point)选取算法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WiFi信号的整体区间重叠度(overall interval overlap degree,OAIOD)AP选取的优化算法,给出了算法的流程和整体区间重叠度计算方法。通过实验并与区间重叠度、信息增益、信息增益率、互信息等多种AP选取算法相比,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精度较高,可靠性和稳定较好,增强了AP对指纹点的识别能力,又减少了指纹点中AP之间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8.
无人机航摄系统作为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手段的有力补充,在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测绘领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像片重叠度和像片旋偏角两个方面对轻型无人机航摄获取的影像进行检查和分析,探讨无人机影像质量检查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129.
傅立叶相位分析导风技术中的频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建明  王振会 《气象科学》2005,25(5):499-504
本文介绍了应用于傅立叶相位分析导风技术中的DFT变换理论,并模拟分析DFT计算中的频谱分离和混叠两种现象及其对导风的影响。结论认为,傅立叶导风技术不需要计算所有谐波的相位,只要计算分离区或混叠区之前的低次谐波的相位,这些低次谐波的相位速度与真实速度一致,且与谐波振幅和初相位的取值无关,可用于风速计算。  相似文献   
130.
本文首先介绍了2种主要透镜畸变及摄像机标定方法;然后结合摄像机内部参数和视频帧率推导出关键帧航向重叠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指定航向重叠度关键帧从文件源或实时源中的自动提取,文件源中采用定位关键帧自动提取算法,实时源中采用定时自动提取算法;最后利用得到的标定参数完成关键帧影像矫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算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得到矫正好的指定航向重叠度关键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