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12篇 |
免费 | 2047篇 |
国内免费 | 36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0篇 |
大气科学 | 4603篇 |
地球物理 | 1784篇 |
地质学 | 4850篇 |
海洋学 | 1665篇 |
天文学 | 177篇 |
综合类 | 647篇 |
自然地理 | 12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233篇 |
2022年 | 405篇 |
2021年 | 478篇 |
2020年 | 500篇 |
2019年 | 600篇 |
2018年 | 501篇 |
2017年 | 522篇 |
2016年 | 538篇 |
2015年 | 575篇 |
2014年 | 717篇 |
2013年 | 814篇 |
2012年 | 790篇 |
2011年 | 736篇 |
2010年 | 571篇 |
2009年 | 687篇 |
2008年 | 589篇 |
2007年 | 786篇 |
2006年 | 609篇 |
2005年 | 614篇 |
2004年 | 495篇 |
2003年 | 429篇 |
2002年 | 363篇 |
2001年 | 344篇 |
2000年 | 315篇 |
1999年 | 317篇 |
1998年 | 291篇 |
1997年 | 227篇 |
1996年 | 196篇 |
1995年 | 209篇 |
1994年 | 198篇 |
1993年 | 184篇 |
1992年 | 110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5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国冬季气温的集合典型相关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欧亚大陆地面温度、北半球500 hPa高度、热带印度洋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以及北太平洋SST为预报因子,通过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简称CCA)建立预报关系,然后用集合典型相关分析预报(ensemble canonical correlation prediction,简称ECC)方法预报中国冬季气温,并分析预报技巧及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预报因子对各个地区有不同的预报技巧,以欧亚大陆地面温度为预报因子预报技巧较高,而ECC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有更好的预报能力,预报技巧高于任何一个单因子场的CCA预报;采用回归法的集合平均比简单的等权集合平均预报技巧更稳定. 相似文献
102.
We us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o analyse the distributions of surface sediment chironomid assemblages with respect to surface-water temperature, and an additional set of 27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30 freshwater lakes of northern Fennoscandia. Our study transect spans boreal coniferous forest to subarctic tundra and includes a steep temperature gradient.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 with forward selection and associated Monte Carlo permutation tests revealed tha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ronomid distributions and tw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namely lakewater temperature and maximum lake depth. A constrained CCA with temperature as the only predictor variable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kewater temperature and chironomid composition was sufficiently robust for developing a weighted-averaging (WA) based quantitative inference model that will allow palaeo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using subfossil chironomid remains preserved in lak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103.
地温资料的计算机自动审核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温观测资料的计算机自动审核技术,是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机自动审核中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难点。综合分析了地温观测资料的特点和地温观测资料的人工审核方法,提出了地温观测资料“相邻差”的标准差分析方法,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在计算机自动审核中的具体实现步骤和该方法的特点。由于该方法从本质上讲是对人工审核方法的计算模拟,同时由于采用客观计算方法,避免了主观因素,所以审核质量能达到人工审核质量的要求,且比人工审核更全面。该方法在浙江省地面气象资料计算机自动审核软件中进行了试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提高地温观测资料的审核质量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电缆地层测试器是重要的地层评价仪器,可以测量地层压力和渗透率、识别流体类型、确定油水界面.然而在低孔低渗地层中,由于泥饼的封闭性差而造成的地层增压现象,致使无法测量到地层真实压力.同时由于长时间的测试,容易将仪器卡在地层中而造成事故.本文提出一种确定电缆地层测试最小测试时间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泥饼和原状地层中的压力分布情况,求取泥浆柱静压力的影响半径,继而确定储层的最小测试时间,并且针对渗透性不同的储层给出了最小测试时间的范围.电缆地层测试最小测试时间的确定,可以确保电缆地层测试器在低孔低渗储层中测量到地层的真实信息,减小由于测量时间过长而引起工程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STUDY ON THE VARIATION IN THE CONFIGURATION OF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AND ITS MECHANISM DURING SEASONAL TRANSITION-PART Ⅱ:SEASONAL TRANSITION INDICES OVER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Based on the studies in Part Ⅰ (see Mao et al.2003),this paper furth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onset and variation in meridional position of the warm temperature ridge with a zonal orientation in mid-upper troposphere.During the Asian monsoon bursting consequentially over the Bay of Bengal,South China Sea,and South Asia,in addition to the reversal of winds in the lower and upper troposphere and deep convec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the atmospheric meridi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 (MTG) in the vicinity of the ridge-surface of subtropical high (WEB defined in Part Ⅰ) exhibits a significant reversal.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emperature structure with higher over north than over south of the WEB in the mid-upper troposphere (200-500 hPa) characterizes the collective essential that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bursts over different areas,the MTG in mid-upper troposphere,based on the thermo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the seasonal transition,should be a reasonable index to measure the Asian monsoon onset.The definition for onset date is proposed,and the time series of onset date for different sections are determined.As compared with the onset dates determined by other indices such as 850-hPa zonal wind and OLR.correlation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850-hPa zonal wind is only regional index,but the MTG index is applicable universally to the Asian monsoon regime. 相似文献
106.
以一个江淮梅雨锋低涡的48h模拟结果为基态计算了奇异矢量,并利用奇异矢量构造了假反扰动。分析表明,假反扰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初始误差,可以借助其进行初始误差分析;在假反扰动中,发展缓慢的奇异矢量分量是主体,描述了绝大部分模拟误差且增长迅速的奇异矢量所占比例却很小;分析假反扰动的具体形势发现850hPa上初始误差主要是低涡西南方向的低压槽偏弱,而在500hPa,渤海湾低压槽向西南方向的伸展不够,低压槽东边的高压脊应进一步向北伸展,这些初始误差都分布在关键系统的周围,并且具有中尺度的特征。另外,假反扰动中不同物理量场改进预报质量的贡献各不相同,各种物理量场间存在着使其空间分布趋于一致的动力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毛乌素沙地处于多层次生态地理景观过渡带,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研究该生态脆弱区极端气温变化,有利于揭示全球气温变化与局地气温响应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气象灾害预防提供参考。通过线性趋势分析、累计距平、Mann-Kendall法、因子分析、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特征\,突变特点、相互关系,探讨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的空间差异和极端气温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夏日日数、热夜日数、暖夜日数、暖日日数分别以不同的速率上升;冰日日数、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日日数分别以不同的速率下降。(2)除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外,其余8项极端气温指数均发生突变,突变年份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3)冷指数大幅下降是毛乌素沙地极端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并且各冷指数间、各暖指数间相关关系显著。(4)毛乌素沙地极端气温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东北方向(榆林及鄂托克旗)冷指数呈现大幅减少,西南方向(横山及盐池)暖指数呈现大幅增加。(5)ENSO事件具有使毛乌素沙地极端最高气温降低的作用以及使极端最低气温升高的作用。(6)10项极端气温指数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未来毛乌素沙地极端气温仍将呈现冷指数下降、暖指数上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8.
利用中国东北1981—2005年173个气象台站观测的月平均地表(0 cm)温度资料和参加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43个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CMIP5耦合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温度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大部分气候模式模拟结果都能较好的再现研究区域的地表温度时空变化,与月观测的时间相关系数均高于095,对年际变化模拟能力稍差,大部分模式模拟结果在整个研究时段均表现出冷偏差。空间分布显示,CMIP5模式能够模拟出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温度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不同模式模拟结果之间差异较大,模拟能力较优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研究区域的冷暖中心,较优模式组和较差模式组在夏季的差距达到最大,较差模式组不能再现地表温度的分布特征。通过模式优选发现FGOALS_s2模式表现最优。总的来说,CMIP5耦合气候模式对中国东北区域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性能较好,对气候态年变化的模拟性能好于对年际变化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9.
2006年9月南海北部表层温盐场的走航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6年9月南海北部开放航次的走航观测,得到了该海区多个断面的表层温度、盐度分布曲线.QuikScat海面风场资料显示观测期间处于西南季风向东北季风的转换阶段,走航观测所得的温、盐资料显示出在这一季风转换的特殊阶段该海区表层的水文特征.珠江口冲淡水的扩散范围在季风转向前后有显著的变化,低盐的冲淡水在西南季风阶段向珠江口外海区的东南方延伸较远,而在东北季风阶段则受珠江径流量、南海北部表层环流等因素的影响收缩至珠江口附近.闽南近岸和台湾浅滩南部表层具有低温高盐特征,但CTD资料表明台湾浅滩区域存在上升流,结合风场资料,可证实观测期间此处的上升流由海流-地形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110.
目前定量研究下垫面不均匀性对大孔径闪烁仪(LAS)、涡动相关仪(ECS)观测感热通量差异的影响还比较少.本文利用黄土高原庆阳观测站2012年6、7月典型晴天两主风向范围E-SE和SW-W的陆面过程数据,在建立了下垫面不均匀性定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分析了下垫面不均匀性与地表温度变率的关系及其对LAS、ECS观测感热通量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庆阳站下垫面不均匀性大小η和地表温度变率г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566以上,证明了新建立指标的合理性.下垫面不均匀性大小η和LAS、ECS观测的感热通量差异HLAS-HECS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到0.634.下垫面不均匀性对LAS和ECS的感热通量差异影响显著,下垫面越不均匀LAS和ECS测量的感热通量差异越大.对两主风向分别进行分析,在E-SE风向范围η和HLAS-HECS的相关系数为0.430,HLAS和HEC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为1.279,在SW-W风向范围η和HLAS-HECS的相关系数为0.680,HLAS和HEC拟合的线性趋势系数为1.297.下垫面不均匀性的影响程度越大,LAS和ECS观测的感热通量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