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4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1278篇
测绘学   251篇
大气科学   273篇
地球物理   883篇
地质学   2915篇
海洋学   668篇
天文学   722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27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深水重要油气储层--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振峰 《沉积学报》2012,30(4):646-653
南海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发育一个大型中央峡谷体系,平面上呈“S”型NE向展布,西起莺歌海盆地中央拗陷带东缘,横穿琼东南盆地中央拗陷带,向东延伸进入西沙海槽。通过2D及3D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揭示该峡谷体系可以划分为4个区段,不同区段不仅具有明显不同的剖面形态,而且具有不同沉积物构成、沉积微相以及不同沉积物源。不同区域峡谷形态及充填分析表明,自西向东,中央峡谷下切深度越来越大,下切层位越来越老。其下切剖面形态发育有“V”、“U”、“W”和复合型。其中“V”型峡谷下切深度最大,冲刷、削截特征最明显。峡谷西段以浊积水道沉积为主,峡谷东段为浊积水道与块体流沉积互层沉积,但在不同区带不同沉积物所占比例有一定差异。浊积水道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西侧,块体流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陆坡体系,从而,来自于西部浊积水道沉积与来自于北部块体流沉积在中央峡谷内形成了多源多期发育的复杂的峡谷系统。  相似文献   
102.
中条裂谷的幔柱构造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条山地区的地球物理场具有“三低一高”(低波速、低密度、低黏度及高地热异常)特点,变质核杂岩中赋存有科马堤岩并具“双层”结构,火成岩呈“双峰”状态,变质期的古地温为522~608℃,压力0.3~0.73GPa,地热梯度23℃/km,表明中条山地区为新太古代-元古宙的大陆裂谷—地幔热柱构造.其成矿作用存在着“四代同堂”的成矿模式,成矿期与岩浆侵入期的时差甚小;成矿空间上,大多数矿床沿着裂谷内两组断裂呈X型“对称式”展布,有益元素矿物组合及成矿温度自中心向周围呈有规律降低趋势.由于在新太古代以前,富铜的扬子板块俯冲至华北板块之下,促使中条裂谷的地壳加厚,形成丰富的成矿物质场,因为地幔热柱脉动式隆升,热液在运移过程中不断萃取地壳的铜质,故成为区域内独特的铜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应用于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监测自然衰减技术得到了广泛深入研究,同时质量通量方法已逐渐成为评 估地下水燃油污染场地自然衰减监测修复效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室内砂槽中添加乙醇汽油组分,监测其自然衰减,利用 质量通量方法,得出了BTEX和乙醇的质量减少率、自然衰减速率常数K;结合非反应示踪剂溴离子,评价了BTEX和乙醇 自然衰减因素中吸附和微生物的联合降解效应。结果表明,自然衰减是地下水中燃油组分修复的重要机制,质量通量方法 是评估自然衰减的有效方法之一。BTEX和乙醇在自然衰减过程中被去除的比例分别为78.88%和98.71%,其中约98%的 BTEX 因吸附和生物降解联合作用被去除,接近100%的乙醇因内在生物降解作用被去除;BTEX 的自然衰减速率为 0.077d-1~0.167d-1,乙醇为0.353d-1,自然条件下乙醇比BTEX更容易衰减。  相似文献   
104.
青藏铁路抛石路基的温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铁路道渣和片石铺层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热传导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应用伽辽金法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并对抛石路基和传统道渣路基在未来25a创温度变化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150cm的抛石厚度,片石直径为10cm,年温度较差30℃的倩况下,在路基中心线y=一5m处,抛石路基下的冻土温度要比传统路基的温度低2.45℃,抛石路基有对其下面的冻土提供冷能的制冷作用,可以保证冻土路基的稳定.因此,推荐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高温冻土区的路基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区的铁路.  相似文献   
105.
 Most natural feldspars contain many charged impurities, and display a range of bond angles, distributed about the ideal. These effects can lead to complication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duction band, giving rise to a tail of energy states (below the high-mobility conduction band) through which electrons can travel, but with reduced mobility: transport through these states is expected to be thermally activ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wofold. Firstly, we consider what kind of lattice perturbations could give rise to both localized and extended conduction band-tail states. Secondly, we consider what influence the band tails have on th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feldspar, where electrons travel through the sample prior to recombination. The work highlights the dominant role that 0.04–0.05-eV phonons play in both the luminescence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processes of these materials. It also has relevance in the dating of feldspar sediment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Received: 11 May 2001 / Accepted: 6 September 2001  相似文献   
106.
岩石在单轴压力环境下电阻率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文龙  刘英 《江苏地质》2009,33(3):299-302
主要研究了煤矿中常见的石英砂岩和石灰岩等,在受不同的单轴压应力的环境下,其电阻率变化的一些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说明了岩体的电阻率是表征岩体发生变化时一个十分敏感的参数,为利用岩体电阻率来预测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7.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及危险性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确确定构造序列与构造格架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从建立构造模型、确定边界条件、选取岩体力学参数与危险性判断准则、计算古构造应力值、预测危险区与安全岛的基本思路与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矿区平面应力与三维构造模型,从加载方式和加载大小两方面模拟历史时期作用于成庄煤矿上的古构造应力。根据地表岩体和深部煤层中的节理,计算其内摩擦角和岩体抵抗变形破坏的能力,获得了古构造应力作用下地表表层、3#煤层的临界区、危险区与安全区。结合研究区节理、断层、褶皱、陷落柱等构造形迹特征,对危险性分区进行综合预测。预测结果揭示,山西晋城成庄煤矿区存在先南北向、后东西向的两期大的古构造运动,即先东西向加载60 MPa,再南北向加载110~180 MPa,可能的危险区分东、西两带,该结论对煤层岩体应力集中带和瓦斯突出区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系统研究了小浪底工程的岩体的强度特征,采用了室内试验,野外结构面统计,工程地质类比法、模型试验法和Hoek Brown的经验法,估算了工程岩体的力学指标,指出了上述各种方法中所存在的不足,认为在工程实践中,应尽可能使用多种估计方法,交叉校核所得参数,以提高参数的可靠性,保证工程的安全,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09.
凤滩电厂近坝库区边坡岩体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亮星  黄建陵  张家生 《岩土力学》2003,24(6):1021-1024
通过室内岩石力学性质、节理岩样剪切强度试验及现场岩体结构面推剪试验研究,对凤滩电厂近坝库区4个边坡岩体的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边坡岩体力学性质基本参数。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应用改善了的质量平衡方程研究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成矿系统的元素活动性及质量迁移,结果表明:系统中Zr,Hf,Y和Nb为不活动元素,其余均为活动元素。主量元素中仅CaO为迁出组分,其质量迁移量为84%,其余均为带入组分,带入量最大的SiO2的质量迁移量高达2384%;稀土元素均为带入组分,其中,中稀土较轻稀土和重稀土的活动性更强;其它微量元素中,带入序列由强到弱为:Cr→Ta→Sn→Th,迁出序列由强至弱依次为:U→Sb→Ni—Sr→Ba→Bb→Co→W;成矿元素Cu和Ag为带入组分,其中Cu的带入量最大,质量迁移量高达1200%。本文还得出两点具普适性认识:①稀土元素较其它微量元素对体系条件的变化更为敏感,且往往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能更好地示踪地质地球化学过程。②不同元素在不同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差异极大,仅凭经验判定某一元素为不活动元素往往不可靠。因此,在开展质量平衡研究时,首先采用适当方法确认体系的不活动元素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前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