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4篇
  免费   3626篇
  国内免费   2270篇
测绘学   2860篇
大气科学   2450篇
地球物理   2329篇
地质学   4621篇
海洋学   2023篇
天文学   1297篇
综合类   1439篇
自然地理   4611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362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719篇
  2020年   730篇
  2019年   805篇
  2018年   670篇
  2017年   776篇
  2016年   782篇
  2015年   792篇
  2014年   944篇
  2013年   1172篇
  2012年   1109篇
  2011年   987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945篇
  2007年   1012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841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627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390篇
  1998年   365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Land use/cover (LULC) and climate change are two main factors affecting watershed hydrology. In this paper,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impacts of LULC and climate change on hydrologic processes were analysed applying the model 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 in a coastal Alabama watershed in USA.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downscaled Global Circulation Model outputs predict a slight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in the study area, which is also projected to experience substantial urban growth in the future. Changes in flow frequency and volume in the 2030s (2016–2040) compared to a baseline period (1984–2008) at daily, monthly and annual time scales were explored. A redistribution of daily streamflow is projected when either climate or LULC change was considered. High flows are predicted to increase, while low flows are expected to decrease. Combined change effect results in a more noticeable and uneven distribution of daily streamflow. Monthly average streamflow and surface runoff are projected to increase in spring and winter, but especially in fall. LULC change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monthly average streamflow, but the change affects partitioning of streamflow, causing higher surface runoff and lower baseflow. The combined effect leads to a dramatic increase in monthly average streamflow with a stronger increasing trend in surface runoff and decreasing trend in baseflow.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2.
The paper presents a semi-analytical method for predicting the flow rate hydrograph due to a hypothetical sudden and total dam failure in a natural valley. The method generalizes the approach proposed by Hunt for the dam-break problem in a rectangular frictionless sloping channel to a valley with a cross-section area expressed by a power-law function of water depth, in order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most common shapes of natural valleys. The parameters of the deriving model can be set by exploiting data usually available concerning the dam section geometry and the reservoir storage-depth curv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to three different reservoirs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w rate hydrographs obtained at the dam site agree with the ones calculated by means of a finite volume numerical code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The method requires moderate computational and data collecting effort, so it can be regarded as a useful alternative to other procedures commonly adopted in the practice.  相似文献   
73.
环境同位素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同位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体中,在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植物体内相互转化的水循环过程中,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导致不同水体具有不同的同位素含量。利用不同水体同位素含量之间的差异,可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方式及转化量。介绍了环境同位素在大气降水和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之间转化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水循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黄智华  薛滨  逄勇 《第四纪研究》2008,28(4):674-682
选择位于长江下游的固城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SWAT,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反演了1951~2000年流域农业非点源氮、磷的输移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一致性反映了模型的良好模拟能力。比较两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发现,1981~2000年,流域农业非点源氮、磷年平均浓度和输移量分别为:总氮0.82mg/L和411.88×103kg/a,总磷0.084mg/L和43.04×103kg/a;远高于1951~1960年的氮、磷年平均浓度和输移量分别为:总氮0.22mg/L和49.55×103kg/a,总磷0.036mg/L和7.67×103kg/a。模拟主要反映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和农作物耕作模式对农业非点源氮、磷浓度及输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曹亚妮  江南  张薇  王驹 《测绘科学》2010,35(2):24-26
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对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信息传输效率,与用户达成认知的一致性、准确性,促进电子地图符号的发展等都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现有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用性理论在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分别从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测试项目设计、测试环境设计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用VC++语言对其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76.
淮南板集煤矿F512断层导水性分析及地面注浆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集煤矿F512断层落差70m,存在着导通上覆新生界松散层水与下伏太原组岩溶水的威胁,同时,断层带的破碎岩体也将对巷道掘进和支护带来困难。该矿先后施工了3个水文地质钻孔进行抽水和压水试验,根据岩心鉴定成果和岩石RQD值,认为断层带的岩心较为破碎;依据抽水过程中的流量变化、水位降深值和水位恢复值等指标及压水试验中透水率分析,发现该断层的导水性较差,具有弱渗透性。参考相邻矿区的经验,决定对断层破碎岩体采用地面注浆方法进行加固。整个工种注入水泥浆1 600m3,破碎岩体得到了有效加固,巷道掘进顺利通过了F512断层。  相似文献   
77.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2浓度由280 ppm剧增至375 ppm,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海洋作为大气CO2的“汇”之一,每年可吸收人类释放CO2气体总量的30%,对全球碳循环的收支平衡有重要作用[2]。两极地区是CO2的主要汇区,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反馈窗口。因此,了解碳在北冰洋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是十分必要的[3-4]。海洋中的生源沉积物主要来自于海洋上层浮游生物碎屑的沉降,主要由蛋白石(以生物硅代替,BSi)、碳酸钙(CaCO3)和有机质(通常用有机碳替代,TOC)组成[5]。  相似文献   
78.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覆被演替图谱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根据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盐生、湿生、中生以及人工等不同生境的生态景观类型 ,将本区土地覆被类型分为 9类 ,即研究区海域、滩涂、柽柳 -翅碱蓬群落、獐毛 +白茅群落、芦苇 +荻群落、有林地、天然河流与人工水体、耕地和居民工矿用地。从遥感影像数据 (包括LandsatTM432、CBERS 1CCD432 )和专题矢量数据中提取了 1 984、 1 991、 1 996和 2 0 0 0年四期土地覆被数据 ,采用区域质心函数计算四个时期 9类覆被的分布重心 ,并合成土地覆被重心演替过程图谱 ,通过图谱分析 ,归纳出湿地植被演替的三种模式 ,即陆进模式、海退模式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模式 ,为认识新生湿地植被演替规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制定湿地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9.
一种新的水面蒸发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相似理论,提出一个考虑自由对流和强迫对流相结合的水面蒸发模式,并用实测资料对蒸发模式作了检验。  相似文献   
80.
地表变形、活动断裂和地球物理的综合分析表明,菲律宾洋壳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导致的地幔对流是控制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作用的主导因素,是长江口地区地面沉降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由于地幔对流和青藏高原挤压共同作用导致的地壳热流值的差异则是长江口地区西部隆升、东部沉降且向东沉降速率增大的直接驱动力。预测未来长江口地区的基岩沉降范围将以>10cm/a的速率向西扩大,沉降速率将呈明显加速趋势,40000a之内上海市可能被海水淹没,但板块构造演化的“渐变”特征决定其对当地未来的人类活动不会造成显著影响。根据“地壳均衡理论”,建议在长江口南西部(浙江省北东部)的丘陵山区加大重力载荷如加快城市化进程或人工造山以减小和控制上海地区的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