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349篇
海洋学   37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带地球深部结构、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的研究,探讨了冈瓦纳古陆解体后,印度板块北进与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后效。由于印度板块中、上地壳与地幔盖层物质挤入,南北双向挤压力系以及复杂深层动力过程的作用,深部物质被分异、调整,致使地壳缩短增厚,深部物质侧向流展,导致青藏高原整体隆升。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形成了特异的深部结构与深层过程。这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古亚洲的地貌景观和自然环境,使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而且造成高原及其周边地域剧烈的水热活动和特异的地震活动,强烈地改变了该区人文气候、生物区系和生态环境,从而构成中—新生代以来东亚乃至全球系统最为壮观的地球科学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992.
龙振夏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01,25(2):145-159
利用LASG九层大气环流谱模式及IAP两层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月份,1~2月份,1~4月份及1~8月份,其他月份为气候SST)对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时间不同,但其引起的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演变及其分布却十分相似;同时,季风区的异常降水(进而异常潜热释放)随时间的演变及其分布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对应于不同持续时间的赤道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正异常,5月份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地区都表现出赤道辐合带北移偏晚的特征);季风区降水的这种变化同西太平副高的异常是一致的,从而揭示出这两种现象有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结果还表明,导致这种大气响应场对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不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气内部过程的影响:中纬大气的内部Rossby波源维持了热带地区激发的扰动在中高纬的存在,同时大气内部Rossby波源对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表现出不敏感性,正是由于这种不敏感性才导致了响应场对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持续时间的不敏感性。模拟结果还表明,在夏季赤道东太平洋存在海表温度正异常的情况,尽管大气内部动力过程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夏季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对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却明显存在,因此,基于赤道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异常的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可预报性受到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正异常及大气内部动力过程的双重影响。模式的依赖性研究表明,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93.
考虑了基础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根据两部分接触面上位移协调和力的平衡条件,求出了基础梁的内力,据此内力即可进行基础设计。  相似文献   
994.
贾蓉芬  邵敏  刘德汉 《地球化学》2001,30(6):592-598
为了研究高演化地区气源的生成特征与生气潜力,分别采用热解温度为560℃不加内标、CDS2000热解系统,700℃加内标(聚苯乙烯)、由实验室自制热解系统的在线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不同气源岩(代表性的煤、固体沥青及四川地区以下古生界碎屑岩为主的全岩)进行5s的快速热解分析。在对实验系统加内标定量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研究后,提出了产烃定量公式。560℃的热解谱图可清楚地将烃源岩分为生油、生气和生凝析油三种类型,并可根据谱图计算出油气比(GOGI)。根据700℃加内标的热解测试结果,计算了气源岩的热解烃总量和C1-5-C5-C15组分的相对含量。热解烃总量随热演变程度增高而递减,其中以碎屑岩的热解烃量减低最快。相同样品的热解烃量与TOC和Rock-Eval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对比不同演化阶段热解产物的相对组成,显示低演化阶段的烃源岩热解产物以C1-5组分为主。由此表明,在高演化阶段,好的油源岩就是好的气源岩。较高演化阶段(测试前R^0为2.5%-4.2%)烃源岩的热解烃中C5-15含量呈增加趋势,这一结果与前人资料吻合,它除了表明C5-15 分的含量可能与烃存在的载体,如无机矿物或固体有机质对早期轻烃的包裹与吸附有关外,可能还揭示了有机质在石墨化过程中高演化阶段有着与低演化阶段不同的特性。固体沥青广泛分布在四川地区下古生界地层中,PY-GC测试结果也表明,固体沥青比相同演化阶段的碎屑岩热解产物多数倍到一个数量级,因此,在高演化地区固体沥青是不可忽视的气源岩。  相似文献   
995.
上海城市内部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许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研究逐步成为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文章借助GIS手段,实证研究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深入探讨了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产品生命周期短等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选择的特殊性。发现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源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存在着区位上的相互接近性;另一方面,由于市中心区高昂地价和过度城市化所造成的限制,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又具有向已有一定发展的边缘城市分散、聚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6.
大地震临震预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短临地震预报尤其是临震预报 ,是当今国内外公认的世界性科学难点。文章综述了中国科学家从多学科交叉和内外因耦合的科学途径 ,已在大地震临震信号方面获得了次声波异常、地应力突跳、虎皮鹦鹉跳跃异常、地电和地磁异常、卫星红外异常、重力高频脉冲等临震预测的手段。笔者通过典型分析和普查对比各种地球物理因子和各种天文因子可能影响的整体研究 ,找到了大地震临震的主要触发因子———以月亮为主的非经典引潮力共振的异常叠加。在此基础上 ,采取内外因耦合的途径和方法 ,在 6a多来联合进行的临震预测内部试验表明 ,地震三要素均基本正确的成功率已达40 %。最后 ,还对临震预报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97.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痕量铪和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国会 《岩矿测试》2001,20(3):217-219
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用3080E  相似文献   
998.
QBO形成过程中重力内波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一个沿赤道的经度-高度二维原始方程模式,在下边界处采用一个东传、波数为1(波1E)和一个西传、波数为2(波2W),相速度绝对值均为31 m/s的两个波作为强迫波,对赤道平流层低层的大尺度运动进行了模拟,再现了平均纬向流的准两年周期振荡(QBO)式变化,振荡周期约为36个月,东西风带的最大风速达48 m/s,远远超过两个强迫波的相速度。波动分析表明,通过波与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了许多新波,新波中波数为1的西传波(波1W)和波数为2的东传波(波2E)在QBO形成过程中起了一定的重要作用,强迫波1E和2W可分别将西风带和东风带加速到31 m/s,对于东风带,相速度约为91 m/s的波1W可进一步加速平均流到48 m/s];而对于西风带,波2E在20 km以下对平均流有一定的加速作用,最大风速的产生则是由波1E的自加速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9.
Using the “Eikonal Approach” (Henyey et al., 1986), we estimate energy dissipation rat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Garrett-Munk internal wave field. The total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within the undisturbed GM internal wave field is found to be 4.34 × 10−9 W kg−1. This corresponds to a diapycnal diffusivity of about 0.3 × 10−4 m2s−1, which is less than the value 10−4 m2s−1 required to sustain the global ocean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Only when the high vertical wavenumber, near-inertial current shear is enhanced can diapycnal diffusivity reach ∼10−4 m2s−1. It follows that the energy supplied at low vertical wavenumbers and low frequencies is efficiently transferred to high vertical wavenumbers and near-inertial frequencies in the mixing hotspots in the real ocean.  相似文献   
1000.
Physiology of Lamina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Sporophytes of Laminaria digitata and L. saccharin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hore at different times of year. Intact sporophytes of both species, and discs cut from L. digitata lamina tissue were maintained for several weeks in laboratory cultures under various nitrate, phosphate, temperature and daylength regimes. Substrate-saturated uptake rates of approximately 24 μgN g dry weight-1 h-1 from 20 μM nitrate and 8 μgP g dry weight-1 h-1 from 10 μM phosphate were more than sufficient to account for intern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ccumulation. Other nitrogen sources - nitrite, ammonium and urea - were also taken up, independently of each other, and supported growth. During the late spring decline of ambient nutrient levels, when growth rates on the shore also decline markedly, enrichment with nitrate (15 μM) and phosphate (3μ) together prevented this decline and also maintained peak photosynthetic rates (net photosynthesis = 10.4 μlO2 cm-2 h-1) which otherwise dropped to 4.5 μO2 cm-2 h-1 over 47 days at ambient nutrient levels (0.5 μM nitrate and phosphate). Slow summer growth rates in June/July were enhanced to greater than spring peak values by combined nitrate (7.5 μM) and phosphate (1.8 μM) enrichment; neither was sufficient alone, although the individual nutrients were accumulated internally. A lesser, but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was also achieved in September. In midwinter, nutrient enhancement itself (10.5 μM nitrate and 3.0 μM phosphate) had a small effect on growth rates only if summer water temperature (15°C) was used, but the dramatic effect of an increased photoperiod (7.5 to 17.5 h) was in excess of that expected for the increased radiant energy available. This was found to be due, at least in L. digitaia discs, to the re-establishment of a surface meristoderm in the dormant winter tissue; this was particularly active with high phosphate supply. Growth of the new lamina in January on the shore was much reduced if the old lamina was removed, although the time of initiation of new growth remained unchang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old lamina was found to be a source of nitrogen for new lamina but not of fixed carbon or phosphorus. New lamina photosynthesis, manifest as mannitol accumulation,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phosphate supply up to at least 7.5 μM phosphate. Mannitol accumulation was then suppressed by a nitrate supply above 12 um, presumably by diversion of fixed carbon to other biosynthetic path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