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206篇
地球物理   158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133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51.
极端雷暴大风的环境参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极端雷暴大风天气环境要素特点,选取2002—2017年中国各地区极端雷暴大风个例95个和不伴随强对流的普通雷暴个例95个,通过两者间关键环境参数的对比,揭示极端雷暴大风事件的关键环境参数特征。结果表明:极端雷暴大风天气发生在对流层中层相对干的环境下,表现为400~700 hPa极端雷暴大风对应的单层最大温度露点差和平均温度露点差平均值分别为25.7℃和13.6℃,而普通雷暴的相应值分别为16.2℃和6.5℃。统计结果表明:尽管产生极端雷暴大风的对流风暴和普通雷达对应的地面露点差异并不大,但前者相应的大气可降水量(平均值为37 mm)明显低于后者(平均值为51 mm),差异突出表现在两者湿层厚度的不同上;相对于普通雷暴事件,极端雷暴大风事件对应的对流有效位能值(平均值为1820 J·kg-1)明显高于普通雷暴事件的对应值(平均值为470 J·kg-1);此外,极端雷暴大风事件对应的对流层中下层垂直温度递减率、下沉有效位能、夹卷层平均风速和0~6 km,0~3 km垂直风切变均明显大于普通雷暴事件对应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952.
2013年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的同时,作为省情普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了辽宁省大陆海岸线变化监测与分析工作。本文利用2007~2013年辽宁省大陆海岸线数据,对海岸线长度、填海造地以及滨海新区、重点产业园区和港口占用岸线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与目前辽宁省沿海保护利用政策中的自然岸线保有率、围填海规模控制、岸线整治与修复、重点保护岸线和重点建设岸线比重控制等数据指标进行了比对分析。  相似文献   
953.
中美过去30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展历史土地利用变化的国别对比研究,不仅有利于深化大尺度LUCC过程与驱动机制的科学认识,而且对深入研究历史碳排放责任等也有着重要意义。利用长时间序列数据,对中美两国过去30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过去300年中美两国耕地数量总体均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在1661-1980s的320余年间耕地总量增长了79.46×104km2,但人均耕地面积却从1685年的5.5亩,下降至2000年的1.5亩;而美国在1700-1950年的250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190.87×104km2,且人均耕地面积均超过9亩,其中1890年高达30.2亩。2受土地垦殖扩张影响,过去300年中美两国林、草地资源均呈持续减少态势;其中,美国森林面积减少了约145×104km2,草地面积减少约137×104km2;而中国森林面积减少了约90×104km2,草地面积减少了约40×104km2。3从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看,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垦殖主要向边区(如东北、西南、内蒙等)及内地山地丘陵区发展;而美国在"西进运动"的影响下,大规模向中西部拓殖。4政策、人口、农业技术等因素是影响过去300年中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因素,但由于两国资源禀赋及发展历史的差异,虽然直接驱动力均体现为政策因素,但就根本驱动因素而言,中国是人口数量,美国则是经济利益;同时,在农业技术发展取向上,中国因"人多地少",走"精耕细作"之路,而美国因"人少地多",走"机械化"之途。  相似文献   
954.
中(西)澳地质填图对比及对中国地质填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星  Chen Shef  毛晓长  邱士东  孟勇  郭琳 《地质通报》2015,34(12):2143-2149
为了解发达国家最新填图工作方法,吸取其精华并进一步完善国内填图方法、提高填图质量,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与西澳大利亚地调局开展了为期4年的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交流合作。基于西澳大利亚州(以下简称西澳)伊尔岗克拉通和中国西部北山造山带3年的实地填图工作,系统地对比了中国与西澳地质填图的异同。双方在工作思路、工作程序等方面基本一致,但是在成果表达、数据集成、人员组织、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系统差异。对所有实体按照岩性进行划分和填图是西澳长期以来地质填图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国地质填图现在及将来努力的方向。系统逻辑的数据集成与共享也是值得借鉴的一个重要方面。地质调查、科研相结合与高素质人员进军地调队伍是提高填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着眼于大区域的工作部署和稳定的区域地质调查队伍是加快填图速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55.
区域节水效果的常规评价方法都是利用单项指标评价单一行业的或者单方面的节水效果,不能反映区域综合节水效果.本文从耗水控制水平和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目标蒸散量(ET)和地下水位理论变幅为评价基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区域实际蒸散量和地下水位实际变幅,采用基准比较法评价区域节水综合效果的方法;并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相似文献   
956.
李伟  官云兰 《北京测绘》2011,(1):21-24,94
通过分析直接比较变化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边缘特征的变化检测方法.通过比较边缘提取算法,小波变换和Sobel算子、Log算子、Canny算子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验所用的遥感图像,最终选取基于小波变换的方法.以某地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为例,采用直接比较法和基于小波边缘特征检测方法,对两个时相的图像分别进行变化特征的检测,并对...  相似文献   
957.
西藏沙让大型斑岩型钼矿床系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首例斑岩型钼矿床,产于印亚大陆碰撞带的主碰撞期.本文分析了其蚀变和矿化特征,指出沙让钼矿床蚀变类型包括钾硅酸盐化(包括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绿帘石-绿泥石化、硅化、绢英岩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和粘土化(高岭土化和伊利石-水白云母化).矿化类型主要以脉状矿化、网脉状矿化和...  相似文献   
958.
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方法和数据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文生  王学求  谢学锦 《地质通报》2011,30(7):1111-1118
以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欧洲、北美、澳大利亚与日本)过去10年内完成的或目前正在开展的全球性或国家性地球化学填图项目为例,总结了国际地球化学样品分析技术的新进展,并以中国实验室与欧洲实验室的分析数据的对比结果,剖析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技术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分析组成地壳所有元素的构想已被越来越多国家性、全球性地球化学填图项目所采纳;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填图样品76元素分析能力的国家;高水平的分析实验室(欧洲与中国)取得的数据大部分可以实现对比,但仍有10余个元素的分析数据存在明显偏差。实现所有分析元素数据的全球可对比,应是今后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样品分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9.
罗秋红梁碧玲  何夏江 《气象科技》2005,33(3):209-213,i001
通过利用多普勒雷达图、OLR日平均场、环境场和比湿场等资料对7514(ELSIE)、7908(HOPE)、0313(Dujuan)号台风进行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3个双重眼壁台风都有规则和紧凑的螺旋云带,外围的云带范围小、副高强盛、登陆前850hPa西南风没加强等等,都是造成台风风大而且影响范围广,降水量偏少的原因;OLR场分布与降水场分布的同时对应关系很好,OLR低中心最终没移至陆上,因此陆上降水偏少;台风OLR低中心移向陆地的地点与强降水中心基本相符;登陆时台风中心比湿值、等值线的梯度越大、移速的越慢,则降水时间越长、雨强越大。降水越集中。  相似文献   
960.
国内外地下水监测技术与管理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自然地理、气候环境和经济社会等影响,不同地区、各国之间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对地下水的监测管理差别很大。作者在系统收集整理欧美等主要国家地下水监测管理的有关论文和成果基础上,结合多年从事地下水工作的实践与心得体会,根据我国地下水监测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就我国与欧美等主要国家在地下水监测网布设、监测技术方法、监测数据处理和信息成果应用、地下水法规管理等方面的做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和分析,以期寻找差距、借鉴经验,并对如何提高和促进我国地下水监测与管理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