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88篇
地质学   565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2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郑劲光  蔡小琴 《暴雨灾害》2019,36(4):386-392

利用1960-2018年抚州市11个气象站雷暴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抚州市雷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并分析了雷暴天气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抚州市雷暴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均雷暴日数有70.5 d,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以-4.46 d·(10 a)-1速度减少。雷暴主要发生在春、夏季,两季雷暴日数占全年雷暴总日数的86.6%,雷暴发生频次春季以4月最多,夏季以8月最多;雷暴发生时间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主要发生在13-20时。雷暴日数在1987年发生突变,存在3~6 a的短周期、13~15 a的年代际周期变化和21 a左右的低频振荡。抚州市雷暴的天气形势主要有锋面型、高空槽(切变线)型、副热带高压边缘型、东风波与台风倒槽型。

  相似文献   
992.
定量识别水平衡演变影响因素及其贡献是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前提。以往成果对人类活动中不同影响因子的归因识别与定量研究较少。在识别京津冀山区水平衡演变的基础上,采用双累计曲线法、径流变化定量分离法分析了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平衡演变的影响;分别选择涞源盆地、清水河小流域,分析了用水增加以及林业耗水增加对水平衡演变的影响。结果显示:(1)近65 a来,京津冀山区年降水量总体呈缓慢减少趋势,速率为0.97 mm/a,21世纪以来,年降水量有小幅增加趋势;(2)相比于1956—1979年基准期,1980—2000年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天然径流衰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49.25%、50.75%,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是影响水平衡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因素,2001—2020年天然径流衰减的主要原因为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达到68.2%,其中地下水开采增加是主要人类活动因素,林业耗水量增加是重要人类活动因素;(3)山区水库蓄水及用水增加直接造成实际径流衰减,是造成平原区水平衡加剧的主要原因;(4)清水河小流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规模下,林地耗水增加与山区径流衰减呈正相关关系。林地面积增加对径流衰减的影响存在15~20 a的滞后性。林地面积达到23.48%后,林地耗水增加对天然径流产生了明显负作用,平均每增加1 km2林地,耗水量增加37.25×104 m3/a,天然径流量衰减59×104 m3/a,林地年均耗水增加量占流域天然径流衰减量的63.22%,表明林地面积增加起到水源涵养的作用,同时也造成了有效径流的减少。研究成果对开展京津冀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科学管理以及水平衡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边坡危岩体产生的岩质崩塌灾害突发性强、破坏能力强,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地质灾害。防治边坡危岩体的关键在于划定危岩体的影响范围,准确评估边坡危岩体影响范围,提升边坡危岩体灾害防治能力,降低崩塌威胁,目前亟需完善边坡危岩体影响范围的计算模型。依据广州市危岩体调查成果归纳出常见边坡危岩体的类型和坡形特征,分类建立危岩体影响范围物理几何模型,综合考虑坡面摩擦力、块体碰撞、弹跳、碎裂、接触面覆盖物性质和恢复系数、地形条件、地震等崩塌运动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概化运动过程要素建立起直线型、曲线型边坡在不同坡度条件下崩塌影响范围的计算模型,并根据地震力对崩塌体动能的影响求得地震工况下崩塌影响范围的扩大系数。该模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出坡形分类形成几何模型,依据运动过程推求出常见工况不同地形条件下边坡危岩体最大影响范围的计算模型,获取坡高、坡度和地表特征后可依据该模型计算得出危岩体影响范围。通过实际案例验证比对,计算结果相对误差较小,且能预留一定的安全距离,可用于常见坡形边坡危岩体影响范围评价,为边坡危岩体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通过设计1组二维不同宽度、不同坡度的峰谷综合地形模型,分别从极化模式、不同频率、测点位置、山顶宽度、地形落差、地形坡度、相位曲线7个方面来研究总结山区不同起伏地形对AMT资料的影响程度和畸变特征,发现TM模式较TE模式更容易受到地形影响;起伏地形对AMT响应的高频部分影响较小,而在低频部分地形影响较大,某一测点不同频点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是对应趋肤深度水平范围内所有地形的综合影响,并非仅仅是该测点附近单一山峰或山谷的影响;山顶测点较山谷测点更容易受到影响,且山顶越窄、地形落差越大、地形越陡,影响越大。此外,文章还通过对比理论模型的不带地形和带地形2D_TE模式反演结果,发现带地形的二维反演可以有效地消除地形影响,并对实测AMT资料开展带地形的二维反演,结果显示带地形的二维反演可以有效消除虚假高低阻异常,改善了“挂面条”现象,与3口钻孔的见锰层位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995.
以≤0℃地面最低气温作为霜冻指标,利用平凉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2年的逐日地面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初、终霜冻和无霜冻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近42年间,平凉市初、终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无霜冻期延长;初霜冻发生频率减小,终霜冻发生频率增加;平均初霜冻日期呈推迟变化趋势,终霜冻日期呈提早变化趋势,无霜冻期呈延长变化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均大于2d/10a,并均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平凉地区初霜冻日普遍推后1~5d,终霜冻日普遍提前1~5d,无霜冻期普遍延长1~9d。平凉各地霜冻受灾程度差异较大,灵台和庄浪在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和农业经济损失方面受灾较重。  相似文献   
996.
全新世大暖期的海平面上升对全球海陆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重建这一时期的古海岸线对研究古海岸环境演化及预测未来海岸线变迁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沿海低洼地带.本文以渤海西南沿岸为典型区域,收集具有完整测年的6ka B.P. 左右的51个钻孔埋深数据,内插得到区域沉积层厚度图; 再对已有文献中的钻孔高程数据重新订正,根据构造分区拟合出不同区域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 最后结合区域陆地现代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已有的古海岸线重建模型,构建了6ka B.P. 的DEM,进一步分析全球海平面变化及构造运动作用在海岸线变迁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全新世最大海侵时期,渤海西南岸陆地面积减少了2.08×104km2,0m等高线深入内陆最远达约129km,在构造抬升或稳定区域,到达现在海岸6m高程附近,而快速下沉区则可达到8~10m等高线附近.沿岸相对海平面变化自莱州湾东岸向渤海湾西南岸逐渐降低,最高在现代海平面以上4m多,最低处略高于现代海平面,受构造升降作用影响明显.基于雷达剖面进一步估算,全球海平面变化在相对海平面变化的贡献量为上升1.52m,构造作用的影响为,莱州湾东岸3m,莱州湾南岸0.37m,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0.36m,渤海湾西南岸-0.70m.  相似文献   
997.
煤层巷道复合顶板结构较为复杂,其自身稳定性与岩性、岩层厚度、层数、岩层位置及层间黏结力等因素有关。基于简化的复合顶板组合梁结构力学理论,建立了简化的组合梁力学测试模型,通过不同试验分析复合顶板结构特征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其目的是为复合顶板稳定性分类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煤巷复合顶板厚度不变时,其自身稳定性随岩层强度提高、硬岩层厚度增加、硬厚岩层到煤层距离的减小及层间黏结力的增大而提高,随分层数的增多而降低,当层数达到4层及以上时,顶板稳定性受其层数变化的影响变小。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岩性 > 岩层厚度 > 层数 > 岩层位置 > 层间黏结力;强度低、厚度小的软弱薄夹层较其他岩层更易产生应力集中,且破坏早于其他岩层。  相似文献   
998.
新型管幕冻结法中冻结管周围温度场的发展状况是这一工法施工的技术重点,为研究这一工法中温度场的发展变化规律,在模型中选取2条路径,并在路径上布设分析点,通过分析土体导热系数、容积热容量、相变潜热、原始地温这4个因素对温度场发展规律的影响,形成如下结论:与港珠澳拱北隧道管幕冻结法相比,新型管幕冻结法支护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受地形制约更小;土体导热系数对温度场有显著的影响,导热系数越大,温度下降越快,且幅度越大;容积热容量对温度场的影响效果较大,容积热容量越小,温度下降越快,且幅度越大;土体相变潜热对温度场变化几乎没有影响;原始地温越低,达到相同温度所需要的冻结时间越短。所得结果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99.
贵州纳雍骔岭镇危岩带稳定性及危害范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骔岭集镇—大箐脚一带危岩为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缓倾层状危岩,由于自然环境脆弱,在受岩溶地质、人工活动、降雨诱发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具有单体规模大、带状长度大、崩落距离远、影响人数多之特点。基于危岩的稳定性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危岩崩塌严重影响区及监测预警避让区,对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缓倾层状危岩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早期识别与防范,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2007年梅雨锋降水的大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陶诗言  卫捷  张小玲 《气象》2008,34(4):3-15
2007年6-7月在华南、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流域先后出现东西走向静止锋暴雨,引起粤东和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分析了这3个地区静止锋暴雨的动力学、热力学结构的异同点.2007年7月引起淮河洪涝的主要强降水是7月8-9日的暴雨,分析了引起这场强暴雨的大气环流特征以及梅雨锋深厚的锋生过程和气旋生成过程.主要结论为:(1)华南前汛期降水、长江梅雨期降水以及淮河强降水出现时东西向静止锋在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结构相同,可通称为"梅雨锋".(2)2007年淮河静止锋暴雨的出现,是由于中国东部上空有深厚高空槽发展,诱导梅雨锋上气旋生成过程和深厚的锋生过程.气旋生成过程和锋生过程使梅雨锋上出现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了致洪暴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