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6篇
  免费   1183篇
  国内免费   2659篇
测绘学   269篇
大气科学   814篇
地球物理   2120篇
地质学   4721篇
海洋学   1035篇
天文学   159篇
综合类   272篇
自然地理   67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346篇
  2019年   461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299篇
  2016年   452篇
  2015年   432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 mining aims to discover a collection of Boolean spatial features, which are frequently located in close geographic proximity to each other. Existing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usually require users to specify two thresholds, i.e. the prevalence threshold for measuring the prevalence of candidate co‐location patterns and distance threshold to search the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However, these two thresholds are difficult to determine in practice, and improper thresholds may lead to the misidentification of useful patterns and the incorrect reporting of meaningless patterns. The multi‐scal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study overcomes this limitation. Initially, the prevalence of candidate co‐location patterns is measured statistically by using a significance test, and a non‐parametric model is developed to construct the null distribution of feature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Next, the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are explored at multi‐scales instead of single scale (or distance threshold) discovery. The validity of the co‐location patterns is evaluate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time. Experiments on both synthetic and ecological datasets show that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are discovered correctly and completely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bjectivity in discovery of spatial co‐location patterns is reduced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22.
陈雷  孙付平  海靖 《测绘工程》2008,17(2):66-69
为评定GPS接收机的性能,建立的接收机测试评估系统在对接收机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将涉及到大量的测试相关数据。为了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安全的存储管理,文中通过分析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存储类型以及数据的相互关系等,在考虑了数据库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GPS接收机测试评估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23.
随着弹道导弹系统技术的不断改进,影响导弹精度的工具类误差已逐渐降低,地球重力场扰动引力已经成为影响导弹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这里从3个方面分析了扰动引力对弹道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射程为10000 km以上的远程导弹,扰动引力的影响会造成超过1 km的落点偏差;5×10-5m s-2的扰动引力系统性偏差对导弹落点有明显影响。因此,扰动引力对导弹落点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4.
GIS中曲线误差的模型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描述曲线整体误差的随机过程模型,用过程的数字特征函数定义了曲线的局部误差指标,用过程的积分定义了曲线的局部和整体误差指标,阐述了各指标的概率意义与几何意义,设计了过程模型的数字化试验,并提取了过程的样本曲线。通过对样本曲线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各误差指标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25.
张法 《四川测绘》2006,29(1):21-24
本文介绍了测度地图信息量的原理及方法,提出一种测度地图信息量的改进方法—特征信息量法,并在1:1万、1:5万、1:25万、1:100万地形图上分别选出图上100 cm2、实地域相重的三种地区,即居民地稀疏区(高山)、居民地中密区(丘陵)、居民地稠密区(平原)进行试验,最后对地图信息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6.
DL-101C数字水准仪水准测量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DL-101C数字水准仪工作性能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观测精度评价,总结观测经验为该仪器投入生产使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7.
自组织网络在遥感土地覆盖分类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孙丹峰  汲长远  林培 《遥感学报》1999,3(2):139-143
设计完成和比较了自组织网络的几种算法在遥感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非监督和监督学习结合方法进行遥感土地覆盖分类,各算法在分类性能上无显著差异,因此可采用算法和较简单的单竞争学习网络,根据最邻近原则进行非参数分类。  相似文献   
28.
赵俊  归庆明 《测绘学报》2016,45(5):552-559
部分变量误差模型(partial EIV model)的加权整体最小二乘(weighted total least-squares,WTLS)估计不具备抵御粗差的能力。鉴于粗差可能同时出现在观测值和系数矩阵中,本文在提出部分变量误差模型WTLS估计的两步迭代解法的基础上,运用抗差M估计的等价权方法,发展了一种整体抗差最小二乘(TRLS)估计方法,并采用一致最大功效统计量确定降权因子。针对WTLS估计两步迭代解法的特点,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降权方案:第1个方案是在估计系数矩阵元素时,不对观测值降权,仅对系数矩阵降权;第2个方案是在估计系数矩阵元素时,既对系数矩阵降权,同时也对观测值降权。通过对模拟2D仿射变换和线性拟合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第1方案优于第2方案,并且优于基于残差和验后单位权方差的抗差估计和现有的变量误差模型抗差估计。  相似文献   
29.
同时顾及空间邻近与专题属性相似的空间层次聚类是挖掘空间分布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空间层次聚类方法虽然可以获得多层次的聚集结构,但聚类结果显著性的统计判别依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空间层次聚类结果显著性的统计判别方法,用于确定空间层次聚类的停止准则,减少聚类过程对参数设置的依赖。通过试验分析与比较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判别空间层次聚类结果的显著性和确定层次聚类合并过程的停止条件,同时具有很好的抗噪性,避免随机结构的干扰。  相似文献   
30.
中国海岸带分布规律及其海部要素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海岸带图测绘完成后,海部要素的变化是导致海岸带图使用价值降低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国海岸的组成物质将其归纳为淤泥质海岸、沙砾质海岸、基岩海岸、红树海岸和珊瑚海岸,并归纳总结了每一种海岸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影响海岸线、干出滩以及近海水深等海部要素变化的主要因素,海岸要素变化的因素和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海部要素实质性变化的检测统计方法,对提高海岸带图测绘效率、缩短成图周期、确定更新周期和制定更新方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