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46篇 |
免费 | 786篇 |
国内免费 | 104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9篇 |
大气科学 | 652篇 |
地球物理 | 803篇 |
地质学 | 2352篇 |
海洋学 | 974篇 |
天文学 | 35篇 |
综合类 | 330篇 |
自然地理 | 14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284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272篇 |
2019年 | 363篇 |
2018年 | 278篇 |
2017年 | 250篇 |
2016年 | 319篇 |
2015年 | 281篇 |
2014年 | 352篇 |
2013年 | 353篇 |
2012年 | 368篇 |
2011年 | 320篇 |
2010年 | 298篇 |
2009年 | 334篇 |
2008年 | 263篇 |
2007年 | 292篇 |
2006年 | 251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213篇 |
2003年 | 154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89篇 |
1999年 | 76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38座代表性大、中型水库总氮(TN)、总磷(TP)、化学耗氧量、硬度及电导率(λ)五种主要水化因子连续两年(1989~1990)的调查与研究,探讨了水化因子与水库鱼产力的关系。用反映鲢、鳙生长状况的综合生长指数(GI)作为水库鱼产力的指标。它与水化因子相关分析表明,总磷是山东省38座水库鱼产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GI与总磷、总氮及电导率等水化因子的逐步回归方程关系非常显著。证明利用水化因子作为水库鱼产力的评价指标是可行的。并指出:同一水库的相同水化因子存在年间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降雨量和水库进水量的不同,鉴于此.同一水库鱼产力也存在年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Sabine Hanisch Martin Wessels Frank Niessen Antje Schwalb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2009,41(3):393-406
This study used organic matter in oligotrophic Lake Constance (southern Germany) to reconstruct lake environment and to disentangle
the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impacts, which influence sedimentation in large lakes. A sediment core
from Upper Lake Constance, which represents 16,000 years of Late Glacial and Holocene lake history, was analysed for organic
biomarkers, hydrogen index and elements calcium, strontium, and magnesium.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as measured to establish
a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or the core and to obtain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changes with respect to relative
allochthonous versus autochthonous sedimentation. Dinosterol—a biomarker for dinoflagellates—and calcium have low concentrations
in Younger Dryas sediments and consistently high concentrations between 10,500 and 7,000 cal. years BP. These variations are
attributed to changes in lake productivity, but are not reflected in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within the sediment.
During the Younger Dryas and between 6,000 and 2,800 cal. years BP, concentrations and accumulation rates of land-plant-derived
C29-steroids (β-sitosterol, stigmastanol and stigmasterol), in combination with a relatively low HI, indicate periods of enhanced
terrigenous input to the lake. For the Younger Dryas, higher runoff can be attributed to a cold climate, leading to decreased
vegetation cover and increased erosion. After 6,000 cal. years BP, high terrestrial input may be explained by enhanced precipitation.
Biomarker and HI results, in combination with archaeological studies, raise the question as to whether lakeshore settlements
affected sedimentation in Upper Lake Constance between 6,000 and 2,800 cal. years BP. 相似文献
13.
While isolation can provid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fixed‐base counter parts in design level or even maximum considered level earthquakes, there is still uncertainty over the performance of isolation systems in extreme events. Researchers have looked at component level stability of rubber bearings and on the effect of moat impact on behavior of structures isolated on general bilinear isolators. However, testing of triple friction pendulum (TFP) sliding bearings has not been done dynamically or incorporated into a building system. Here, one‐third scale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on a 2‐story 2‐bay TFP‐isolated structure. Input motions were increasingly scaled until failure occurred at the isolation level. As the superstructure was designed with a yield force equivalent to the force of the bearing just at their ultimate displacement capacity, there was minimal yielding. A numer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simulate the isolated building up to and including bearing failure. Forces transferred to the superstructure in extreme motions are examined using bo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data. Additionally, the effect of the hardening stage of the TFP bearing is evaluated using the numerical model, finding slight benefits. 相似文献
14.
南堡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井以及大量地质资料研究基础上,根据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将南堡凹陷东营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以初始洪泛面和最大洪泛面识别特征为依据,进一步将三级层序划分出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发育位置分析,认为柳南次凹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构造、物源和湖平面变化。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南堡凹陷沉积充填背景研究,认为柳南次凹的沉积体系类型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扇、重力流及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及水下扇体系在低位体系域中发育,高位体系域中扇三角洲体系和重力流发育,湖扩体系域中湖泊体系非常发育。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回流法合成隧道结构的锰钾矿,并研究其光化学降解苯酚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BET氮气吸附法对锰钾矿的晶体结构(包括晶型、晶胞参数和结晶度)、化学组成、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非光照时锰钾矿对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差,光照能显著促进锰钾矿对苯酚的降解;光照条件下,p H值减小能显著促进锰钾矿对苯酚的降解;锰钾矿用量增加至1.00 g/L时能显著促进锰钾矿降解苯酚,但继续增加矿物用量却显著降低苯酚降解率;非光照条件下,p H值减小和矿物用量增加不能显著促进锰钾矿降解苯酚。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数据获得高亚洲及其邻近地区的质量变化,可分析区域气候因素如印度季风、西风带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对结果的影响。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西风带的贡献小于厄尔尼诺,与传统研究结论不同。因此,利用2003-01~2017-06期间GRACE RL06的Mascon数据进行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研究发现,前3个主要成分对研究区质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3%、27%和6%,与印度季风、西风带和ENSO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2±0.16、0.70±0.15和0.42±0.15,说明在长达14 a的观测时间跨度内,印度季风、西风带和ENSO对研究区质量变化的贡献分别为53%、27%和6%,西风带是研究区质量变化的第2个影响因素,这支持了传统的研究结论;ENSO通过印度季风对某些区域(如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西北部)的质量变化产生影响;在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和藏东南地区,由于印度季风的减弱及其相关的ENSO作用和西风带的加强,质量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在兴都库什、西昆仑和东昆仑地区,由于西风带的增强,质量变化呈上升的趋势;在帕米尔和天山地区,虽然受到较强西风带的影响,但由于同时受到印度季风和ENSO减弱以及气温上升趋势的影响,质量变化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西北沙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在构造、沉积地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西北沙巴盆地不同构造区烃源岩、储集层、圈闭等油气地质特征,并分析了构造对盆地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该盆地的主要烃源岩是Stage Ⅳ泥/页岩;有利储集层为由Stage ⅣC、Stage ⅣD砂岩组成的上砂岩单元、Stage ⅣA砂岩组成的下砂岩单元以及Stage ⅣC、Stage ⅣD滑塌形成的深水浊积扇;总结出下、上及深水3套储盖组合。盆地各烃源岩、储集层受构造—地貌控制分布于不同的构造区;受不同时期变形作用的影响,盆地各构造区内发育不同类型的圈闭,进而控制了盆地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18.
海阳砂质海岸岸滩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海阳近岸海域的水深地形、表层沉积物粒度以及遥感影像等资料,利用泥沙起动流速和沿岸输沙数理公式以及岸滩演化数学模型,探讨了海阳近岸海域岸滩演化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总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潮流很难使泥沙发生直接起动,波浪造成的沿岸输沙总体向ENE方向运移。影响研究区冲淤变化的因素主要有河流来沙、波浪以及人工构筑物。河流径流量减小,导致研究区泥沙来源减少,加剧了局部海岸侵蚀;近岸人工构筑物的建设,改变了泥沙输运趋势,并导致局部冲淤环境发生变化;波浪是控制研究区泥沙运移、沉降的关键因素,控制着研究区冲淤演化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9.
20.
2000-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口空间分布及其集疏变化是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科学基础之一。2000-2010年中国人口变化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有待进一步梳理。鉴于此,以分县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2000年与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首先根据人口密度变化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并分析其空间格局与地域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11个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利用偏最小二乘法 (PLS),对全国及四类地区的人口密度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地域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相较于2000年,2010年全国超过60%的分县单元人口密度增加,平均增速为21人/km2,主要分布在城镇密集地区;不到40%的分县单元人口密度减少,平均降低13人/km2,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省份、老城区和边境地区;② 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密度变化均有影响,但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更大。高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条件和通讯能力是人口密度增加的主要“拉力”,而地区内稠密的人口是人口密度降低的主要“推力”。上述结论基本理清了中国近10年来人口增减变化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地域影响因素,可为未来人口发展和区域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