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0篇 |
免费 | 273篇 |
国内免费 | 5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篇 |
大气科学 | 191篇 |
地球物理 | 390篇 |
地质学 | 917篇 |
海洋学 | 215篇 |
天文学 | 24篇 |
综合类 | 51篇 |
自然地理 | 4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109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117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77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99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土陡坡降雨冲刷试验及其三维颗粒流流-固耦合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坡角为70°的黄土边坡,进行2.7 mm/min降雨强度下的室内坡面冲刷试验。根据边坡冲刷破坏的过程特征,将边坡侵蚀方式演变过程归纳为试验初期的片蚀、中期的细沟侵蚀、到后期的切沟侵蚀和坍塌。试验中坡顶处侵蚀强度大于其他部位,当坡面形成上下贯通的切沟之后,水流开始掏蚀沟槽底部土体,随着冲刷的持续,切沟两侧土体强度降低,坡顶土体发生坍塌。以此为基础利用三维颗粒流软件PFC3D对边坡降雨冲刷过程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在模拟颗粒大变形的同时得到颗粒运动轨迹、孔隙率、流体单元内流速等重要参数,这些参数的定量变化过程反映了降雨过程中边坡遭受侵蚀程度及水流侵蚀能力的分布规律:坡顶处侵蚀最为强烈、水流侵蚀能力最强,且两者随高度降低呈减小趋势,与室内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2.
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放废物处置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中常常涉及到温度场(T)、渗流场(H)和应力场(M)的耦合作用的问题。从试验和理论模型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传热特性、温度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变形、强度、蠕变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黏土岩水-热迁移模型以及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的适应性。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研究了比利时Boom clay在温度作用下的强度、渗透性、蠕变性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Boom clay的强度有所降低,渗透性显著增强,蠕变速率明显加快。提出了适用于Boom clay的THM耦合弹塑性损伤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能合理反映温度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黏土岩THM耦合机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3.
《Geoforum》2016
Bringing together concepts from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trajectory of th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Johor (Malaysia). Based on trends in firm entries and exit as well as interviews with companies, we find limited robustness in the industry’s trajectory. While there is evidence of the role of ‘structure’ in this outcome, we argue that human agency – particularly the actions of subnational policy-makers – is key. This is manifest in a preference for fostering regional ‘adaptiveness’ through the often uncritical promotion of a diversity of economic sectors. This compromises the meaningful pursuit of regional ‘adaptation’ in the form of new and more complex branches emerging from existing industries. This arrested development, in turn, hinders an effective strategic coupling between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us undermining regional resilience. 相似文献
44.
岩体饱和–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对工程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裂隙岩体饱和渗流应力耦合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很多工程领域不能简单地采用饱和渗流分析。根据DDA力学计算和非饱和渗流计算原理,提出了新的基于DDA方法的非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并给出了在库水位骤降工况下的边坡水力耦合算例,其计算结果显示在库水位骤降情况下:考虑水力耦合且库水位下降较快时的安全系数要小于库水位下降慢时的安全系数;考虑水力耦合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要小于不考虑耦合时的安全系数。仿真实验和工程应用表明其计算成果是符合实践规律的。 相似文献
45.
根据流固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承压水体上采煤过程中断层参数(断距、倾角)对煤层、围岩的应力、变形和水压力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探讨了存在断层时突水的机理和可能的突水点位置,并定量分析了防水煤柱的预留距离。得出以下结论:(1)当存在正断层时,多发生断层破坏型突水,而底板破坏型突水发生的几率较小;(2)突水性质和突水发生位置受断层断距和倾角的影响不大,煤层和采煤工作面附近的底板围岩都可能成为突水涌出点;(3)随着断层断距和倾角的增加,防水煤柱的合理留设距离应随之增大。以上结果可为实际矿井采煤防突水设计提供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6.
采用改进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Zienkiewicz-Pande准则), 建立了能描述人工冻土3个阶段蠕变特性的黏弹塑损伤耦合本构模型. 基于该本构模型建立了模型的柔度矩阵, 将本构模型嵌入到ADINA有限元程序中. 计算表明: 数值模拟得到的人工冻土蠕变特性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最大误差为4.8%, 说明基于改进的Mohr-Coulomb准则建立的黏弹塑损伤耦合本构模型能够准确的描述人工冻土剪切特性和3个阶段的蠕变特性.获得的本构模型具有参数少、容易确定等优点. 深部人工冻土黏弹塑损伤耦合本构模型的建立, 对于人工冻土结构物长期稳定分析和预测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针对降雨径流从坡面流下的过程中会发生下渗,导致土壤水非饱和带含水率增大这一动力学过程,从物理机制上对土壤水和地表水进行耦合,将二维平面地表水模型叠置在土壤水模型的顶部,对土壤水、地表水模型进行相同的空间和时间离散,在模型的计算过程中通过达西流关系对两者之间的水量交换进行计算(双层结点法耦合)或整合离散方程的整体法进行耦合。通过对两种耦合方法的比较以及与前人的实验结果对比,该模型与耦合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和预测地表径流与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分析地表水流与饱和-非饱和带水分与溶质耦合机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8.
49.
50.
A two-and-a-half-dimensional (2.5-D) coupled finite element–boundary element (FE–BE) model is presented to simulate the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saturated soils and structures with longitudinally invariant geometries. A regularized 2.5-D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for saturated porous media is derived that avoids the evaluation of singular traction integrals. The 2.5-D coupled FE–BE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continuity conditions on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The developed model is verifi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an existing semi-analytical method. Two case studies of a tunnel embedded in a poroelastic half-space and the efficiency of a vibration isolating screen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