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5篇
  免费   774篇
  国内免费   974篇
测绘学   168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1219篇
地质学   2727篇
海洋学   296篇
天文学   234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68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63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板块下的构造及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最新的全球地幔地震层析资料揭示了岩石圈板片可以俯冲到核幔边界,超地幔羽可以从核幔边界上升到地壳上部形成热点。在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地震层析图像不仅显示了岩石圈板片的超深俯冲,还保存了拆沉的岩石圈“化石”残片的重要信息。从地幔深部所获取的新资料为全地幔“单层对流“的新模式提供了依据。在介绍上述全球构造研究新动向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研究岩石圈板块必须了解板块下的构造,探索岩石圈板块的驱动力应该从“岩石圈动力学”升华到“地幔动力学”,并提出了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2.
Mineral deposit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rth's crust,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arth.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Earth, controlled by the gravitational contraction and thermal expansion, lighter elements, such as radioactive, halogen-family, rare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lkali metals, migrated upwards; whereas heavier elements, such as iron-family and platinum-family elements, base metals and noble metals, had a tendency of sinking to the Earth's core, so that the elements iron, nickel, gold and silver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rth's core. However,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atified structure of the Earth, the existence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viscosity differen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Earth resulted in vertical material movement manifested mainly by cascaded evolution of mantle plumes in the Earth. The stratifications and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Earth were interdependent and constituted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mantle-core movement.  相似文献   
113.
将辽宁地区划分为4个幔枝构造:山海关幔枝、辽东南幔枝、建平-阜新幔枝、西丰幔枝,文章分述了它们各自组成与构造特点,并举例说明了辽宁幔枝构造通过其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对成矿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114.
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在上海地区采用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公式,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与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试验判别液化的方法对比,具有相对较好的结果,是一种有前途的液化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15.
内蒙古喀喇沁早白垩世橄辉云煌岩岩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寻地幔物质上涌的通道口,是大陆岩石圈研究所感兴趣的,它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岩石圈深部信息。本文报道的是在内蒙古喀喇沁黑龙潭火山颈中发现的橄辉云煌岩,其K-Ar同位素年龄为124Ma。火山活动明显受到中生代构造活动控制。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岩浆来自富集地幔,在源区存在陆壳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116.
保山卧牛寺组玄武岩为低钛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板内玄武岩的特征,总体与蛾眉山玄武岩中的低钛玄武岩相似。其分异程度较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Zr和Hf正异常,Eu无异常或弱负异常。该玄武岩由3个大喷发旋回形成3个岩石单元,其中下部早期第1单元由致密块状玄武岩、斜斑玄武岩、杏仁玄武岩和凝灰岩组成,第2和第3单元中见少量橄榄玄武岩和粒玄岩以及辉绿岩脉。有较高的^86Sr/^87Sr值(0.705966—0.706657)、较低的^143Nd/^144Nd值(0.512212—0.512283),εNd(t)多为负值,源区为介于EMI和EMⅡ端员之间的富集岩石圈地幔。上述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均可与蛾眉山玄武岩下部低钛拉斑玄武岩对比,表明该期岩浆作用可能同为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并暗示蛾眉山大火成岩省向西有很大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7.
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中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主要因素,以规则平面框架对例对新旧规范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其间的重要变化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18.
秦岭显生宙地幔组成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秦岭造山带及扬子克拉通北缘显生宙时期 3个含地幔捕虏体的煌斑岩、钾镁煌斑岩、碱性玄武岩以及 11个不含捕虏体的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出露点的岩石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揭示出研究区地幔演化经历了自古生代的OIB亏损地幔到中生代的高度富集地幔再到中生代末期 -新生代的OIB MORB的亏损地幔的两次明显变更。制约这种变更的主要因素是熔融岩浆时源区发生的层圈相互作用类型。鉴于大陆岩石圈软流层体系的特征 ,有必要划分出岩石圈 /软流层相互作用带(过渡带 ) ,它是大陆岩浆作用的重要源区。  相似文献   
119.
洪大卫  王涛  童英  王晓霞 《地学前缘》2003,10(3):231-256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 ,华北地台和大别—苏鲁造山带的中生代花岗岩与同时代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类似的Sr、Nd同位素特点 ,许多花岗岩和火山岩还具有类似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 ,根据现已积累的大量Sr、Nd同位素资料 ,从整个华北地台岩石圈的角度论证了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富集的性质、富集地幔发生的时代及其形成机制 ,进而探讨了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 ,指出本区岩石圈富集地幔的形成是在Pangea超大陆裂解时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减薄 ,被拆沉的太古宙古老地壳重循环进入地幔改变了地幔成分所致 ,说明超大陆裂解、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减薄和富集地幔形成之间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超大陆裂解伴随着大陆地壳生长和消亡 (重循环 )的大体平衡。结合全球地震层析资料 ,进一步探讨了由俯冲大洋残片转化的下地壳同古老克拉通地壳物质在花岗岩源区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0.
We investigated the upper mantle anelastic structure beneath the northern Philippine Sea region, including the Izu-Bonin subduction zone and the Shikoku Basin. We used regional waveform data from 69 events in the Pacific and the Philippine Sea slabs, recorded on F-net and J-array network broadband stations in western Japan. Using the S–P phase pair method, we obtained differential attenuation factors, δt*, which represent the relative whole path Q. We conducted a tomographic inversion using 978 δt* values to invert for a fine-scale (50–100 km) three-dimensional anelastic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s two high-Q regions (QP>1000)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ocations of the Pacific and the Philippine Sea slabs. Also there is a low-Q (QP110) area extending to the deeper parts (350–400 km) of the model just beneath the old spreading center and the Kinan Seamount Chain in the Shikoku Basin. A small depth dependence of the laterally averaged QP was found, with values of 266 (0–250 km), 301 (250–400 km), and 413 (400–5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