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57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244篇
地质学   161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2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龚胜生 《地理学报》2003,58(6):870-878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度,在770BC~AD1911年间,平均每四年就有一年发生疫灾。中国疫灾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寒冷期往往为疫灾频繁期,温暖期往往为疫灾稀少期,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3~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寒冷期形成了第一个疫灾高峰,14~19世纪的明清小冰期形成了第二个疫灾高峰;3000年来,随着气候的趋干趋冷,中国疫灾频度也呈长期上升趋势。中国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京畿地区、人口稠密地区、自然疫源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区为疫灾多发区。区域开发过程和地表人文化过程对疫灾分布变迁趋势有重大影响,3000年来,中国疫灾分布区域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扩展的趋势,重心区域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822.
论鄂尔多斯历史农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生伟 《中国沙漠》2003,23(2):195-204
鄂尔多斯是古"河套人"的故乡,是中国北方各民族最早活动的历史舞台。这里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物产、灿烂的草原文化闻名遐迩。特殊的草原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漠南北众多游牧民族和部落的人民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与中原王朝分庭抗礼;濒临中原腹地的战略位置和宜耕宜牧的资源条件,警示着中原王朝不惜国力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鄂尔多斯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中心之一。中原王朝控制之下,以农业著称,游牧民族占据时,则以畜牧业见长。亦耕亦牧,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经济结构,为多民族地区的形成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掠夺性的经营,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加速了该地区的沙漠化。今天,实行农牧业产业化,退耕还林还草,休牧轮牧,是建设山川秀美的鄂尔多斯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23.
基于空间查询的历史数据回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时态GIS中对历史数据回溯的需求,在分析总结常用的几种实现方法之后,提出了基于空间查询的历史回溯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在时空GIS开发中的历史数据回溯方面有较好的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824.
阪神大震后,日本地震学界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历史地震信息资源,应用地震科学研究成果和最新科学技术与方法,在地震强震动、地震烈度、地震震级和区域构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进展,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防灾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地震学界开发历史地震信息资源的一些思路、做法和成果。  相似文献   
825.
陕西地区关于历史灾害的文献记录相当丰富,利用它们比较完整的统计了陕西过去450a(1501~1950A.D.)的虫、旱灾年记录。通过分析比较,选取10a尺度上的历史虫旱灾异年频数(LUD)对陕西过去450a气候干湿变化做了重建:阶段I:1501~1550A.D..气候偏干;阶段Ⅱ:1551~1630A.D..气候偏湿;阶段Ⅲ:1631~1710A.D.,气候偏干;阶段Ⅳ:1711~1800A.D.,气候偏湿;阶段Ⅴ:1801~1950A.D..气候偏干。此外,在阶段Ⅴ还有一次明显的短气候震动,即出现1825~1840A.D.的气候偏湿时段,这可能与此前印尼火山爆发有关。重建结果与陕西区内外的冰芯、树轮等代用资料的良好对比表明:(10a尺度上的)历史虫旱灾异年频数是研究陕西历史气候干湿变化的一种合理可靠、客观有效的气候重建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826.
多源空间数据集成处理软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EOWAY软件是国家863项目支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IS优秀软件之一,在行业应用中占有主导地位。GEOWAY软件致力于多源空间数据的集成处理和共享利用,为基础数据生产、历史数据加工和专业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软件。此文介绍了有关GEOWAY软件相关空间数据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27.
中国东北地区17世纪后期的自然植被格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整理、分析历史文献中的自然植被记录,复原了中国东北地区近代大规模农垦前(17世纪后期)的自然植被格局。结果表明,当时的主导植被类型是森林和草地,森林主要分布于山区,其中大兴安岭北端主要是寒温带落叶针叶林,长白山南端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其余山区是针阔混交林,草地主要分布于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林-草的分界线与地表等高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潜在植被格局与历史自然植被格局基本一致,但是林-草分界线有明显差异,且潜在植被图中没有沼泽。  相似文献   
828.
An M8.3 earthquake struck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Hellenic Arc, near the Island of Crete, in AD 365, generating a tsunami that affected almost the entire eastern Mediterranean reg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at the time history of seismicity in this region is fairly complete for such earthquakes in the historical catalog, which can be dated as back as the 5th century B.C., there is no indication that this segment of plate boundary has been fully ruptured again. The seismic hazard associated with this part of the Hellenic Arc necessitat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rup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great event. The constraint of the faulting geometry was initially achieved by using information from seismicity, and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instrumental period. A rupture model for this great earthquake is constructed by assuming an elastic medium and calculating the theoretical surface displacements for various fault models that are matched with the observed surface deformation gleaned from historical reports. The resulted fault model concerns thrust faulting with a rupture length of 160 km and a seismic moment of 5.7 × 1028 dyn·cm, an average slip of 8.9 m and a corresponding moment magnitude equal to 8.4,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macroseismic estimation. The absence of such events recurr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the lack of complete seismic coupling that is common in subduction zones,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ck arc spreading of the Aegean microplate and with previous results showing low coupling for extensional strain of the upper plate.  相似文献   
829.
中国传统农区历史耕地数据网格化方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建立具有空间属性的历史时期土地覆被数据集有助于更好地模拟土地覆被变化的气候 与生态效应。根据我国历史时期土地开发利用的特点, 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历史时期土地开 发利用的主导因子, 量化了海拔高度、坡度、人口分布等自然及人文要素与耕地分布的关系, 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将我国传统农区历史耕地数据网格化的方法与算法模型, 计算各网 格(分辨率为60 km×60 km) 耕地面积占整个农区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以及各网格的耕地面 积与垦殖率; 同时利用基于《嘉庆重修一统志》重建的中国传统农区历史耕地资料, 采用上 述方法与算法建立了研究区内1820 年(清嘉庆二十五年) 60 km×60 km 空间尺度的耕地数据 集, 并绘制了分布图。重建结果与册载府级田亩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 该方法与算法可以有 效地将以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的中国历史耕地数据量化为具有统一且更高空间分辨率的网格 化数据集。  相似文献   
830.
The 1631 Vesuvius eruption is one of its best known and most studied of its type. However, the historical approach perform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xploris project highlighted new evidence from previously unused or unknown historical sources. These consist of three treatises that were contemporary to the event; although written in Latin, they have been fully translated and analysed. To guarantee systematic use and open access to the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they contain, they have been provided as a small database. These treatises have provided new information on phenomena that preceded and accompanied the eruption of 1631, making possible the formation of a complex chronological profile, starting from around 6 months before the eruption. The anthropic impact is also outlined. The method applied has produced a chronology of “cold data”, which are not interpreted from the volcanological standpoint, but only derived directly from the analysed history and sequence of the texts.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treatises has not, however, solved all of the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he detailed knowledge of the event in 1631. Indeed, problems of two kinds persist: a) linguistic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volcanological terms of today and those used in the texts; b) the lack of precision of the measures indicated. Here, the main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analysis method are presented, along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ir limitations and some new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