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4篇
  免费   654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53篇
地质学   1966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0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耐高温泡沫钻井液技术研究概况及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海燕 《地质与勘探》2014,50(5):991-996
耐高温泡沫钻井液是对深井、超深井、高温地热井、干热岩等资源开采,特别是超高温资源的开采有效的钻井液之一。本文在分析耐高温泡沫钻井液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抗高温泡沫处理剂、耐高温泡沫钻井液体系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深井、超深井、干热岩、地热井等钻探中会面临超高温、低压易漏地层,因此对低密度钻井液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技术难点是高温、低压,窄密度窗口钻井液的性能的控制。结合对耐高温泡沫钻井液主要技术难点的分析以及高温对泡沫钻井液的要求,综合目前耐高温泡沫钻井液技术的发展,由此得出:耐260℃以上抗高温、低密度泡沫钻井液处理剂及体系,耐高温泡沫钻井液测试仪器及评价方法是未来抗高温钻井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2.
在简要分析全安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划分地下水类型基础上,对盆地西部周地—暖水塘地区地下热水形成原因、赋存环境进行研究,认为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裂隙沟通深部地下热水是盆地热水来源的主要原因;采取地下热水样品并开展氢氧稳定同位素、逸出气体、水化学成份测试,认为地下热水由大气降水补给,长期水动态观测结果也显示大气降水与地下热水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173.
河北汤泉地热田地温场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泉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部,为山前丘陵地貌,地热资源丰富。本文对汤泉地热田内分布的诸多基岩热水井进行了钻孔测温,利用测温结果对该地热田地温场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钻孔温度明显受地下水流的影响,绝大部分测温井表现为对流传热特征,个别表现为传导为主的传热特征;地温异常区域位于汤泉福泉宫和疗养院一带,异常中心呈两极分布,地热异常中心50 m埋深水温为51~54℃,100 m埋深水温可达60~67℃;该地热系统中地热水系地下水在深循环过程中,在正常的大地热流背景下被围岩逐渐加热所致;由花岗岩隔水底板构造形态所形成的隐伏盆地,构成了福泉宫至疗养院一带的蓄水构造;由于断裂构造切割花岗岩体,造成深部的热流沿断裂上升,混合并加热赋存于福泉宫至疗养院一带蓄水构造中的片麻岩裂隙水,形成该地段的地热异常现象;福泉宫地区和疗养院地区片麻岩含水层裂隙发育,使得深部热量能够快速到达浅部地层,并在浅部出现局部异常高温;汤泉地热田片麻岩热储层地热流体属于含岩盐地层溶滤的陆相沉积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74.
地埋管热泵技术是采集地表以下200 m深度内的浅层地热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而该技术在贵州碳酸盐岩分布区的应用和推广之所以受到制约,其主要原因是岩溶地层中建造垂直换热孔的难度大、成本较高。通过贵州省有色科技大楼附楼采用垂直地埋管式与基础桩螺旋盘管式有效组合的换热系统,在岩溶一般至中等发育的碳酸盐岩地层中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的成功经验的介绍,为地埋管热泵技术在贵州岩溶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井中磁测仪器距离场源近,磁测资料受到钻孔打穿磁性体产生的内磁场影响,往往存在强干扰压制有用信号,因此研究井中磁测资料预处理与弱信号识别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地面重磁资料边界识别中倾斜角总水平导数和解析信号振幅方法改进后应用于井中磁测资料预处理中,提出倾斜角垂向导数和均值归一解析信号振幅方法。通过模型分析证明了两种方法都可识别强弱不同的井旁磁性体位置,反映边界信息,且给出了计算均值归一解析信号振幅过程中窗口选择的依据。将两种方法应用于江苏某工区ZK002孔磁测资料预处理中,得出倾斜角垂向导数方法应用于实测资料中会放大干扰,而均值归一解析信号振幅方法增强了该钻孔弱异常信息,且压制了干扰信号,处理结果与磁化率测井和钻孔资料相对应。  相似文献   
176.
地-井瞬变电磁井旁板状导体异常响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工作中,地-井瞬变电磁井旁盲矿的异常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曲线特征复杂。为了研究井旁板状导体位置、埋深、产状等参数对地-井瞬变电磁异常响应的影响,这里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四类39个理论模型,分析了板状导体倾角、埋深变化及其与钻孔距离、相对位置变化的异常响应,总结了响应特征与板体几何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为定性或半定量解释井旁盲矿异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7.
吉林市伊舒盆地尚未进行过地热资源详查工作,本文在充分分析利用已有调查资料,总结前人地热勘查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热资源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热储特征,圈定了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地热资源勘探开发有利地段,减少勘探开发风险。  相似文献   
178.
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及平原区均有地热显示,地热资源蕴藏量较丰富。长期以来,由于全省地热资源缺乏统一规划,造成地下热水乱采现象普遍的不良局面,且利用方式单一,对资源造成严重浪费。有些地区还出现了诸如热储水位持续下降、水环境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只有研究制定科学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规划,才能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9.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 data from outcrop and well samples in the Hodgkinson Province and Laura Basin reveal regional Cretaceous cooling.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appears to define two discrete cooling episodes, in the mid‐Cretaceous (110–100 Ma) and Late Cretaceous (80–70 Ma), although in most samples data allow only definition of a single episode. Rocks now at outcrop cooled from Cretaceous palaeotemperatures generally between 50 and 130°C in the south of the region, and from >100°C in the north. Some samples from the Hodgkinson Province also show evidence for an Early Jurassic cooling episode, characterised by maximum palaeotemperatures varying from at least 95°C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to ~200–220°C (from vitrinite reflectance), with cooling beginning at around 200 Ma.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data do not reveal the earlier event in the Laura Basin, but on the basis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data from Permian? units this event is also inferred to have affected the pre‐Jurassic basin units in this region. The regional extent of the Cretaceous cooling episode in the Hodgkinson Province suggests that the elevated palaeotemperatures in this region were most likely due to greater depth of burial, with subsequent cooling due to kilometre‐scale denudation. For a palaeogeothermal gradient of 30°C/km and a palaeosurface temperature of 25°C the total degree of Cretaceous cooling experienced by the samples corresponds to removal of between ~0.8 and >3.0 km of Triassic and younger section removed by denudation, beginning some time between ca 110 and 80 Ma. Higher palaeogradients would require correspondingly lower amounts of removed section. The geology of the Laura Basin suggests that an explanation of the observed Cretaceous palaeotemperatures in this region in terms of deeper burial may be untenable. Heating due to hot fluid flow may be a more realistic mechanism for producing the observed Cretaceous palaeothermal effects in the Laura Basin.  相似文献   
180.
西安地下热水开采现状与合理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西安市的热水井井深较大,投资费用高.延长地热井的使用寿命,对经济合理的开发地下热水则十分重要。根据对西安市多年地下热水动态的监测资料分析.西安市的地热井水头下降速度过大,尤以第三和第四热储层段更大,年均下降10余米,个别甚至达到37m。依据地下热水的埋藏特征和各井的分布及开采量情况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井距较近、开采层段集中和单井开采量过大所致。为使西安市的地下热水能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布井、限量开采及地下热水的回灌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