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3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测绘学   963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571篇
地质学   844篇
海洋学   371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253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41.
余博  李如仁  陈振炜  张过 《测绘工程》2019,28(4):19-23,28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实现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并监测地面的形变信息。2012年前,INSAR研究和应用团队仍然停留在依赖于国外数据的窘迫现状。随着资源三号、环境一号卫星的发射,作为光学卫星为我国测绘事业提供不少便利,但是国内并没有一颗真正意义的SAR卫星。2016年,高分三号作为首颗SAR卫星解决国内SAR卫星数据短缺的问题,研究高分三号卫星的InSAR能力,同时将高分三号卫星应用范围得以拓展。本文对高分三号河南省登封市周围地区进行实验分析,并与InSAR技术成熟的哨兵一号卫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①合成孔径雷达采集时间间隔29 d或者29 d的倍数并且雷达入射角相同的高分三号数据可以用于InSAR试验,通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地表进行形变监测,验证高分三号的干涉测量能力;②通过高分三号数据进行山区形变监测,利用哨兵一号数据对测区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高分三号提取地表形变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42.
路面平整度关系到车辆行车的安全性、舒适度以及道路的使用寿命,是评定道路路面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传统的分析方法大多数都是利用道路纵断面上离散点的高程信息来分析评价道路平整度,不过却存在着人力、物力消耗大,分析结果精度达不到标准的缺点。车载移动测量设备外业采集的激光点云数据包含了丰富的路面高程信息,完全符合路面平整度分析对于数据的要求。本文从激光点云数据中提取出道路纵断面上最大深度信息,进行路面平整度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3.
结合测震学和大地测量学方法分析日本2011年9级地震之后依舒断裂带北段的地震活动性认为,2012年至今研究区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是由于日本地震对区域应力场的影响。依舒断裂带北段震后1 a内受影响较大,2 a后地震活动减弱,b值的时间扫描表现出其目前处于低应力场控制。依舒断裂带北段2012年至今5 a未发生4级以上地震,当前存在发生4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44.
针对管线测量中由于GNSS RTK卫星信号遮挡或测站不易架设等原因无法提供坐标的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IMU辅助下的单目视觉坐标传递方法,用于延伸RTK测得的精密坐标。首先在两个已知的RTK点上架设相机拍摄图像,同时采集IMU数据;然后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恢复帧间旋转、平移及尺度;最后三角化待测点,以获得待测点在真实尺度的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受IMU静基座初始对准方法的启发,本文利用重力矢量和相机光心间矢量分别在地理坐标系和相机坐标系下的投影求解这两个坐标系间的旋转矩阵,进而求得待测点在地理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相对于其他测量手段,本文方法灵活便捷、设备轻便、操作简单,且一次采集即可获取相机视场中的任意共视点坐标。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坐标传递方法所得的平面坐标的误差平均值为0.12 m,高程误差的平均值为0.2 m。  相似文献   
945.
徐巍 《北京测绘》2020,(1):126-130
交通轨道施工环境复杂,周围高层建筑物林立,威胁着建设工程安全施工。因此,加强大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形变监测有助于施工项目安全开展。本文以水准测量技术为监测手段,对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进行了形变监测,文章从3个方面进行形变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深层土体位移最大为131.37 mm,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最大为2 mm,支护桩顶部沉降位移最大为2.1 mm,地表沉降最大为201.4 mm,项目施工开始至结束,未出现报警值情况,说明建设工程整体设计合理,认为该建设工程项目对临近建筑物影响不大,可以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946.
在五镜头倾斜状态下,航空摄影地物高度测量容易出现测量精度不足,不能达到标准要求,为此提出五镜头倾斜状态下航空摄影地物高度测量方法。确定五镜头的倾斜状态,对影像重叠度进行优化,得到摄影中心空间位置,建立地物高度测量空间坐标系,规划比例尺与定位精度,最后以坐标系为标准,利用比例尺及定位精度完成对地物高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五镜头倾斜状态下使用提出的航空摄影地物高度测量方法,与常规的测量方法相比测量精度提高了53.1%,测量精度达到标准要求,适合于五镜头倾斜状态下航空摄影地物高度测量。  相似文献   
947.
为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西宁市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的适用性,探讨了其应用过程的流程和方法,用坐标对比法评定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精度。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平面精度达到0.032 m,符合城市测量规范要求,说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城市地下空间测量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8.
由于农村宅基地测量通常采用GPS-RTK、全站仪的实地测量方法,本文分析了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优点,提出将该技术应用到农村宅基地权籍调查测量项目中,并以实际应用为例,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农村宅基地测量中的技术流程,并对获取的数据成果精度进行详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图精度能满足农村宅基地测量要求,相比传统测量方式可减少投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49.
In this paper, we experimentally perform the measurement of the backscattered light intensity from the underwater targets with different size. We develop a simple system, which can easily measure the intensity of the backscattered light, after the laser is scattered at the target underwater. We find that, the signal period is related to 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nsity (standard deviation) varies linearly with changing the particle size. After the calibration, our system can be used to precisely determine the particle size of arbitrary targets. Our method could open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future underwater detection using femtosecond pulse laser.  相似文献   
950.
邵祺  常帅  付晓梅 《海洋通报》2019,38(1):53-62
水声通信和测距能力是实现水下航行器准确定位的重要技术手段。当前基于水声定位的方法主要有利用测距和测向功能的水声定位技术以及水声测距辅助导航技术,二者的系统物理复杂度都比较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水声信标距离量测的匹配定位方法,航行器在水声信标测距覆盖范围内,利用航行过程中多次测距信息构建测距圆序列形成位置约束,基于航位推算导航信息,将航行器在连续测距时间段内的相对航迹在圆序列上进行最优匹配,从而获得位置估计,通过对测距误差进行补偿可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本方法所需物理系统结构复杂度低、可操作性强,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独立实现较高精度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