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1篇
  免费   1195篇
  国内免费   1615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549篇
地球物理   1710篇
地质学   3707篇
海洋学   388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372篇
自然地理   103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298篇
  2020年   250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珠江河口咸潮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初 《热带地理》2013,33(4):496-499
咸潮只是河口偏于向陆一侧盐度较低(0.5~10)的那一部分盐淡混合或冲淡水体,不宜将河口“咸水”和海洋“盐水”等同或混为一谈;视“咸潮上溯”为“盐水入侵”欠当。咸潮上溯为河口自身物质的随潮运动,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咸潮上溯之动力机理,与河口水、盐物质于一年、一月和一天中随潮在河口的进出、“排”“蓄”循环运动过程有关。小潮向中潮变化时期(一月中)及其初落时段(一天中),河口正处于由“蓄”(进)转“排”(出)阶段,其时表“排”(淡水)、底“蓄”(咸水),水体高度呈层,受异重流的影响,底部咸潮进一步上溯“冲刺”达盐度最大值。大潮向中潮变化时的压咸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2.
江苏邳州板材集群演化的文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召宜  黄泽虎  李红瑞  张雪妮 《地理科学》2011,31(11):1368-1375
在明晰邳州文化特征和板材产业集群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从心智模型、社会资本和非正式制度三个层面,分析邳州板材产业集群演化的文化机理。研究表明:文化对集群演化的影响具有立体性,以企业家精神为重要内容的心智模型体现文化的内在能动力量,而社会资本和文化的非正式制度作用体现文化的外在动力;文化对集群的影响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文化影响的力度与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具有内在逻辑联系性;由于地域文化二元性和文化与经济演化逻辑的差异性,文化对集群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产业集群既具经济特征,也有文化内涵。产业集群一个的重要功能在于文化的储存记忆和"熔炉"作用,其竞争力在于集群文化的自生能力而内生形成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新力,以及建基与此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技术资本快速流畅的转换。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因子分析等定量方法初步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旅游城市格局动态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其演化机理.结果表明:京、沪、穗、深四大城市为中心形成的三大旅游核心地带没有显著变化;其它城市旅游发展变化明显;东部城市旅游发展综合优势胜于中西部;从位次升降值变化可见各区域城市旅游发展速度的空间分异过程:90年代初南方城市旅游发展快,此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及北方城市旅游发展相对较快.成因不仅在于旅游资源禀赋、区位和交通等因素影响,还表明其空间动态过程与国家宏观的空间发展战略安排、外商投资量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1990,1996,2000,2002年FDI与城市旅游综合实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2,0.475,0.631,0.732,均表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4.
广西南丹大厂矿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宏  郭培兰  龙政强  牟剑英  张华 《地震》2011,31(3):112-120
本文收集了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广西南丹大厂矿区地震监测台网记录到的421次ML≥0.5可定位地震事件(含爆破)时空分布情况, 从实际调查和波形特征分析排除爆破记录后, 研究震级较大的几次矿震震源机制解, 按小时段统计爆破频次与能量释放关系。 结果表明, 矿震断裂走向与区域构造较为一致。 矿山地下开采量增加以及之前出现的近半年历史上罕见的干旱气象因素, 在震级较大的人工爆破触发下, 影响了局部构造应力场的稳定性,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矿震。  相似文献   
995.
徐文强  文松霖 《岩土力学》2012,33(5):1542-1548
岩土加固基础(geo-reinforcement foundation,简称GRF)是一种新型岩土增强型桩基础,其承载机制目前尚未明确。通过建立GRF的三维非线性模型,并考虑地基中的桩-土接触、锚杆-土接触效应,利用岩土专业计算软件FLAC3D,分析研究了GRF桩土变形以及土体屈服特性、桩身轴力变化规律、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GRF更能调动桩周土体来承载,其侧阻力、端阻力、极限承载力均大于等直径桩;由于锚杆作用,GRF的桩身轴力在锚杆附近出现“台阶式”突降;锚杆作用的发挥与桩顶位移密切相关,只有在桩顶产生一定位移条件下,锚杆才能发挥其承载作用,且土体在锚杆上部形成松弛区,在锚杆下部形成压密区;锚杆随桩体向下移动,与桩体相互作用,锚杆下部及锚杆附近桩体内会产生拉应力。研究结果为GRF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设计GRF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绿泥石片岩各向异性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胜利  陈善雄  余飞  赵文光 《岩土力学》2012,33(12):3616-3623
为研究十堰地区片岩的各向异性特性,开展了武当群绿泥石片岩长方体试样的单轴压缩和圆盘试样的间接拉伸试验,探讨了试样各向异性的力学特性和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变形破裂特性,揭示了不同变形破裂的力学机制。研究表明,武当群绿泥石片岩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性质,平行片理方向强度高,垂直片理方向强度低。该片岩特殊的定向排列片束状构造和片理间的弱胶结作用,致使不同方向上的破坏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其力学机制也不相同。在压应力作用下,泊松效应容易引起平行片理面的张拉劈裂和压杆失稳,垂直片理方向容易发生片理面间的剪切破坏。在同一方向上强度具有一致性,即平行片理面抗压和抗拉强度均较垂直片理面强度大。由于片理面间的抗拉承载力极低,在小角度劈裂荷载下,容易发生张拉劈裂和拉剪破坏,因此,实际工程中应尽可能避免片理面间的受拉破坏和沿片理的拉剪破坏。研究结果可以为隧道、边坡支护加固和防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李鹏云  陈晓国  张峰 《岩土力学》2012,33(Z1):223-228
假定桩土荷载传递函数为双曲线模型,分析T型刚性桩荷载传递机制,建立桩及桩帽下土体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侧摩阻力与深度之间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微分方程近似解法,推导出相应的解析表达式。利用桩顶沉降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求解,所得结果能够出反映T型桩荷载传递性状规律,即桩身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桩身侧摩阻力随深度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桩土应力比与荷载有关。文中方法的计算值更接近于试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岩体的加、卸载状态与能量的分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王明洋  范鹏贤  施存程 《岩土力学》2012,33(Z2):125-132
岩体是流变体,在高地应力的长时间作用下其内部非均匀应力随着时间自我松弛,逐渐趋向于静水压力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虽然其体积仍维持弹性,但丧失了进一步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处于流动的状态,其能量储存具有体积的特征。采用平面压缩模型,研究岩石在不同应力水平长期作用下的变形性状及能量分配关系,给出在快速卸荷条件下发生自持续动力断裂破坏条件,以期揭示深部岩体初始地应力水平(能量在体变及形变上的分配关系)对卸荷条件下岩体运动过程中表现的惯性、黏性及弹塑性变形的影响规律,为建立深部岩体加卸荷本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压力分散型锚索内力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鸿  周德培 《岩土力学》2012,33(4):1040-1044
对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每个承载体单元采用了分级循环加载的方法,通过新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压力分散型锚索各单元内力变化规律,并根据试验方法和压力分散型锚索锚固段的受力状态,导出了分级循环加载条件下接触面满足摩 尔-库仑强度条件时的弹性理论解。试验结果表明,在软岩和粉土地质条件下,前者的注浆体应变和剪应力分布相对后者比较集中,加载过程中单元间影响相对较小;基于摩尔-库仑准则的弹性理论解可以较好地描述锚索注浆体在分级循环加载后的应变和剪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对正确分析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作用机制和锚固工程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单层土体结构岩溶土洞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岩溶土洞是岩溶区工程路基施工中的主要地质灾害。本文首先对广西桂林阳朔高速公路雁山段、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广西贵港段两个典型工程路基单层土体结构的岩溶土洞进行详细剖析,然后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崩解试验的验证,研究岩溶土洞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单层土体结构的岩溶土洞发育是先从基岩面逐渐往地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较厚的土层,岩溶土洞的发育与扩展分为3个阶段:(1)基岩面附近的土洞形成与地下水位的承压状态和地下水位初始下降速度密切相关,土洞的形态主要以缝(洞)的形式出现,规模较小,多形成于土体中的裂隙面或非均质部位;(2)在地下水包气带(季节变动带)土洞的扩展以崩解为主,规模较大;(3)近地表(垂直渗入带)土洞扩展机制以上部降雨入渗、洞顶剥落为主,崩塌块体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