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64篇 |
免费 | 1480篇 |
国内免费 | 6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86篇 |
大气科学 | 1024篇 |
地球物理 | 985篇 |
地质学 | 2084篇 |
海洋学 | 407篇 |
天文学 | 68篇 |
综合类 | 428篇 |
自然地理 | 92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33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97篇 |
2021年 | 266篇 |
2020年 | 327篇 |
2019年 | 310篇 |
2018年 | 212篇 |
2017年 | 283篇 |
2016年 | 293篇 |
2015年 | 277篇 |
2014年 | 278篇 |
2013年 | 469篇 |
2012年 | 302篇 |
2011年 | 289篇 |
2010年 | 223篇 |
2009年 | 281篇 |
2008年 | 281篇 |
2007年 | 353篇 |
2006年 | 307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260篇 |
2003年 | 246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67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129篇 |
1997年 | 117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64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73年 | 7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电磁感应仪EM38用于土壤盐渍剖面分类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电磁感应仪EM38测量与田间采样,文章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土壤电导率的剖面分布特征,建立了磁感式表观电导率与土壤电导率间的(多元)回归解译模型,探讨了不同分类方法对土壤盐渍剖面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并对典型盐渍剖面类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盐分具有较强的表聚性与变异强度;土壤电导率与磁感表观电导率EMh、EMv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EMh对浅层土壤电导率的解译精度较高,而EMv对深层土壤电导率的解译精度较高;EMv/EMh法和理论函数法对土壤盐渍剖面的分类结果均具有较高的精度,且理论函数法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明显优于EMv/EMh法;研究区土壤盐渍剖面可划分为表聚型、底聚型与均匀型,在数量上以表聚型及底聚型为主,其中表聚型与均匀型属于积盐型剖面,底聚型属于脱盐型剖面。该结果对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发生、机理、预测与评估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阿尔泰东部新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三大山系均有新生代火山岩,其中南部西昆仑、阿尔金山及天山托云等地的新生代火山岩比较发育,在新疆东北部地区的阿尔泰哈拉乔拉一带也发育新生代的陆内喷发火山岩。这套火山岩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具有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特点。在地球化学上也具有典型热点成因洋岛玄武岩或其它地幔柱成因玄武岩的特点,如TiO2含量高大于2%、轻稀土元素和不相容元素显著富集等。表明新疆北部特别是阿尔泰造山带东部演化到新生代以后,有向裂陷拉张方向演化的趋势,标志着一个新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43.
济南张马屯铁矿安全生产30年,其根本保证是通过帷幕注浆建立起了一条长效稳定的地下“拦水大坝”。该技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具有保护地下水资源的社会效益。该项技术适用范围广、工艺成熟、易于实施,应该作为深井大水矿山地下水治理的主要技术方法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针对贫困区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地表覆盖精细化调查需求,本文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了土地覆盖信息提取的方法和应用研究.重点分析了高分辨率影像均值漂移分割,多特征提取与分析,对象级样本采集以及监督分类等技术,并综合实现了流程化的对象级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表明,本文串联的高分辨率影像分类技术能生成较精细的土地覆盖专题图,可及时为贫困区生态资源环境评价,碳核算等应用提供较可靠的地表覆盖数据. 相似文献
45.
区域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分类与案例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生态环境图谱类型的划分是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治理及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基础。该文采用系统分析的思路,在总结对比分析前人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植被、地貌、景观以及生态环境等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地学信息图谱的方法论,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构建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分类的系统,并以福建省为例,提出福建省生态环境图谱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46.
生态环境数据合理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对于开展区域生态环境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探讨了生态环境数据组织管理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编码与元数据的规范化,以及生态环境模型的设计是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组织管理的难点所在。随后,笔者以云南边境地带生态环境数据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数据分类编码与元数据方案。并且在深入剖析生态环境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生态环境数据的建模方案,提出了生态环境辅助数据模型(EcoADM)。最后,简要介绍了云南边境生态环境数据库管理原型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47.
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城市人群分类与活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信息技术已开始进入全空间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即将空间信息系统的范畴从传统测绘空间扩展到宇宙空间、室内空间、微观空间等可量测空间。位置大数据不仅是全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而且也成为了广域全空间中了解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动态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基于社交媒体数据中的位置签到数据,提出一种不同于传统以社会经济属性为依据的城市人群分类方法。首先利用签到数据的时间序列构造矩阵模型;然后,通过分析用户签到活动的时间特征,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和K近邻算法(K-NN)识别出具有不同时空行为特征的城市人群(静态居民、动态居民、通勤者以及访问者);最后,本文根据得到的人群分类结果,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人群的时空间行为特征,发现不同类型人群时空间行为的差异性与潜在规律性,从而为表征城市人群的组成结构及特征,研究城市时空结构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8.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1949年来水利行业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防灾减灾基础信息普查工程,历时4年,涉及全国30个省305个市2138个防治县(区),国土面积755万km2,人口近9亿。运用普查、详查、外业测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手段,掌握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人员分布、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山丘区小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评价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核心要点,综述了调查评价成果,归纳了调查评价成果要素类型,揭示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口、历史山洪灾害事件与预警能力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即山洪灾害各要素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带、川滇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等地区,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将为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9.
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里程最长、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合理识别城市轨道站点类别与影响不同类别站点客流特征的建成环境因素对轨道交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轨道交通刷卡数据,运用引入客流特征的EM聚类方法,将轨道交通站点分为职住错位型、居住导向型、就业导向型、居住综合型、就业综合型、... 相似文献
50.
ERS-2 PRI去噪评价及其在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成像原理和回波信号处理的特殊性,使得斑点噪声是雷达数据所固有的。斑点噪声滤除是雷达数据分析、处理不可或缺的工作。针对ERS-2 PRI产品,分别基于传统方法、模型方法、局域统计自适应滤波法和几何滤波法进行滤噪处理及其去噪质量评价,发现几何滤波的Gamma MAP消除雷达噪声效果最佳,并基于去噪后的多时相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