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623篇
测绘学   421篇
大气科学   395篇
地球物理   848篇
地质学   1261篇
海洋学   260篇
天文学   76篇
综合类   228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采自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主要由水羟锰矿组成,在XRD衍射图谱上,该矿物缺少(001)和(002)底面衍射,其原因是水羟锰矿包含了两种对称型的八面体层,即三斜对称和六方对称的八面体层,它们沿c轴方向无序排列。部分样品中的水羟锰矿在低角度区具有d>2.0nm的超结构衍射峰,它在实质上反映了矿物结构层的长程有序性,即两种层片的排列具有某种周期性或规律性。部分样品原先没有,但在加热后出现超结构衍射峰,可能是因为样品在空气中加热,使三斜层片中的Mn(III)被氧化成Mn(IV),从而转变为六方层片,继而改变了水羟锰矿的有序性。富钴结壳中水羟锰矿的超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矿物形成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772.
河道综合治理测量工程,属狭长测区,地势起伏大,植被茂密,地形复杂,增加了测量工作难度。对于河道险工测量,首选GPS测量方法;然而由于地形条件限制,GPS控制点的选择与控制网的布设很难满足相应规范要求。在困难地理环境中怎样建立GPS控制网、制订观测方案、确定实施过程、处理数据、检验分析成果及应用成果,并为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提供基础测绘资料。  相似文献   
773.
774.
“隐蔽层”用浅层初至波记录不到,而有“隐蔽层”存在时,在折射解释中常常产生两种误差。确定“隐蔽层”的厚度,是工程物探、工程地质和工程地震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给出了确定两种“隐蔽层”厚度的pc—1500程序,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775.
2017年9月4日河北临城地区发生ML 4.4地震,为得到准确的震源深度,根据sPL震相基本特征,对震中距20-70 km范围内8个地震台站波形数据进行处理,在其中4个地震台观测到明显的sPL震相,利用频率-波数(F-K)方法,计算其理论波形图,与处理后的观测波形拟合对比,得到震源深度范围,与TDMT-INV方法、PTD方法及河北测震台网编目等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sPL震相测定河北临城ML 4.4地震震源深度可靠,其深度范围为10-11 km。  相似文献   
776.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homogeneous porous media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rous medium wettability on the formation and growth of preferential dissolution pathways, dissolution fingers, during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NAPL) dissolution. As the porous medium became increasingly NAPL-wet, dissolution fingers grew wider and slower. This result was observed in physical experiments with 0% and 100% NAPL-wet conditions and confirm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at these and intermediate wettabilities. A previously derived expression for an upscaled mass transfer rate coefficient that accounts for the growth of dissolution fingers was used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fingering on overall NAPL removal rates. For the test cases evaluated, NAPL dissolution fingering controlled the overall rate of NAPL dissolution after the dissolution front moved 4 cm in 0% NAPL-wet conditions and 18 cm in 100% NAPL-wet conditions. Thus, even in completely NAPL-wet media dissolution fingering may control the overall rate of NAPL dissolution after relatively short travel distances. The importance of NAPL dissolution fingering in heterogeneous systems with spatially varying NAPL saturations, though, remains an important question for future work.  相似文献   
777.
基于苏北盆地金湖凹陷的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根据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和剖面,描述了该凹陷的构造特征,讨论了该凹陷西斜坡构造演化阶段,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金湖凹陷西斜坡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大部分断层弧形弯曲,断层以小级别断层为主,断层组合以拉张型为主,断块圈闭发育;西斜坡在新生代期间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斜坡发育阶段(古新世阜宁期)、差异抬升阶段(始新世戴南期一三垛期)、逆冲褶断阶段(始新世三垛期末)、构造稳定阶段(新近纪和第四纪)等4个阶段;新生代构造活动强弱交替,断层活动差异性明显,古新世阜宁期和始新世三垛期断层活动规模和活动强度较大,新生代整体持续西抬东降,有利于聚集来自斜坡东部深部凹陷的油气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778.
CO2流体与金矿化: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世界的各种类型的金矿包括石英脉型、网脉型以及蚀变岩型金矿床中均见到H2O.CO2:和富含CO2的包裹体.在金矿的围岩蚀变中见到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硅化,说明Au的成矿流体中有C2O和硫等这些组分.金矿床中的C2O流体包裹体有以下特点:(1)在金矿床中常见四类包裹体即水溶液包裹体、H2O-CO2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含NaC1子矿物包裹体,但以前三者为主,这四类包裹体可以在一起分布,常见水溶液包裹体和CO2包裹体分别分开分布,常单独成行分布,显示出成矿流体的相分离.(2)CO2包裹体与自然金的关系,可以见到自然金与富CO2包裹体分布在同一行上,或者CO2流体与自然金产在一起,或者自然金分布于CO2包裹体中,说明Au是与CO2同时搬运和沉淀的.(3)对金矿中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除Au、H2O和CO2是流体的主要成分外,还有少量的CH4、H2S和N2等.H2S和H2CO3的相图研究表明,Au的络合物可能是AuHS或AuH2S,这种Au的络合物只有在CO2作为缓冲剂的热液中其溶解度最大,这样的热液就是Au的成矿流体.这种流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蚀变,并且流体发生了相分离,分出相对富含H2O的流体和相对富含CO2的流体,Au在这种相分离的过程中与CO2一起沉淀下来,形成金矿.  相似文献   
779.
赵悦  秦晓鹏  刘菲 《岩矿测试》2018,37(1):79-86
双氯芬酸(DCF)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随着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大,其在环境中被频繁检出。DCF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对生物具有潜在毒性,已经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DCF的准确定量是开展其相关研究的基础,在应用液相色谱测试DCF的过程中,通常通过前处理消除样品基质干扰,但关于基质如何干扰DCF测量并没有详细研究。为了满足野外及实验室测试需要,本文针对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DCF过程中,水体中常见的阴离子SO_4~(2-)、Cl~-和NO_3~-,液相色谱流动相组成和水样pH对DCF准确定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SO_4~(2-)和Cl~-对DCF的最大吸收波长(277 nm)没有影响,但是NO_3~-的存在会使DCF的最大吸收峰发生偏移,产生红移现象,并且使吸光度略微增大;(2)同等条件下,在酸性介质(pH5)中DCF的定量结果比在碱性介质中的低。与碱性介质(pH=7.26)中DCF的峰面积相比,样品在pH=2.01的酸性介质中测得的峰面积减少73.14%,因此在碱性条件下DCF定量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80.
准噶尔盆地腹部三个泉凸起东地段,地表为沙漠、深沟、陡坎和戈壁。地形高差大,表层纵、横向速度、厚度变化大,表层结构十分复杂.不同的表层速度差异变化,都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影响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剖面成像.通过对野外低速带实际资料的分析及应用,在地震微测井资料的约束下,依据表层地质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分片综合建模静校正方法,建立了较为准确的表层结构模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比较好地解决了地震剖面中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