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63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1549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n experimental study is described of Fe(III)-S(IV) formation constants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pH (1–3), ionic strength (0.2–0.5 M) and [Fe(III)] T (2.5–5.0×10–4 M) using a continuous-flow spectrophotometric technique to make observations 160 ms after mixing.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using pulse-accelerated-flow (PAF) spectrophotometry to measure rate constants on a microsecond timescale are also described. The conditional formation constant at 25 °C can be modeled with the following equation: {ie307-1} where {ie307-2}K 7 andK 8 can be interpreted as intrinsic constants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SO 3 by FeOH2+ and Fe3+, respectively, but until further evidence is obtained they should be regarded as fitting constants. PAF spectrophotometry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reaction of Fe(III) with S(IV) (pH 2.0)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cond-order rate constant of 4×106 M–1 s–1 which is comparable to rate of reaction of FeOH2+ with SO 4 2– . However, the PAF results should be regarded as preliminary since unexpected features in the initi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reaction may be more complex than expected.  相似文献   
82.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士鹏 《吉林地质》2012,31(2):55-57,79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位于辽东铁、硼成矿带内。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褶皱构造是直接控制本区变质层控铁硼矿的重要控矿条件,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并控制着区内铁矿体的展布特征。该区的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超变质热液迭生层控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透闪石型,局部有磁铁矿-蛇纹石型和磁铁矿-硼镁铁矿型。  相似文献   
83.
张宝庄铁矿矿床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呈似层状,倾角多在45°以上,埋深20~888m。对矿区3个主要含水层及其之间的水力联系进行分析,这3个含水层分别为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孔隙水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和泰山岩群变质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层,各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另外还研究了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床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在此基础上划分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类型。  相似文献   
84.
梁贤 《地质与勘探》2020,56(5):969-984
氧逸度为有效的氧分压,是实验岩石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岩浆的氧逸度是继温度、压力、浓度等影响成岩成矿过程的关键性物理化学参数。本文利用磷灰石的氧逸度计,对邯邢地区六大主要岩体的岩浆氧逸度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显示,样品中的磷灰石主要为羟-氟磷灰石,磷灰石的形态、成分和结构特征指示其为岩浆成因。磷灰石中的Mn元素在晶格中有两种方式,多以Mn3+和Mn5+的方式进入晶格。磷灰石氧逸度计计算的logfo2为-12.31~-9.75,均值-11.02。参考与磷灰石共生角闪石的形成温度,认为邯邢地区岩浆岩普遍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根据磷灰石氧逸度值与矿床规模的填图结果,认为并非氧逸度越高越有利于邯邢式铁矿的形成。结合矿物学填图等值线闭合的趋势,进而推断邯邢地区中部的符山和武安岩体深部可能仍存在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5.
宋小年  冯天培 《岩矿测试》2006,25(2):189-19019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铝丝(Al—1%Si)中Si及杂质元素Fe和Cu。确定了最少取样量和样品溶解方法,优化了元素分析谱线和仪器的测量条件。实验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叭%,相对标准偏差(n=6)低于1.4%,Si、Fe、Cu的检出限分别为8.5、1.0和0.4μg/L。该方法应用于快速测定键合硅铝丝中的各种元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6.
磁性铁是超贫磁铁矿勘查中的基本分析项目之一,为准确测定磁性铁的含量,首先需要实现磁性铁的定量分离。目前常用的手工内磁选法由于所用磁铁的有效磁场强度难以保证,而且受人为操作的影响较大,导致分析结果的重现性差。本文应用50 m L滴定管、电磁铁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研制了一种新型磁选装置——电磁式磁性铁分选装置,实现了超贫磁铁矿中磁性铁与非磁性铁的定量分离,结合重铬酸钾容量法建立了超贫磁铁矿中磁性铁的分析方法。在选定的磁选条件下(电流2.5 A,磁选管运动频率40 r/min,磁选时间5 min)分析铁矿石标准物质,磁性铁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分析采自实际矿区的超贫磁铁矿样品,磁性铁的测定结果与手工内磁选法一致,且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1.0%,优于手工内磁选法的精密度。本方法采用的电磁式磁性铁分选装置有效地控制了磁场强度的强弱,避免永磁铁出现磁损失,同时可以量化磁性铁分离的参数,提高了磁性铁的分析精度。  相似文献   
87.
列廷冈铁多金属矿床不仅是西藏林周盆地已发现的众多铁多金属矿床中工业价值、找矿远景最好的矿床之一,而且是冈底斯成矿带Fe、Cu、Mo、Pb、Zn等多矿化元素组合的典型代表。本次研究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方法,对列廷冈矿床8件辉钼矿进行了精确定年,首次明确了矿床成矿时代。测试结果表明,辉钼矿模式年龄为(60.97±0.92)Ma~(63.19±0.93)Ma,等时线年龄为(62.28±0.66)Ma(MSWD=0.74),矿床形成于古新世,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阶段在冈底斯成矿作用有关。矿床辉钼矿Re含量变化于0.54×10-6~84.72×10-6,指示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壳幔混源。列廷冈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厘定,对于区域上开展古新世铁多金属矿床的找矿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玢岩型铁矿床轴向原生晕地球化学分析及建模,可弥补地球物理勘探结果的多解性及探测精度的局限性,对定位和评价深部盲矿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庐枞盆地泥河玢岩型铁矿床钻孔原生晕的研究工作,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查明了主要成矿指示元素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富集和亏损,确定了磁铁矿、硫铁矿和硬石膏矿体的矿中、近矿及远矿指示元素组合,结合矿床成因模型,建立了泥河玢岩型铁矿床地质-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模型,通过罗河和小包庄玢岩型铁矿床的佐证,认为该模型可以应用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玢岩型铁矿床的勘探工作中。  相似文献   
89.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翠宏山铁多金属矿床成矿早期阶段钨钼矿体中的石英、成矿晚期阶段铅、锌、铜矿体中的萤石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均一温度、盐度的研究表明,从早期钨钼成矿阶段至晚期铅、锌、铜成矿阶段,侵入体内接触带至外接触带,经历了一个温度剧降和盐度显著增加的过程。钨钼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流体,成矿过程为单一的成矿流体冷却过程; 在晚期铅、锌、铜成矿阶段,来自岩浆中的温度较高的热流体与围岩地层中的大气降水等低温、高盐度流体混合,使成矿流体温度剧降和盐度增高,导致铅、锌、铜等成矿物质的沉淀。辉钼矿和方铅矿的δ34S ( × 10-3 ) 测试结果表明,侵入体内接触带钨钼矿体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 围岩地层中铅、锌、铜矿体的成矿物质,除岩浆热液来源外,部分可能来自雨水对地层中硫酸盐岩中硫及其他成矿物质的淋滤。  相似文献   
90.
孙振明  李才  解超明  范建军 《地质通报》2014,33(11):1820-1826
难爬日铁矿位于羌塘中央隆起区。对难爬日铁矿的地质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进行初步调查,通过野外调研及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观察,将难爬日铁矿的形成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后期氧化作用阶段5个成矿阶段,同时对难爬日铁矿的围岩蚀变和矿化富集规律进行分析。根据矿体产出地质条件、矿石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特征,并结合前人资料认为,难爬日矿床属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晚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为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