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41篇
  免费   2187篇
  国内免费   1802篇
测绘学   473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4011篇
地质学   5671篇
海洋学   389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818篇
自然地理   39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412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351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577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584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500kaBP)至晚更新世初期(90ka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其中前一类(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断裂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广泛,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前者可控制5.5级左右的地震,而后一类可控制6-7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P. Bonneton   《Ocean Engineering》2007,34(10):1459-1471
In this paper, we analyse the ability of the nonlinear shallow-water (NSW) equations to predict wave distor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periodic broken waves in the inner surf zone. This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weak-solution theory for conservative equations. We derive a new one-way model, which applie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n-reflective periodic broken waves on gently sloping beaches. This model can be useful to develop breaking-wave parameterizations (in particular broken-wave celerity expression) in both time-averaged wave models and time-dependent Boussinesq-type models. We also derive a new wave set-up equation which provides a simple and explicit relation between wave set-up and energy dissipation. Finally, we compar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both, the NSW model and the simplified one-way model, with spilling wave breaking experiments and we find a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43.
王修林 《海洋与湖沼》1993,24(4):420-427
水溶液中聚合物在粘土上的吸附对于聚合物污染防治和污水处理等都有重要意义。Scheutjens-Fleer理论是应用范围最广的聚合物吸附理论,适应于从单体到长链高聚物,从链无相互作用的稀溶液到纯聚合物的吸附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聚合物吸附的重要参数,包括吸附量、耦合分数或直接表面覆盖、平均层厚度和链段密度,以及相应的测定方法。文中分析了影响聚合物吸附研究发展的主要问题,指出水溶液中聚合物在粘土上的吸附研究的发展方向是综合研究吸附等温线和A/V效应、耦合分数、吸附层厚度、吸附分级现象和对粘土层间的影响,并与Scheutjens-Fleer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4.
45.
渤海的地质演化与断裂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渤海的地质演化分为:前中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大时期,并论述各个时期的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渤海的断裂系统主要有北北东—北东、近东西和北西向三组,每组断裂既有其各自的发生、发展规率,同时彼此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46.
The results of the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inversions performed on data located between 20°–24° N on the Mid-Atlantic Ridge indicate the crustal magnetization has decayed exponentially for the last 10 Ma, and that this decay has been fairly symmetric about the ridge axis. After removal of the mean temporal decay, the residual field is characterized by more positive magnetizations at the second-order discontinuities, regardless of initial magnetization direction. A model that involves the preferential emplacement of serpentinized lithologies near the discontinuities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is correlation. The temporal detrending method also indicates that several ridge-parallel depressions located on the flanks of the ridge axis are regions of more positive magnetizations. These bathymetric depressions may mark the locations of detachment faulting that occurred during amagmatic periods of extension. The general symmetry of the crustal magnetization about the ridge axis does not support the occurrence of continuous detachment faulting proposed to correspond to the inner and outer corners of ridge axis discontinuities.  相似文献   
47.
宁镇山脉的褶皱带被一系列横断层分割为褶断段。横断层相邻的断块,无论是褶皱的形态、纵断层的数目、规模和断距等特征沿纵向跨越横断层均存在不连续性的跃变,表明这些横断层是早于褶皱或与之伴生的纵断层而存在,并对各断块内发育的地质构造起到限制作用。因横断层作为较早的边界,后期的挤压在被分割的各块段内可以是有差异的,导致宁镇褶皱带在总体上的一致性,分段上的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48.
49.
郯庐断裂带及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发育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郯庐断裂带作为中国东部滨太平洋地区一条巨型走滑构造带,对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演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随着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从NNW向NW到NWW的变化,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方式逐步从中生代左行走滑-左行斜向滑动过渡到早第三纪以左行斜向-倾向滑动,晚第三纪-第四纪转为倾滑-右行斜向滑动-右行走滑。走滑活动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周期演变过程。随着郯庐断裂活动方式的演变,其周缘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逐渐向北迁移,其中南段周缘盆地主要为中生代盆地,中段周缘盆地主要为中、新生代叠加盆地,中北段周缘盆地主要为早第三纪盆地。每个盆地都经历了拉分(伸展)裂陷到挤压反转的演化过程。此外,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剪切应力场作用下,不同区段因其走向变化导致局部应力场变化,在增压弯曲部位发生会聚、挤压、隆升;而释压拉张部位发生离散、伸展、沉降,从而盆地发育。  相似文献   
50.
本文考虑四阶奇异边值问题x( 4 ) =λa(t) f (t,x(t) )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