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半干旱区沙地高速公路防风固沙林营造技术及其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晓彬  党兵  符亚儒  郜超  郝新忠 《中国沙漠》2010,30(6):1247-1255
榆靖高速公路穿越毛乌素沙地腹地,风沙对公路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风沙对路面和路基边坡的风蚀和沙埋。提出了榆靖高速公路两侧防风固沙林综合防护体系,从公路路基向外依次为平整固沙绿化带,上、下风侧带宽都为20 m;草方格沙障与植物固沙带,上风侧带宽为260~330 m,下风侧带宽为100~150 m;前沿阻沙带,设置1~1.2 m高的高立式栅栏,走向与主风方向垂直;封沙育林育草保护带,上风侧带宽为300~500 m,下风侧带宽为200~300 m。4个防护带融为一体,起到了降低风速,固定流沙的作用,发挥出强大的防风固沙效益,极大地减少了风沙对公路的危害,保证公路畅通无阻,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2.
GIS技术在杭州市江干区规划编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充分利用GIS技术充实规划的空间内涵,强化规划的空间指导和约束功能,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对传统规划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总结,接着以杭州市江干区经济地理信息系统辅助江干区“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建设为例,说明了GIS技术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GIS技术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广东省地震局地震现场调查组在兴宁大兴煤矿ML1.4级塌陷地震的应急处理过程,叙述了应急小组从组网初步方案的实施到现场组网成功的经过,指出流动组网监测所取得的地震监测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总结了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84.
焦奇  沈舒  徐红燕 《地质论评》2024,70(1):399-403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地质学会成立的过程,分析了学会成立背景中青年的作用,从制度的建立、奖项设置、组织建设、学术活动上等方面梳理了学会百年历程中对青年会员工作的重视,提出传承优良传统,坚定地质文化自信,丰富并开拓新的服务方式,凝聚广大地质青年,发挥青年会员在学会服务地质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3种水产病原菌简型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产养殖中常见的3种病原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及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研究资料,筛选3个毒力相关基因toxR、aerA、evpA设计引物和探针,构建简型基因芯片,并使用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病毒(WSSV)variable region的PCR荧光标记产物作为表面化学质控。通过已构建和优化的多重PCR反应条件,获得了3个目的基因的PCR产物;经过芯片制作过程的优化,将探针以终浓度20μmol/L溶于50%DMSO,在室温、相对湿度45%的条件下点印于醛基基片表面。扩增的PCR产物与杂交液混合后,在42℃杂交2 h就可检测到理想的杂交信号。芯片的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可以检测到的3种水产病原菌的最低模板DNA为:鳗弧菌3×102拷贝、嗜水气单胞菌5×103拷贝、迟缓爱德华氏菌6×101拷贝。该芯片可成功应用于患病大菱鲆内脏的细菌分离物的鉴定。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沈阳市地籍测量及数据库建立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了沈阳市数字化地籍测量及数据库建库的技术流程和各项关键技术。本文重点阐述了地籍数据库的设计流程、数据格式转换、地籍调查表录入、质量检查和面积量算等方面的内容,为测绘队伍从事地籍测量任务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7.
 于2000—2009年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防护体系内的生境变化与自然定居植物进行了系统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草方格及人工植被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可以有效固定重大工程扰动地表。防护体系建成初期,土壤水分条件好于原始地表,为人工林的生长和植物自然定居创造了良好条件。防护体系建成10 a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有效改善,普遍形成了地衣结皮,但土壤水分出现了减少的趋势。在未经扰动的原始地表,总计有植物48种,其中短命植物30种。防护体系建成初期自然定居植物仅有8种,10 a后多达33种,其中短命植物达到21种。定居植物多度由初期的1.4株·m-2增加到10 a后的14株·m-2,其中短命植物占到自然定居植物总株数的85%,很少观测到自然定居的乔灌木。自然定居植物呈明显的差异性分布,与风向对种源的影响密切相关。随着草本植物的进入、生物结皮的形成和土壤水分的减少,人工植被的稳定性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8.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久荣  韩征  林沛 《城市地质》2011,6(4):1-3,35
地下水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水文地质工作,北京市进行地下水监测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服务。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网现状技术特征,提出了监测井空间分布优化与自动化监测设备优化等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监测效率与精度,更好地为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关基础性资料和服务。  相似文献   
89.
对加强江西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兰  眭江陵 《江西地质》2001,15(2):140-143
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我省目前在国土资源信息化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十五”期间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任务及其保障措施等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0.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中遥感解译工作量大、解译难度高,解译工作人员不可能逐一实地核实每一个图斑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库辅助作业人员解译的思路,以国情普查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库的建立为例,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标志库,方便遥感解译人员进行准确解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