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41篇 |
免费 | 1303篇 |
国内免费 | 19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0篇 |
大气科学 | 572篇 |
地球物理 | 1655篇 |
地质学 | 4678篇 |
海洋学 | 462篇 |
天文学 | 82篇 |
综合类 | 391篇 |
自然地理 | 10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210篇 |
2022年 | 350篇 |
2021年 | 346篇 |
2020年 | 284篇 |
2019年 | 331篇 |
2018年 | 299篇 |
2017年 | 237篇 |
2016年 | 287篇 |
2015年 | 354篇 |
2014年 | 334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411篇 |
2011年 | 365篇 |
2010年 | 352篇 |
2009年 | 355篇 |
2008年 | 339篇 |
2007年 | 391篇 |
2006年 | 366篇 |
2005年 | 322篇 |
2004年 | 313篇 |
2003年 | 268篇 |
2002年 | 275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227篇 |
1999年 | 245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83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103篇 |
1994年 | 113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7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41.
942.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是很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作用采用水析法提取了梧州市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并进行了钕和镱的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同的,2%HC1至少12h,1%HC1至少0.1h。影响粘土吸附稀土的物理化学因素有:溶液浓度,溶液酸碱度(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和温度等。在pH值较低的相同实验条件下,轻稀土的吸附效率要明显高于重稀 相似文献
943.
对三峡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16年3—6月三峡工程库区秭归库段杨林桥镇小震群进行双差精定位,通过Snoke方法计算该震群中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结合野外宏观调查等方法,分析震源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杨林桥镇小震群密集分布在2 km×3 km矩形范围内,有较明显的展布方向,但与邻近的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和天阳坪断裂走向不一致;震群距长江干流超过10 km,与三峡水库无水利联系,无相关性;震群展布方向上有岩溶洞分布,且降雨丰富,初步判断成因类型为岩溶塌陷型。 相似文献
944.
软土流变的物质基础及流变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改进的直剪蠕变仪,研究结合水对软土流变性质的影响。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分别完成了含高岭土、膨润土不同重量百分比2组烘干试样和1组砂土的流变性质测试。测试结果与近期已取得的试验成果对比分析表明,结合水是产生土样流变性质的重要因素;烘干试样的黏滞系数均比与其矿物成分相同的湿土试样的黏滞系数大,砂土试样的黏滞系数比湿黏土的黏滞系数大,即烘干土样与砂土土样流变变形阻力相对湿黏土的大,流变现象相对不明显。在试验基础上,探索了控制软土流变特性的物质基础,提出了“流变物质”概念,“流变物质”与软土的流变性质互相对应,是软土产生流变的主要物质基础,并给出了与其力学性质相适应的流变机制的软土流变特性的物理描述。 相似文献
945.
Microsoft.NE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新平台,具有强大的全方位技术兼容性。另外,目前基于微软平台的软件通信几乎都是COM实现的,而MapInfo软件是应用广泛的主流GIS软件之一。本文主要结合COM和MapInfo实现GIS的应用开发,即利用.NET的COM组件封装技术实现MapInfo相关接口的打包封装,之后利用.NET的COM回调机制——实现更具简便性与灵活性的GIS应用。本文详细探讨了该机制在实现MapInfo二次开发中的具体思路及关键技术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6.
层序地层动力成因研究的周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尝试时频分析技术与层序地层学原理相结合,进行陆相层序地层的周期分解,并通过与睡古构造的单成因周期对比,探讨不同级序层 层的动力成因机理。 相似文献
947.
通过自行研制的循环往复水流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频率的正弦循环水流对反滤系统的作用机制,建立了与试验模型相一致的定解条件,并求得孔压微分方程的解析解。理论分析表明,土的固结系数与循环往复水流的频率的比值越小,靠近边界处土体的水力梯度就越大,土体内部的水力梯度就越小。试验中,当周期为0.5 min时,边界处水力梯度振幅接近系统平均水力梯度振幅的2倍;当周期为62.5 min时,则基本没有边界水力梯度集中现象。实测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这种水力梯度边界集中现象,容易加剧渗透边界层的冲刷,降低反滤系统的渗透稳定性,应当在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48.
The ancient landslide has endured long-term slope evolution which results in its complicated material and special rock-soil properties. The risk of ancient landslide reactivation is substantially increasing due to the increase of intensified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and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weather events. Many ancient landslides have been reactivate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led to serious fatalities and severe damage to many important engineering facilitie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project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bout the ancient landslid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ain research advances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regional developing laws and recognizing of the ancient landslides, the mechanics properties of ancient landslide body and related sliding zone, reactivation mechanism of ancient landslides, reactivating process and modeling analysis of ancient landslides, early recognization of ancient landslide reactivation, etc. To meet the demand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three key scientific issues were put forward to be solved: ①automaticaly establishing the methodology and identification criterions for recognition of ancient landslide; ②revealing the reactivation mechanism of ancient landslide based on a new strength theory; ③establishing the early rapid recognition method and predictive model for ancient landslide reactivation. Solving the above mentioned scientific theory and methodology will facilitate the planning and site selection of major projects as well as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ancient landslide developing areas. 相似文献
949.
由震源机制和地震波各向异性探讨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据青藏高原天然地震震源参数和地震波各向异性资料,讨论了高原岩圈不同圈层的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950.
含水矿物在真空下的释Ar机制:Ar-Ar热年代学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体的实际情况、激光显微探针束研究、XRD和SEM观测以及真空加热下Ar的释放特征都表明体积扩散不是含水矿物在真空加热中释放Ar的唯一机制。在低温下 ,Ar的释放主要受由缺陷引起的短程扩散和体积扩散共同作用的多途径扩散机制制约 ;而在高温下 ,由于含水矿物在真空中不够稳定 ,Ar的释放受到脱羟基、脱氢、氧化反应、分层作用等造成的晶体结构改变的强烈影响。含水矿物在高温下的氧化分解会导致矿物中原始Ar浓度梯度的均一化 ,因而无法得到真实的Ar分布剖面 ,也无法据此计算矿物的封闭温度 ,并进而可能影响到ArAr年龄坪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