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1804篇
  国内免费   38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2912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G.V. Tahchiev  J. Zhang   《Ocean Engineering》2008,35(10):995-1005
Severe hurricanes, such as Katrina, broke the mooring lines of a number of 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 (MODU) deployed in the Gulf of Mexico and some of those MODUs went adrift. A drifting MODU may damage other critical elements of the offshore oil and gas infrastructure by colliding with floating or fixed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ransportation hubs, or by rupturing pipelines owing to their dragging anchors over the seabed. To avoid or mitigate the damage caused by a drifting MODU, it is desirable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cs of the drift of a MODU under the impact of severe wind, wave and current and have the capability of predicting the trajectory of the drift.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predicting the trajectory of a drifting MODU based on hindcast met-ocean conditions and limited knowledge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drifting MODU, this study employed a simplified equation describing only the horizontal (surge, sway and yaw) motions of a MODU under the impact of steady wind, current and wave forces. The simplified hydrodynamic model neglects the first- and second-order oscillatory wave forces, unsteady wind forces (owing to wind gustiness), wave drift damping, and the effects of the body oscillation on the steady wind and current forces. It was assumed that the net effects of the oscillatory forces on the steady motion are insignificant. To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feasibility of our simplified approach, the predicted drifting trajectories of two MODU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ments recorded by th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相似文献   
122.
通过耦合布设海底表面和孔内水合物观测系统获取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数据是了解掌握海洋水合物环境动态变化、碳循环规律和资源开发技术的有效手段,据此初步提出了一套海底孔内水合物观测系统,并指出了系统的关键技术难点。而在钻井布设该孔内观测系统时,要注意防止井内安全事故的发生,充分评估安放位置处含水合物地层的地质力学稳定性并采取适当的钻井和完井方式稳定或强化含水合物地层以支撑孔内观察仪器,实现孔内长期监测。最后讨论了在我国南海实施孔内水合物观测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23.
The authors tested the percussion-extruding Down-the-hole (DTH)hammer bit with five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mainly analyzed the drilling mechanism between conical bit and stepped bit. In addition, aiming at "the pile effec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dvantage' of stepped bit, we design a new cam spinning bit and test it outdoo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using cam spinning b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ile effect", which can also obtain higher drilling efficiency than using conical bit in high confining pressure strata. It is characterized by novel structure and high drilling speed as well as good guiding, and it is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percussion-extruding drill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24.
锦州25—1油田是渤海湾近年钻探发现的大型油田。锦州25—1区块先后钻了十多口探井,在钻井作业中遇到上部井眼扩大严重、井径不规则、井垮、起下钻遏阻卡、电测作业遏阻、电测井底沉砂较多、井漏等复杂情况。通过对锦州25—1区块前面几口探井钻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了锦州25—1区块的地层压力剖面分布。经过不断的总结与措施改进后,在后面的探井钻井作业中做到了起下钻顺利,上部井径扩大率较小,未出现井垮情况,电测一次到底,钻井作业生产时间大幅度提高,为锦州25—1油田的生产井钻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5.
水下井口回接是海洋石油钻井工程中的一项特殊工艺。为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边际油田的开发效益,利用临时弃井的井进行水下井口的回接,并在此基础上建造小型生产平台是开发边际油田一项不错的选择。于1988年钻探的BZ34-3-2D井,试油显示较好,采用了保留水下井口的临时弃井。介绍了井口回接工艺以及该工艺在BZ34-3油田的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对常规井口回接工艺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利用水下摄像技术观察水下井口情况,最终回接成功,对今后水下井口回接作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6.
超深水钻井作业隔水管顶张力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深水和超深水钻井作业,确定钻井隔水管系统顶张力是钻前设计非常重要的工作。研究三种隔水管系统顶张力确定方法,分别是理论方法、基于隔水管系统底部残余张力方法和基于下放隔水管系统的最大钩载方法。算例计算与超深水钻井实践对比表明,在相同的隔水管系统配置下,三种方法计算结果都接近于实际钻井作业时的顶张力设定值。但研究认为,基于下放最大钩载的顶张力计算方法简单实用,推荐作为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7.
老168平台丛式井组是2009年中石化及胜利油田的重点产能建设项目之一,平台上共部署58口海油陆采定向井。该丛式井组的施工主要有以下难点:井网密集,防碰工作量大;造斜点浅、井斜大、造斜困难;位移大、裸眼稳斜段长,稳斜难度大;钻井液技术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可借鉴经验非常少。因此钻井施工难度极大,通过实施优化井场布局及井眼轨道技术、大井眼松软浅地层定向技术、高精度轨迹控制技术、大位移井安全钻进技术,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技术,最终实现了老168钻完井一体化作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今后胜利油田丛式井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8.
21世纪的大洋钻探——IOD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地球科学方面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就研究范围而言,却仅仅触及了地球的表层。IODP是一项国际性的大洋钻探计划,预期将于2003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IODP将运用新的科学方法、科技设备,使人类对大洋底乃至整个地球系统得出更深、更广的认识。简单介绍了IODP的由来、组织机构、钻井技术、前期科学目标及中国的深海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参与IODP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了解21世纪的IODP在研究课题及研究技术方面的最新动态,不仅有助于我国根据国际动态调整深海研究的方向,制定符合我国需求的研究计划,而且有助于我国把握参与21世纪IODP的时机和策略,迎接“海洋世纪”的挑战,从而逐步实现“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9.
易军  罗康生  李光俊 《贵州地质》2007,24(3):237-239
卵砾石地层是钻探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难钻进不稳定地层。通过采用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卵砾石地层难以钻进的难题,结合都匀市区岩土工程勘察实例,笔者认为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法是在卵砾石地层钻进中行之有效的一种钻进法。  相似文献   
130.
基于技术经济评价的取心钻进方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进行取心钻进设计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将技术经济学的思想引入钻探工程设计中,从而实现取心钻进方法的优选。该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任何钻探项目取心钻进方法的选择。在研究中,建立了评价取心钻进施工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推导了钻进时间和成本的计算公式,并以一个5000m取心钻进项目的设计为例,对CCSD科钻一井的取心钻进方法进行了评价,证明由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发明和研制成功的螺杆马达-液动锤-提钻取心法是一种高效、优质、低成本和安全的取心钻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