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86篇 |
免费 | 1264篇 |
国内免费 | 58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97篇 |
大气科学 | 285篇 |
地球物理 | 810篇 |
地质学 | 1608篇 |
海洋学 | 240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1291篇 |
自然地理 | 15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76篇 |
2021年 | 222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205篇 |
2018年 | 187篇 |
2017年 | 313篇 |
2016年 | 273篇 |
2015年 | 318篇 |
2014年 | 410篇 |
2013年 | 468篇 |
2012年 | 516篇 |
2011年 | 524篇 |
2010年 | 443篇 |
2009年 | 353篇 |
2008年 | 452篇 |
2007年 | 448篇 |
2006年 | 449篇 |
2005年 | 373篇 |
2004年 | 362篇 |
2003年 | 282篇 |
2002年 | 222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133.
济南燕翅山铁矿已闭坑多年,遗留大量的采空区潜在地面塌陷、山体崩塌及裂缝隐患,对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该文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研究区实际,提出了主要地质灾害治理方法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4.
2006年,国土资源部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济南市每年设立1 333.33 hm2(2万亩)市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通过科学选定项目、明确建设任务、完善建设标准,逐步实现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5.
面向山地地区的区域地质三维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地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研究现有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设计从构建剖面框架、绘制剖面到构建地质模型等流程,构建山地地区的区域地质三维模型,实现区域地质三维模型在三维数字城市平台的可视化集成模拟,以及三维场景中对区域地质的管理查询。 相似文献
136.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了国家战略,各地政府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环节。随着平台的深入运行,逐步积累了大量的城市数据。但是,数据资源中蕴含的知识远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应用,致使数据爆炸但知识匮乏。因此,基于数据时空和专题属性,建立科学的城市数据体系是城市管理的迫切需求;同时,基于数据体系,揭示各类数据随时空变化规律,展现城市脉动发展情况是城市决策重要的依据,也是观察和诊治"城市病"的重要技术手段。我们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所建成的大数据汇聚公共平台为依托,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手段,针对环境、能源、交通脉动进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科学地揭示了"城市脉动"变化规律,使平台数据发挥最大价值。脉动分析结果以可视化手段表现,反映城市各项指标脉动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7.
138.
139.
重庆市矸石山环境地质灾害效应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及积存量最大的工业废弃物。我国现有矸石山1500余座,累计存量约34亿t。矸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论文分析了矸石山的污染效应、自燃效应、占地效应、爆炸效应、结构侵蚀效应、失稳效应及景观破坏效应系列环境地质灾害效应。为避免矸石山失稳所造成的危害,对重庆地区的矿区进行现场调研踏勘。根据其结果对影响矸石山稳定的因素及几种失稳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塑性极限分析原理,针对矸石山边坡失稳主要形式,利用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推出了矸石山边坡稳定堆积高度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在重庆地区矿区调研踏勘及现场直剪试验所得到的参数进行计算,做出对应表格及曲线。其结果可作为确定矸石山实际堆放高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0.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and grain/bed collision process recorded by high-speed digital camer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high‐speed digital camera was employed to record the sand grain/bed collision process. With image processing and a statistical method, a series of parameters of the collision proces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ision process of a grain with rebounding can be represented by two parameters: the kinetic energy restitu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collision angle. Both parameters satisfy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y are dependent on one another.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collision angl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kinetic energy restitution gradually reduces from a broad to a narrow range with low values. The percentage of vertical velocity restitution coefficients greater than 1 can reach 70% or more, which ensures that the settling time of the sand grains in the air increases and that they receive more energy from the air to progress the saltation move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