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3篇
  免费   2257篇
  国内免费   2786篇
测绘学   1296篇
大气科学   2323篇
地球物理   3732篇
地质学   4912篇
海洋学   2799篇
天文学   543篇
综合类   1015篇
自然地理   2586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582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706篇
  2018年   531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646篇
  2015年   678篇
  2014年   816篇
  2013年   932篇
  2012年   887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882篇
  2008年   793篇
  2007年   925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660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503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330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2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利用2003~2010年吉林省春季土壤含水率数据及相关数据,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地统计学方法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讨论吉林省春季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春季0~30 cm土壤平均含水率总体上呈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空间差异性显著,其中1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空间差异最大;土壤层之间的距离越近,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越好,东部10 cm深度与其他层次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好于中西部,中部相比东部和西部而言,各层次之间土壤含水率相关性最差。研究还发现,田间持水量和降水量是影响吉林省土壤含水率分布的主要因素,受土壤、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空间异质性影响,田间持水量对中部和东部的土壤含水率影响更大,而降水对中部和西部的土壤含水率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2.
王欢  高江波  侯文娟 《地理学报》2018,73(9):1674-1686
土壤侵蚀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识别是当前研究的核心与前沿议题,然而从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角度进行定量归因仍需加强。以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手段和RUSLE模型模拟土壤侵蚀,综合土地利用、坡度、降雨、高程、岩性、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因子,应用地理探测器方法针对喀斯特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进行土壤侵蚀的定量归因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子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及因子间耦合作用程度在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差异显著,其中土地利用和坡度是决定土壤侵蚀空间异质的主导因子,但在山地丘陵区,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升高,坡度的控制作用下降,即地理探测器q值表现为中海拔丘陵>小起伏中山>中起伏中山;生态探测器显示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相比于其他因子有显著差异;双因子交互作用有助于增强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土地利用与坡度的协同作用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达到70%以上;对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检验,风险探测器显示在小起伏中山、中起伏中山等地貌形态类型中,具有显著差异的影响因子分层组合数占比至少55%。因而,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治理应综合考虑不同地貌形态类型区土壤侵蚀影响机制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73.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insight regarding Wal-Mart's retai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its expansion across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The study examines store location pattern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Wal-Mart's store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s and markets. The study shows that, although radial expansion is broadly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nse store patterns that have been well established for Wal-Mart at the national level, expansion patterns at the regional level are consistent with a selective process based on factors other than store density.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Wal-Mart's expansion, providing insights of value to retail practitioners and loc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74.
国土空间管控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侃  樊杰  盛科荣 《地理研究》2019,38(10):2527-2540
国土空间管控是对国土空间各类开发保护活动的科学谋划与管理安排,是进行国土空间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探讨以地域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科学基点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框架,并以福建省和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解析“三区三线”协同划定和国土开发强度并测算两个国土空间管控中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功能管控和参数管控为核心的多尺度、多时序国土空间管控途径。研究发现:① 功能管控以主体功能区划和“三区三线”划定方案为基础,按照四类主体功能定位、三类空间(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六类分区(生态保护红线及一般生态区、永久基本农田及一般农业区、城镇开发边界及城镇预留区)以及N类建设和非建设类用途分层级实施;② 参数管控则以国土开发强度为关键目标参数,实施基于总量-目标和过程-增幅双控的阈值管控,以及基于上限和下限双控的分类型管控途径,旨在实现各类空间内和区域整体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结构均衡协调,促进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相似文献   
75.
76.
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转型期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以及信息经济的发展壮大,写字楼经济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文明的象征,并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运用GIS空间密度分析、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等技术方法,探讨了转型期杭州城市写字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写字楼空间容量密度分布呈由中心向外围梯度递减格局,并出现多中心融合集聚的形态;写字楼规模容量特征呈现显著的内外围差异性,内城开发密度大而强度小,外围开发强度大而密度小;而规模容量的等级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第三级区块发展规模的滞后;写字楼内部企业类型中,基础性依赖行业在空间上的分布较为离散,而生产性服务业则趋于集簇式分布;写字楼内部企业存在较大的区位熵差异,即出现一定的地域专业化特征,同时,发展较为成熟的区块一般具有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而处于发展中的区块则呈现出功能的单一性。总体上看,政治、经济和企业微观主体等各种要素,通过相互交织的综合作用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写字楼及其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时空演化进程,其中显著表现在城市经济形态转型、城市郊区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以及政策与政府行为等方面。  相似文献   
77.
The presented paper analyses the variability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of bedload transported by the gravel‐bed Scott River (Svalbard) draining a glacier catchment with an area of 10 km2.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alysis is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identification of the fluvial transport mechanisms in gravel‐bed rivers. It i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reshold values for bedload movement. It is also treat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origin, routes of distribution, and conditions of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fluvial bedload. The field study in a natural proglacial gravel‐bed channel was carried out at two reaches in the mouth section of Scott River. The study revealed relatively high temporal variability and similar mean parameters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in conditions of low discharges. Bedload transport rates reached a mean of 71.9–76.0 kg d?1 in channel cross‐section. Bedload texture was dominated by gravels with a proportional contribution of the fine‐grained fraction along with very fine‐grained gravels (8‐2 mm) of 38.8%. The medium‐grained fraction (16‐8 mm) constituted 33.7%, with a lower contribution from the coarse‐grained fraction (32‐16 mm) of 23.2%, and the very coarse‐grained fraction (64‐32 mm) of 4.4%. Two periods in the course of bedload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wer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variation of hyd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first half of the measurement period was distinguished by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of daily loads and increased contribution of the coarse‐grained and very coarse‐grained fraction (28–31% and 6.2–6.6%, respectively). During this time, the river discharged up to 94% of bedload. This resulted in a clear tendency for riverbed scouring. The second half was distinguished by generally low daily bedload transport rates (<10 kg d?1), an increase in contribution of fine‐ and very fine‐grained gravels (42–55.6%), and a change in the tendency to aggradation. Grain size indices were more varied, and grains were usually finer and better sorted. Selective transport processes, often related to redeposition, were dominant in the channel.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flow velocity, conditions for material deposition became more variable. This was manifested in weaker sorting and an increase in grain diameter.  相似文献   
78.
调和多项式拟合法应用于地壳垂直运动研究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一中 《测绘工程》2000,9(1):35-37
在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的基础上对“调和多项式拟合法”应用于地壳垂直运动研究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农村居民点作为当前国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重要潜力空间,对其进行调控研究是促进可持续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城镇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中心,村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居民点发展的空间潜力;土地作为农村居民点发展的支撑条件和空间载体,村地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适宜性及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背景下,将“城—村—地”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有利于统筹不同空间尺度要素对居民点整理的影响。本研究立足农村行为主体的空间关联性,综合“城—村—地”三级空间对象,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分析框架;基于对农村居民点地域系统要素构成和结构层次的分析,从城镇发展辐射性、村域布局适宜性、土地利用协调性等三方面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体系,进而探讨了相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途径。最后选取江苏省新沂市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划分为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区、适度挖潜区、优化调整区及特殊整理区等居民点用地整理类型,提出相应的整理模式及优化路径,以期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优化提供有益借鉴,助推可持续的城乡空间重构。  相似文献   
80.
朱妮  张艳芳 《干旱区地理》2015,38(4):843-850
基于陕西省1989-2011年能源消费等统计数据,分析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建立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系统的VAR模型,对该系统的长期和短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的发展模式,是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高碳能源为主和产业结构长期以高碳产业为主导。能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对陕西省碳排放强度的减小作用初期微弱;从中长期来,两个结构多元化提高的负效应对碳排放强度的增加有长期持久的抑制作用,且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对碳排放强度的冲击效果始终大于产业结构变化的冲击效果。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尤其是提高低碳产业与低碳能源比重是驱动陕西省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