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9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1203篇
测绘学   381篇
大气科学   466篇
地球物理   753篇
地质学   2565篇
海洋学   387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47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01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196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历经53年的发展,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从DSDP(Deep-sea Drilling Program)到IODP(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在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长期以来,通过参与并成为该计划的正式成员国,我国在科学研...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针对某平面不规则、立面开大洞、带高位转换层的超限复杂高层结构,首先建立了整体模型结构的非线性计算模型,根据振动台试验结果选择了材料非线性参数,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模型结构及参数进行了验证。用验证过的模型和参数对原型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该结构作出整体抗震性能评价。通过本文分析表明,按照试验微粒混凝土材性试验数据,考虑附加质量建立的计算模型,能较好地捕捉到整体结构初始时的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选择现有的软件确定构件的本构关系,将其输入通用程序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能够获得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通过模型乃至原型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可以对该立面开大洞复杂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作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993.
根据非平稳输入下建立的功率谱与均值反应谱之间的关系,合成基于水工设计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并对其幅值进行修正,降低了高频区误差作用.为了解决加速度时程积分后的速度、位移时程的零线漂移现象,利用Huang变换得到加速度时程的固有模态函数,这种最低频率固有模态函数分量通常情况下代表原始信号的趋势或均值;再对去掉均值后的加速度时程进行积分,得到的速度、位移时程不存在零线漂移问题.  相似文献   
994.
高层钢结构抗震pushover分析的侧向力分布模式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高层钢结构抗震Pushover分析的适用性和侧向力分布模式的选取等问题,首先,介绍和分析了Pushover分析常用的五种侧向力分布模式及其本质特征;然后,给出了判断侧向力分布模式合理性的准则;最后,通过对比一座15层的平面钢框架结构在Ⅳ类场地的典型地震动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和五种侧向力分布下的Pushover分析中的破坏形式和弹塑性反应,研究了高层钢结构抗震Pushover分析的适用性和各侧向力分布模式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高层钢结构Pushover分析时侧向力分布模式的选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RC框架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静力弹塑性分析验证过程中遇到的几种情况及其产生原因,指出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从框架结构的侧移模式出发,导出结构一定性能水平的目标顶点位移,建立结构目标顶点位移与等效位移的关系式,根据位移反应谱,由等效位移推出框架结构在各性能水平的目标周期。然后,由pushover曲线确定结构刚度退化机理,导出结构各性能水平相应的自振周期比例关系,根据结构各性能水平自振周期与目标周期的关系确定结构最优设计方案。通过例题加以验证,说明了此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复杂近地表条件会降低地震数据的质量,通常采用基于地表一致性的时移静校正消除其影响.但静校正与速度是密不可分的,而确定复杂近地表速度是非常困难的.基于CFP技术处理复杂近地表问题时避免了对速度的直接操作,使得静校正和速度的确定相互独立.首先根据叠前数据估算出波场的传播算子,然后依据等时原理在DTS模板中进行算子更新,再用这些更新的算子重建基准面和实现近地表单程时间成像.获得正确的算子振幅也是重建基准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地震瞬时属性提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复地震道方法提取的地震瞬时属性存在物理意义不明确、对噪声敏感等不足,本文探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地震瞬时属性提取方法,得到不同尺度下的地震瞬时属性,由此得到的瞬时频率在数值上与地震主频对应较好.将该方法提取的属性应用到海上地震数据中,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Acoustic transduc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oustic well logging tool. In this paper,ANSYS software package is used to design acoustic dipole transducer and simulate vibrating mode of the dipole transducer in different mechan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undary conditions influence the number of vibrating mode in the same frequency band and the frequency value of the same vibrating mode. Several acoustic dipole transducer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The basic frequency of vibrating mode of experi-ment has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of simulatio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plays a good guidance role in designing,producing and correctly installing the acoustic dipole transducer.  相似文献   
999.
Makoto  Saito 《Island Arc》2008,17(2):242-260
Abstract   Detailed geologic examination of the Eocene accretionary complex (Hyuga Group) of the Shimanto terrane in southeastern Kyushu revealed that the oceanic plate was composed of Paleocene to Lower Eocene mudstone and siliceous mudstone, lower Middle Eocene red mudstone, and mid-Middle Eocene trench-fill turbidite with siltstone breccia, successively overlying the pre-Eocene oceanic plate. This oceanic plate sequence was overlain by Upper Eocene siltstone. Deposition of the lower Middle Eocene red mudstone was accompanied by basalt flows and it is interbedded with continental felsic tuff,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basalt and red mudstone were deposited near the trench just before accretion. The Hyuga Group has very similar geological structure to that of the chert–clastic complexes found in the Jurassic accretionary complexes in Japan: that is, a decollement fault formed in the middle of an oceanic plate sequence, and an imbricate structure formed only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quence. Thus, it appears that the Hyuga Group was formed by the same accretionary process as the Jurassic accretionary complexes. No accretion occurred before the Middle Eocene, and the rapid accretion of the Hyuga Group was commenced by the supply of coarse terrigenous sediments in the mid-Middle Eocene, whe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of the Pacific Plate changed. The pre-Eocene oceanic basement and lower Middle Eocene volcanic activity suggest that the oceanic plate partly preserved in the Hyuga Group was very similar to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present West Philippine Sea Plate.  相似文献   
1000.
贺若兰  李宁  张平 《岩土力学》2008,29(1):197-202
对不同土质中土性参数和支护参数共同影响下基坑土钉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进行了系统的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砂土到粉土,再到软黏土介质变化时,基坑位移大小剧增,位移形态也发展成下部凸出的流鼓状,而且中下部土钉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土性参数中,内摩擦角和凝聚力是导致位移形态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侧压力系数主要引起位移大小的变化。支护参数中,土钉密度突出控制钉间土体位移;土钉长度在砂土中控制上部位移显著,软黏土中抑制下部位移更明显;土钉刚度的影响体现为钉土刚度比的影响,主要由插筋刚度控制,而随土类变化并不明显;并得出了各支护参数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