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3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449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184篇
地球物理   943篇
地质学   956篇
海洋学   603篇
天文学   1745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4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74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费平 《地质与资源》2016,25(1):17-21
以板块构造学说为指导,以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大陆块体离散、会聚、碰撞、造山的大陆动力学过程为主线,划分了陆块构造演化阶段.辽宁省由胶辽陆块、晋冀辽陆块2个Ⅰ级构造古地理单元组成;Ⅱ级构造古地理单元3个,即辽东陆内、燕辽裂谷、燕辽陆内;Ⅲ级构造古地理单元11个;Ⅳ级构造古地理单元14个.利用沉积岩建造组合与构造古地理单元时空结构演化关系,为研究辽宁省大地构造环境演化提供较系统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2.
SARS疫情控制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地分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对于控制SARS疾病扩散与传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得病后入院时间”与“隔离措施强度”对于SARS疫情态势发展,具有很大的敏感性与相关性,其中得病后的患者几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疫情的控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应用动力学模型,对北京的SARS疫情进行分时间段的模拟与SARS实施控制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03—04—20以后一段时间内实行的各种控制措施,以及5月1日—5月5日的长假对于北京SARS疫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而4月27日左右北京市社  相似文献   
43.
水利经济系统运行评价指标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相应于工程动力系统中能量指标的水利经济系统运行效益的动力学评价模型,提出了水利经济系统的“弹性”、“质量”等模态特征量及“动能”、“势能”等系统特征量的表达形式,并应用于江苏水利经济系统的实证分析,计算结果反映了所建能量指标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不整合面及其动力学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不整合及其性质和强度的确定对理解克拉玛依至百口泉地区构造变形历史和油气聚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震资料研究显示,该区二叠纪至中生代地层中存在多个不整合面,且多为构造运动的反映。其中对克-百地区构造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四期,其一发生在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沉积后,主要表现为冲断掀斜运动,使其前的二叠纪沉积向南东方向掀斜抬升,遭受剥蚀;其二发生在三叠纪末期,对克百断裂上盘大侏罗沟断层至百口泉段的构造有重要影响;其三发生在中侏罗世末,该期构造运动在克百断裂带及其上盘表现最为清楚,以冲断为主,局部地区有褶皱现象;其四发生在早白垩世末期,表现为掀斜运动,褶皱和断裂作用相对较弱。克-百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构造部位变形的差异性与构造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xtension of a fluid-flow simulations method to capture the free surface evolution around a full-scale Tension Leg Platform (TLP). The focus is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resulting hydrodynamic loading on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the TLP in turbulent flow conditions and, in particular, on quantifying the effects of the free surface distortion on this loading. The basic method uses finite-volume techniques to discretize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governing conservation of mass and momentum in three dimensions. The time-averaged forms of the equations are used, and the effects of turbulence are accounted for by using a two-equation, eddy-viscosity closure. The method is extended here via the incorporation of surface-tracking algorithm on a moving grid to predict the free-surface shape. The algorithm was checked against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from two benchmark flows: the flow over a submerged semi-circular cylinder and the flow around a floating parabolic hull. Predictions of forces on a model TLP were then obtained both with and without allowing for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ree surfa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ree surface effects on the hydrodynamic loads are small for the values of Froude number typically encountered in offshore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46.
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与螺旋藻生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光照强度在光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当光波长及光传播的路径确定时,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衰减特征主要受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影响,由回归的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可分析光衰减特征与培养物生物量浓度的相关性,为光生物反应器中平均光照强度的确定奠定基础。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当营养底物和环境温度不是螺旋藻生长限制因子时,通过平均光照强度对螺旋藻比生长速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螺旋藻比生长速率与平均光照强度的动力学模型可用Aiba光生长抑制方程描述,光亲和系数Ks为238.29umol/(m^2.s),光抑制系数Ki为0.00493s.m^2/umol,光生物反应器中螺旋藻生长的饱和光照强度出现在190-272umol/(m^2.s)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7.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en seriously challeng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due to carbon emissions.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China promised to reduce 40%-45% below the level of the year 2005 on its carbon intensity by 2020.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target depends on not only the substantive transition of society and economy at the national scale, but also the action and share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at the provincial scale. Based on the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PCC,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dominating factors of China’s carbon intensity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1997–2010. The aim i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olicy making 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 Firstly,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d from 4.16 Gt to 11.29 Gt from 1997 to 2010, with an annual growth rate of 7.15%, which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GDP (11.72%). Secondly, the trend of Moran’s I indicated that China’s carbon intensity has a growing spatial agglomeration at the provincial scale. The provinces with either high or low values appeared to be path-dependent or space-locked to some extent. Third, according to spatial panel econometric model, energy intensity, energy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urbanization rate were the dominating factors shaping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China’s carbon intensity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arge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hina sh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utilization, optimize 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hoose the low-carbon urbanization approach and implement regional cooperation strategy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相似文献   
48.
城市热岛和海风环流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沿海城市地区,城市热岛环流和海风环流往往同时存在;它们在空气污染物的传输和扩散中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强对流天气亦有重要的触发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突然性强对流天气所造成的灾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沿海城市地区城市热岛和海风环流相互作用的研究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回顾了近30 a来国内外关于城市热岛和海风环流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的研究历史,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概述了城市化、城市热岛对海风环流的影响,海风对城市热岛、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以及城市热岛环流和海风环流的耦合效应.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有待于研究或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沿海城市地区空气污染动力学机制、强对流天气触发机制.  相似文献   
49.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帆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6):750-760
伴随着全球生产方式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后工业社会”区域经济增长和城市体系重构的主导产业。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政治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多层级动力机制及其区域城市化效应”的研究成果,对已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适应性进行讨论。结论为: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在时空演变态势上既呈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期发展阶段趋同的特征,也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②转型期政府—市场、政府—企业、中央—地方等关系,决定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程度以及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形成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动力机制。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和集聚促进了巨型城市区域的发展,改变了城市体系的组织模式,但有别于西方的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效应需考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阿合勒-冲乎尔火山沉积盆地是一个以火山岩并伴有陆源和内源沉积物的堆积场所,即该区泥盆纪地层是以事件作用的产物为其主要成分特点。显然,对其古地理的恢复、相的划分采用传统的相序分析方法是不合适的。作者认为要阐明该区泥盆纪的古地理面貌,必须在区域地层研究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种相标志和沉积物的特点,寻求它们的物理成因和地质成因解。在这一过程中,相的动力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上述学术思想指导下,把本区泥盆纪的相分为成因相和环境相两大类,并对其中的微相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为把沉积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了火山岩的搬运机制和堆积环境研究中提供了先期研究实例,同时为研究和恢复该区以至整个新疆北部泥盆纪的古地理格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