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99篇 |
免费 | 6648篇 |
国内免费 | 87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40篇 |
大气科学 | 4867篇 |
地球物理 | 8345篇 |
地质学 | 21867篇 |
海洋学 | 4834篇 |
天文学 | 3391篇 |
综合类 | 2514篇 |
自然地理 | 57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6篇 |
2023年 | 729篇 |
2022年 | 1431篇 |
2021年 | 1681篇 |
2020年 | 1527篇 |
2019年 | 1879篇 |
2018年 | 1369篇 |
2017年 | 1568篇 |
2016年 | 1649篇 |
2015年 | 1852篇 |
2014年 | 2286篇 |
2013年 | 2262篇 |
2012年 | 2361篇 |
2011年 | 2515篇 |
2010年 | 2211篇 |
2009年 | 2722篇 |
2008年 | 2626篇 |
2007年 | 2710篇 |
2006年 | 2637篇 |
2005年 | 2485篇 |
2004年 | 2220篇 |
2003年 | 2069篇 |
2002年 | 1798篇 |
2001年 | 1578篇 |
2000年 | 1571篇 |
1999年 | 1382篇 |
1998年 | 1196篇 |
1997年 | 861篇 |
1996年 | 738篇 |
1995年 | 621篇 |
1994年 | 556篇 |
1993年 | 485篇 |
1992年 | 342篇 |
1991年 | 300篇 |
1990年 | 213篇 |
1989年 | 182篇 |
1988年 | 148篇 |
1987年 | 79篇 |
1986年 | 44篇 |
1985年 | 41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16篇 |
1977年 | 6篇 |
1976年 | 5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遥感基础与应用》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根据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特点,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汉族和民族学生区别教学,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采用启发-互动式、鼓励加分式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尝试创新性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73.
城市土地管理与规划的科学性,取决于对现势土地利用情况掌握的完整性,对土地潜力挖掘的合理性,对未来发展把握的前瞻性。随着现代测绘与GIS技术的发展,其快捷、精准、直观和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等数据服务优势为科学合理地掌握与开发土地资源提供了保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的需求出发,对获取科学可靠的土地基础数据的数据组织结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974.
1991年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和风场的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1 991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和风场进行 Morlet小波分析 ,结果表明 :这些要素有明显的低频特征 ,其变化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6月中旬之前主要表现为准双周振荡 ,6月中旬之后 3 0~ 60 d振荡逐渐明显 ;低频西风峰值超前降水峰值 2~ 4d。通过对散度场及流场的分析发现 ,7月份以后 ,低纬低频系统北传 ,同时中纬 40~50°N低频系统南传 ,两者交汇在 3 0~ 3 5°N,低频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辐合造成了两次大的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975.
1955-2005年中国极端气温的变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利用1955-2005年中国234站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研究了中国年、季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我国年和四季的极端低温均表现出稳定的增温趋势;年、春季和夏季极端高温在黄河下游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降温趋势,而在华南地区增温趋势较显著;时间演变上,无论年还是四季,极端低温的增温幅度明显大于极端高温的增幅;极端气温在四季均有增温趋势,尤其以冬季的升温最明显;年极端高温和低温的年代际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6.
977.
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论述了山西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潜力,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78.
自从大陆整合以来作为一个整体的青藏高原继续受着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影响,也必定不断地改造着原各地体的结构构造,形成了高原整体意义上东西向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原本各地体的组成、结构和东西向延伸不一致。这不仅表现在南北向断裂构造跨各单个地体范围的出现,而且,逐步形成了东西的分区。这种分区突出地表现在区域重力与磁场的特征上,这不仅是局部的岩石磁性与密度变化的结果,而且是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过程中,在其前缘的不同部位上经受的压力不同,以及地块的隆升与扩张作用的差异造成了高原东西各区段的地壳组分与厚度的变化。青藏高原的南北向断裂构造并非地壳上层的局部断裂,它具有深层的原因。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推进的过程中不是均匀地齐头并进,而是在帕米尔高原以东的青藏高原范围内存在着推进速度和俯冲深度的差异,随着高原隆升的加剧高原本身出现断裂,自中新生代以来就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南北向的断裂构造比目前地表见到的多些,而且具有较大的深度,Moho面的深度和地壳厚度都受南北向断裂的控制,并形成了区域重磁场的变化。同时,高原的东西向拉张作用也使南北断裂带发育加剧。 相似文献
979.
根据高精度重磁资料,经过计算机各种方法处理及综合分析,可以查明盆地内大的断裂、火成岩及局部的构造展布。同时指出,长流断裂的下降盘是油气勘探有意义的地区。 相似文献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