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63篇
地质学   399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31.
厚层黄土覆盖区掩埋金矿的追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层黄土覆盖区掩埋金矿的追索研究余学东李应桂杨少平成杭新赵传冬(原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关键词厚层黄土覆盖掩埋金矿追索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我国的黄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总面积可达632000km2,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几个省区,具有...  相似文献   
432.
许多国家改建地下储气库是利用枯竭气藏、水层、盐穴和废矿井 ,很少利用开采后期的潜山油藏。本文通过对 R11井山头油藏的地质特点分析 ,研究了该潜山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对改建后的储气库进行了库容计算和盖层压力分析 ,并编制了储气库的运行方案设计。该方案的成功设计将大大扩大改建地下储气库库址的筛选范围  相似文献   
433.
The effects of buried decaying macroalgae on meiobenthos were examined in intertidal sandy sediments of the Wadden Sea of Lower Saxony. In situ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one of the principal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reduced surface sediments or ‘black spots’ on the tidal flats is the increasing occurrence and subsequent decomposition of filamentous green algae (Enteromorpha spp.) buried in the sediment. Five to fifteen days after algal material had been buried, the sediment surface turned black. The impact of these black spots on meiobenthos was dramatic: the changed chemical conditions in the sediment resulted in long and drastic reductions in meiofaunal abundance and number of taxa. 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 analysis of data on meiobenthic abundances revealed that samples from black-spot areas were clearly separated from those of control and reference areas. Re-oxidized black spots showed recolonization by meiofaunal animals, with numbers of individuals and taxa similar to those of oxidized surface sediments. The use of abundances of members of higher meiobenthic taxa to monitor changes in the sediment's chemistry, especially those caused by biomass overload,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34.
综合分析兴文MS5.7地震672个余震的精定位结果、应力背景和深部背景认为,兴文MS5.7地震是由北东-南西向隐伏断层所引起。北西-南东向的水平最大主应力持续挤压引发破裂,形成MS5.7主震;其他3次地震与兴文MS5.7地震呈北东向线性排列,结合震源机制解和应力方向分析认为,其他3次地震也与该隐伏断层有关。  相似文献   
435.
通过对某市排水设施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当井底状况复杂时,《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规程》对明显管线点埋深的测量精度要求已很难满足。数据分析显示,当井底状况较为复杂时(少量淤泥或积水)且管线点埋深在3m以下,排水管线点埋深的测量中误差的允许值建议取±10cm;埋深在3m以上时,排水管线点埋深的测量中误差允许值建议取±1/30 H(H为管线点的埋深);当井底状况极为复杂(淤泥较多、积水严重或水流湍急)时,排水管线点埋深测量限差建议按隐蔽管线点处理,建议取值为0.15 H。  相似文献   
436.
我国西北部地区被戈壁荒漠广泛覆盖,这一地带在地质上处于我国古亚洲成矿域及其两侧地区,成矿条件优越,进一步找矿勘探尤其是寻找隐伏矿的潜力巨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金属资源远景区。分析了查岗诺尔铁矿某矿体上方土壤覆盖层中不同深度、不同粒径中元素含量的分布规律,旨在为覆盖区地球化学找矿提供参考。在土壤剖面采集自地表至基岩5、15、30、45、60、75、90、105、120、135、150 cm处的土壤样品,共11件。研究发现,在粒径2.00 mm的粗颗粒中,元素可分为2类:As、Cu、Co、Fe、Zn为第一类;Sb、Sn、Ni为第二类。第一类总体表现为自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能受后期作用影响较大;第二类表现为由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逐渐降低。在粒径2.00~0.850、0.850~0.425、0.425~0.250、0.250~0.180、0.180 mm较细颗粒中,As、Zn渐变模式与大于2.00 mm的粗颗粒表现一致,亦为从底部至顶部元素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另一些元素Sb、Sn、Ni、Cu、Co、Fe表现为底部元素含量较高、顶部元素含量较低、中间振荡变化的复合型变化模式。这种复合型变化可能说明该地区土壤中主要元素含量受下部隐伏矿的影响显著,继承了下部基岩的特征,元素在成土过程中呈现逐步贫化的趋势,预示该地区在覆盖区隐伏矿找矿过程中,可以参考土壤层中元素含量递减区域的分布特征进行进一步勘探。  相似文献   
437.
本文利用Fourier变换及矩阵传递技术,导出了在任意震源力作用下多层粘弹性半无限地基平面问题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本文的方法概念清晰、公式简便实用。文中给出了计算实例,所得结果与现有文献的数值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38.
冰缘环境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保来 《冰川冻土》1991,13(3):273-280
  相似文献   
439.
本文根据笔者在1984—1988年期间,从事长江河口南支水域浅地层剖面调查,所得大量实际资料的介释、分析、研究。指出该地区存在的多种水下地质灾害现象,探讨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水下工程和航运事业的危害。提供了水下地质灾害现象的实际位置和有关正确数据。  相似文献   
440.
中国东北沙地埋藏土壤的成因和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我国东北沙地沙丘埋藏土壤的形成原因重新进行了探讨。新的观察和证据表明,中晚全新世沙丘埋藏土壤的形成主要是过去人类活动等非气候因子导致附近沙丘活化或沙漠化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所起的作用可能比原来认为的小得多;中晚全新世的埋藏土壤及其风沙层序列因而不能被用来指示过去气候变化,但可以被用来重建过去人类活动与沙地环境相互作用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