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0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781篇
地质学   751篇
海洋学   12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14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The c. 500 m thick Middle Jurassic sandstones of the fluvial Bristol Elv and marine Pelion Formations of the East Greenland Basin are evaluated he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that influenced the diagenetic evolution. The study may help to predict the reservoir properties of sandstones affected by magmatism and faulting, both in general and specifically in undrilled areas on- and offshore East Greenland and, in the Vøring Basin on the Mid-Norwegian shelf. The study shows a variety of authigenic mineral phases dominated by quartz cement, carbonate cement, illite and iron-oxide. One of the clea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ormations is the presence of early carbonate-cemented horizons in the marine sandstones; these horizons are inferred to reflect a primary concentration of biogenic clasts and fossil shells. Intense quartz cementation occurs primarily in the fluvial sandstones but the marine sandstones are also highly quartz-cemented. Two episodes of burial and uplift are recorded in the diagenetic sequence and widespread grain-crushing in coarse-grained intervals is believed to result from overpressure and subsequent compaction due to sudden pressure release along major faults. Maximum burial depths may only have been around 2000–2500 m. Cathodoluminescence analyses show that grain crushing was followed by intense quartz cementation. The quartz cement is to a great deal believed to have formed due to increased surface area from crushing of detrital quartz grains, creating fresh nucleation sites for the quartz. Cathodoluminescence investigations also show that only minor pressure dissolution has taken place between detrital quartz grains and that the ubiquitous quartz cementation displays several growth zones, and was thus in part the resul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silica-rich extra-formational fluids related to the flow of hot fluids along reactivated faults and increased heat flow and temperature due to magmatism. This interpretation is supported by fluid inclusion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117 and 158 °C in quartz cements. In one of the two study areas, the development of macroscopic stylolites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quartz cementation, probably in connection with thermal convection flow. As a result of the magmatic and fault-related quartz cementation and illitization, the reservoir quality of the sandstone formations deteriorated and changed drastically.  相似文献   
842.
王长普 《水文》2013,33(6):63-67
对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风险模型(DPSIR)的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降水、污染物入库量、水质状态指标、水质达标率以及水华爆发影响因子5个方案,11项指标。将该指标体系应用于岳城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价,其结论主要有:(1)该模型的驱动力是降水带入面源污染,压力是流域输入水库的污染负荷,状态指标是TN、TP以及CODMn等水质参数,影响指标是水库水质达标率,风险指标则是氮磷比、水温等;(2)岳城水库4、5、6和9月处于较安全状态,但由于受地表径流污染负荷影响,在7、8月处于预警状态。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比较,吻合程度好,因此该模型可应用于海河流域大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843.
消落带是河流、湖泊和水库特有的一种现象,也是水陆生态系统间物质能量转换最活跃、最重要的区域,消落带的淹水-落干的频率和时间对消落带有机质和营养盐的形态转化与水界面的交换过程有重要影响.在密云水库的平水期(3月),对内湖消落带有机质、氮、磷含量分布进行调查,研究不同高程、土地利用和土壤深度的情况下,有机质和各营养盐含量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关系,计算有机质和各营养盐在各高程下的储量,为消落带氮磷入库风险负荷量的评估,维护密云水库的水质安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密云水库内湖消落带有机质、总磷、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无机磷含量分别为23.15±13.65 mg/g、0.17±0.09 mg/g、1.44±0.81 mg/g、10.86±3.54μg/g、8.07±2.73μg/g、0.41±0.71μg/g、9.09±4.18μg/g;土地利用情况对总氮、氨氮和硝态氮含量影响较大,而对有机质和总磷含量分布没有显著影响;在垂直分布上,有机质、总磷和总氮含量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利用相关分析得出有机质和土壤水分是影响氮、磷转化的重要因素;133~146 m高程范围内有机质、总磷和总氮的储量分别为5324.07、59.56和414.02 t.密云水库内湖消落带是有机质和营养盐的重要贮存库.  相似文献   
844.
通过对瀑布沟水库和成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数据的研究发现,四川瀑布沟水库库区大量的所谓小震活动皆是爆破成因,从而改变了此前对该库区蓄水前地震活动密集,蓄水后地震活动骤然平静的认识。2009 年11 月水库蓄水后在蓄水区域周边10km 范围内仅发生ML1. 5 以上地震1 次,即2010 年8 月8 日ML1. 7 地震,蓄水前后小震稀少。水库西侧的2 个地震密集区的走滑型地震占较大比例,区域主压应力为NWW 向。水库东、北部区域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呈多种类型。瀑布沟水库区小震活动总体受区域应力场控制,NWW 向近水平主压应力有利于库区NNW 向中小断裂发生走滑型错动。  相似文献   
845.
由于三峡水库水位消落区具有特殊的水文特征和发达的农业耕作管理,该地区成为库区磷释放的一个敏感地带.对消落区土壤磷释放特征的研究对保护水库水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模拟三峡水环境的磷浓度,对消落区中典型土壤类型进行淹水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0.1~1.6 mg/L的水体磷浓度范围内,土壤磷释放特征呈现出3种模式,即释放型、吸附型和释放/吸附型.水土界面的磷行为主要取决于土壤EPC0与水体中磷浓度的关系.当土壤EPC0高于初始磷浓度时则以释放为主;低于初始浓度则以吸附为主.借助土壤磷素水平与EPC0的相关关系,以Olsen-P为评价指标,可确定三种模式的阈值.当土壤Olsen-P含量高于123 mg/kg时,土壤为释放型,这类土壤的分布区是磷污染源区;当土壤Olsen-P含量低于14.4 mg/kg时,土壤为吸附型,这类土壤分布区不易成为磷释放源;当土壤的Olsen-P含量介于二者之间时,土壤属于释放/吸附型,这类土壤存在源-汇之间的动态转化.  相似文献   
846.
根据2010-2011年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并与三峡大坝合拢蓄水前的2002年同期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三峡大坝合拢蓄水前相比,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后长江口海域溶解无机氮、无机磷含量显著增大,且无机磷含量增幅更大(60%),但活性硅酸盐含量显著降低(20%),并由此导致长江口海域N/P比值明显降低和Si/N比值的大幅度降低。此外,三峡水库秋季蓄水活动造成的入海径流量的减少,导致该季节长江冲淡水扩展范围和营养盐浓度及影响范围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847.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瀑布沟水库及邻区1 834次小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对距水库水域最近的2个小震集中区的地震性质进行了分析。重新定位后得到1 708次小震结果,定位残差由原来的0.93s降为0.21s,水平向估算误差平均为0.6km,垂直向估算误差平均为2.9km; 平面空间分布显示,重新定位地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南(A区)、库中区(C区)和水库大坝附近(D区); A区小震密集与其处于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安宁河北段和大凉山断裂北段交会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C,D区高度集中分布的小震与水库蓄水无关,属于各种建设施工造成的爆破地震。  相似文献   
848.
三维地热地质建模能够直观反映地质体温度场分布格局, 有助于圈定地热资源有利靶区。本文利用地球物理及钻孔资料、岩石热物性数据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及温度场模拟, 通过钻孔测温和实测大地热流数据, 验证了地热地质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 中央坳陷在1.0~4.0 km深度的温度分别为30.3℃~62.8℃、68.2℃~120.2℃、110.5℃~166.7℃、158.4℃~214.2℃。4.0 km深度内地温梯度介于36.9℃/km~57.4℃/km之间, 平均地温梯度为48.4℃/km。嫩江组、姚家组二段-三段、青山口组二段-三段和泉三段-四段4套主力热储底板温度分别介于15.8℃~71.4℃、23.6℃~88.6℃、31.8℃~107.4℃和48.9℃~133.4℃, 其中华字井阶地、大庆长垣、宾县王府凹陷为热储温度高值区。研究区现今地温场主要受基底起伏的控制, 基底和沉积层热导率的差异引起的热流"折射"效应促进了浅部热量的再分配, 形成了凹凸相间的地温场分布格局; 此外, 断裂构造对地温场高异常区的分布也有显著影响。结合热源、通道和储盖组合特征, 圈定大庆长垣中部地区泉头组三段-四段为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地热资源开发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849.
轮南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位于塔北隆起轮南低凸起中部,是中国第一个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油气田发现于1988年,至2008年底控制+探明油气地质储量为18.78×108t。塔里木盆地长期构造沉积演化形成了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大型古潜山及内幕背斜,潜山背斜具有古隆起控油,岩溶斜坡油气富集及准层状油气藏等特征。油气田区域性盖层为中—上奥陶统、下石炭统、上三叠统泥岩,主力烃源岩为寒武系—下奥陶统与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及泥灰岩,主要目的层为奥陶系石灰岩顶面之下200m范围内的潜山岩溶缝洞型储集体与内幕层间岩溶缝洞型储集体。通过缝洞系统预测评价、酸压储层改造、稠油掺稀开采等技术攻关,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创新了复杂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理论与配套技术,实现了轮南奥陶系油气产量储量的快速增长。论述油气田勘探与发现的历程,剖析了取得勘探突破的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850.
密云水库调节池湿地是密云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社会地位十分重要,对保护密云水库具有指标性意义。总结了调节池湿地的保护现状、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以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湿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