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8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2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31篇 |
大气科学 | 349篇 |
地球物理 | 118篇 |
地质学 | 254篇 |
海洋学 | 109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131篇 |
自然地理 | 1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77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118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在分析和综合地图实质与内容的基础上,应用比较方法提出了点作为构成地图的\ 相似文献
972.
通过测定植物果实中的氮元素含量,能够掌握植物生长状况,为提高优质果实的产量提供重要信息。目前分析测试植物果实中全氮的方法为传统凯氏定氮法,主要步骤为消解、蒸馏和滴定,消解时间约90min,蒸馏滴定时间约10~20min,分析测定过程较为繁琐,容易产生人为误差,不适于大批量植物果实样品的分析检测。为了缩短植物果实样品全氮的分析测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为误差以及解决消解过程中样品飞溅和白烟逸出的问题,本文使用石墨消解仪对样品进行消解,加入浓硫酸和催化剂并加盖回流塞,使用全自动定氮仪进行分析测定,消解过程中样品不发生损失,白烟不逸出,消解时间约50min,蒸馏时间约3min,试剂消耗量小,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本文建立的方法能够满足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大批量植物样品中全氮的分析需求,已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招标项目和河北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973.
974.
为实现岩心放射性数据的快速准确扫描测量,设计了一种岩心β-γ自动编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机械传动部分和数字化探测器组成。机械传动部分由直线滑台作为支撑平台,以外部脉冲信号调整伺服电机转子转动角度,实现对目标单元的运动控制;数字化探测器利用大面积闪烁体及高精度信号甄别技术研制。系统采用双探头模式分别对β、γ射线进行测量,依赖于伺服电机的精确定位功能,实现搭载到机械传动系统上双探测器位置的精确覆盖,从而准确获得岩心被测点β、γ信息。系统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机械传动系统启停迅速平稳且具有较高的运动控制精度,探测器性能指标满足JJG(军工)41-2014辐射编录仪检定规程的要求,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75.
扩展有限元法是针对不连续问题提出的一种改进的有限元法,由于其计算网格独立于结构内不连续面,该方法十分适用于处理不连续问题,因此,该方法需能将不连续面和计算网格的几何信息转化为计算分析所需的单元拓扑信息的前处理。针对扩展有限元法在不连续岩体问题中的应用,系统地研究了二维扩展有限元解决不连续问题时单元拓扑信息生成等前处理问题,给出了单元拓扑信息自动生成算法,将不连续面和计算网格几何信息转化为计算所需要的单元拓扑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不连续岩体二维扩展有限元法前处理程序。结果表明该算法和程序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同时还表明扩展有限元法在不连续岩体问题求解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6.
介绍了凿岩钻进自动化的重要性,阐述了钻进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分析钻车自动化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自动钻车科研工作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7.
小波变换去噪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詹毅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1,23(4):299-302
作者在本文中就如何利用小波变波消除噪音干扰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地震资料的特点提出了消除相干干扰的具体计算方法,即将地震资料用小波变换分频处理,针对干扰与有效波共存的频段波场,利用自动追踪找出相干干扰的方向,再用中值滤波恢复相干波场,即从共存的波场中分离出来,再对它进行小波反变换即可重构相干干扰,最后从原始记录中消去它,以获得所需要的有效信号。几个地区的试算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最后列出了这些试算中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978.
The performance of temperature‐index melt models is particularly affected by the choice of near‐surface lapse rat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um of positive daily temperatures at different elevations, and by the choice of factor used to relate this sum to the rate of melting. Data from the Langjökull ice cap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o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lapse‐rate and degree‐day factor variation on temperature‐index melt simulations. The laps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during summer than in spring or autumn, as a result of diabatic cooling, reducing boundary‐layer sensitivity to free‐air temperature change. The summer lapse rat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aturated adiabatic lapse rate. A sensitivity of approximately 600 mm water equivalent (w.e.) cumulative June–August melt per 0.1 °C 100 m–1 change in lapse rate was found across a 500‐m altitude range. The sensitivity to a 1‐mm w.e. °C–1 day–1 change in degree‐day factors varied more: from approximately 500 mm w.e. cumulative summer melt at low elevation to approximately 200 mm w.e. at high elevation, reflecting the decline in melt rates associated with the greater persistence of snow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The determination of a degree‐day factor for snow is complicated by the densification of the ageing snowpack, but the application of a parameterization for near‐surface density on the basis of albedo helped accou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now water equivalence. Lapse rate was parameterized as a function of standardized anomalies in 750 hPa reanalysis temperature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imulation of cumulative summer melt compared with models applying the saturated adiabatic lapse rate.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79.
980.
车花是贵金属首饰的重要加工过程,传统操作主要依靠人工来操纵加工件和刀具,要求工人有较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且长时间工作及精力不集中都容易降低加工成品率。全自动平珠车花系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控制技术,将任意设计图形转换为动作序列,从而实现车花过程的全自动化。基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自主研制的全自动平珠车花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及应用程序的功能,以及实际的加工效果。本系统有别于其它自动车花系统的特点是利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很精确地得到平珠的刻面位置及高度,从而提高了操作精度,降低了对工件尺寸一致性的要求。经过长时间的试用,与传统手工相比,该系统具有加工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