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1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432篇
测绘学   930篇
大气科学   241篇
地球物理   1442篇
地质学   1433篇
海洋学   538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27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复形优化原理,提出了基于Bishop法的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分析方法,编写了优化分析程序。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是进行土钉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朱江  包欢 《测绘学院学报》2003,20(3):174-176
介绍了蒙特卡罗法的基本步骤以及伪随机数的检验方法;结合工程控制网的设计给出了一个实际算例,算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03.
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礼立  翟长海 《地震学报》2003,25(3):250-261
实际记录到的真实地震动在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分析和设计中往往作为一种施加到结构上使结构振动,直至破坏的地震荷载.如何合理选择真实的地震动记录作为研究结构地震反应的输入,一直是国内外抗震研究和设计中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概念;然后在收集到的国内外5000余条被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地震动记录基础上,利用综合估计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的方法,对4种场地类型分别给出了长周期、短周期和中周期结构的国内外最不利设计地震动;最后通过几类不同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初步验证了本文所确定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4.
从声波在岩体中传播产生衰减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声波衰减振子的线列阵模型。该模型是将传播声波路径的岩体分为若干个振子,从波动概念出发,以振动原理作依据建立波动方程.为探讨岩体声波衰减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把振动和波动直观地联系起来.单一方向上有限点的声波测试技术有可能被多方向的声测技术所代替.该模型的建立,使模态分析和参数识别方法应用到岩体声波测试技术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5.
对14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梁进行抗剪加固试验,研究在受剪区粘贴高强复合纤维的加固效果和设计方法。主要分析了纤维粘贴量、包裹方法和剪跨比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加固梁受剪性能的影响和作用。对试验梁进行了全过程分析,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抗剪加固设计中复合纤维设计应变的合理取值和计算公式,阐述了具体加固设计模型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6.
本文基于往复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实验结果,比较了国内外比较典型的设计规范(程),包括英国BS5400(1979)、美国ACI318—99(1999)和AISC-LRFD(1999)、日本AIJ(1997)、欧洲EC4(1994)、中国GJB4142-2000(2001)和福建省地方标准(送审稿),及本文数值方法在计算往复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进行往复荷载作用下矩形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时,各种计算方法获得的承载力都偏于安全,其中,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接近,GJB4142—2000(2001)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稍差,ACI318—99(1999),EC4(1994)和福建省地方标准(送审稿)的计算结果比实验结果约低20%,而BS5400(1979)、AISC—LRFD(1999)和AIJ(1997)的计算结果比实验结果总体上低30%以上。本文结果可供进行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李延香  徐传玉  滕俏斌 《气象》1997,23(11):22-26
华北地区区域性暴雨综合预报技术是以HLAFS数值降水预报产品为基础,以物理量诊断为主要依据,综合使用上卫星云图,常规气象资料和国内外数值预报产品等众多信息逐步订正,以人机结合方式制作华北地区区域性暴雨预报的技术。实验表明,该技术对华北暴雨有较好的判断和预报能力,其主要特点是;基本上模拟预报员的预报思维和业务流程制作暴雨预报1,系统分段执行,透明度大,便于改进,也有利于预报员了解暴发生发展的机理和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着重阐述了微机图形系统中图面动态整饰的应用研究,其中包括对图面内容、图名、图例,以及内、外图廓的整饰。图形系统的图面动态整饰,主要是针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对象、其整饰的内容以及现在多数微机图形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数学算法及模型,研究图面整饰的技巧和方法。图面内容的动态整饰是全文的重点,它主要包含:多要素地图的依比例分级动态显示、汉字注记的变体、注记的配置整饰和注记的沿线性要素动态分布显示等。因此,图形系统中微机制图整饰对其传统工艺进行革新,使人们从繁锁复杂的工艺劳动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改进了图形系统的制图工艺。  相似文献   
109.
推求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貌单位线、菲利浦下渗公式和暴雨特征频率分布的基础上,引用产流开始时刻和净雨量的概念,推求不同净雨情况下不产流暴雨事件的概率,从而求得洪峰流量小于和等于给定Qp值的理论频率分布及其相应的重现期。在贵州和山西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更适用于半干旱地区。由模型验证实例分析了这种理论洪水频率分布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0.
A seismic re fraction/wide-angle reflection profile is analysed for the presence of correlated events ('phases'). The correlation problem is formulated in terms of temporally, spatially and frequency-local complex covariances. For robustness, the method concentrates on phase rather than amplitude information. This allows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algorithm that can make allowance for signal correlation length and can model curved wavefronts. A statistical test based on residual phase misfit across the analysed subarray is used to asses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detected event represents a real correlated signal.
With our chosen analysis parameters and confidence level (over 99.9 per cent). 1222 eve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data. Using simple techniques based on 1-D earth models, detected ev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a small number of particular wave types. In this way, we have succeeded in classifying almost 95 per cent of the detected events. Those that remain describe those components of the data that are inconsistent with our simple ray paths in the 1-D assumption and with our prescribed tolerance. These include reverberations, near-surface guided waves and reflected waves from strongly laterally inhomogeneous structures. According to our modelling, about 25 per cent of the detected events are consistent with simple P -wave reflected energy, and these are to a very large extent (over 85 per cent) distinct from all the other wave-type models we have used. A direct mapping of the detected events into the offset-depth domain reveals dear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sistencies among the detections for the various wave types. Estimated earth structure is consistent with models from previous analyses based on much larger data sets.
We have thus succeeded in extracting correlated events from the data and decomposing these, approximately but meaningfully, into distinct classes (ray pa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