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6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1.
以体长(1.932±0.204)cm、体质量(1.386±0.055)g的棘胸蛙蝌蚪为实验动物,在水温(24±0.2)℃、DO(7.30±0.01)mg/L、pH 7.30±0.01条件下,采用静水停食法开展了氨氮对蝌蚪的急性攻毒实验,并以此为基础,测定了不同氨氮质量浓度胁迫下棘胸蛙蝌蚪的排氨率、耗氧率、氧氮比及窒息点。结果表明:(1)蝌蚪对氨氮急性攻毒具明显的运动避毒行为,濒死个体的背部皮肤和肝脏均具明显的色变症状;(2)氨氮对蝌蚪的急性致死率具明显的剂量—时间效应,24h、48h、72h、96h LC50依次为177.5、151.7、148.6和146.8mg/L,毒性时段蓄积程度系数呈持续下降趋势,24—48h、48—72h、72—96h的时段MAC值分别为84.04%、10.1%和5.86%;(3)蝌蚪夜均、昼均、日均及时段排氨率随氨氮质量浓度增加均呈阶梯式下降趋势,其中时段排氨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的为9.80mg/L实验组,夜均、昼均、日均及时段排氨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的仅为2.45mg/L实验组(P0.05);(4)氨氮对蝌蚪呼吸耗氧具低毒兴奋效应,其夜均、昼均和日均耗氧率随氨氮质量浓度增加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峰值氨氮质量浓度范围均为4.90—7.35mg/L(P0.05),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的仅为14.70mg/L实验组(P0.05),窒息点含氧量随氨氮质量浓度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谷底出现于4.90mg/L实验组(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的仅为9.80mg/L实验组(P0.05);(5)实验期间,蝌蚪氧氮比(O:N)波动于18.87—25.34之间,昼均和日均氧氮比(O:N)随氨氮质量浓度增加均依次呈"上升—稳定—下降—再稳定"之趋势,两者的峰值氨氮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4.90—14.70mg/L和4.90—9.80mg/L,夜均氧氮比(O:N)呈先升后降趋势,峰值出现于7.35mg/L实验组(P0.05)。  相似文献   
22.
2016年6月,江苏某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养殖场暴发一种传染性急性出血病,造成养殖银鲫大量死亡。为分析此次疾病病因及流行规律,本研究从发病养殖场采集患出血病的异育银鲫,从细菌、病毒及寄生虫三个方面对病原进行了分析。采用病原菌分离、组织病理学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病毒核酸分析、回感实验等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从发病鲫鱼体内分离到病毒一株,未发现寄生虫及细菌感染。经测序及序列分析,该病毒为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2,CyHV-2)病毒,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患病鱼的鳃和肾脏有明显病变,电镜下可观察到病鱼脾脏组织有带囊膜的球形病毒,囊膜直径约为170—200nm,病毒衣壳直径约为110—120nm,核心直径约为60nm,用组织匀浆感染鲫鱼囊胚细胞系(CGB)可稳定地观察到典型的细胞病变,用患病鱼组织匀浆液人工感染异育银鲫的死亡率高达100%,荧光定量PCR检测到该病毒可感染多器官,其中以脾脏中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脑,肝脏中最少。本研究可为CyHV-2的诊断防控及疫苗研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不同盐度对文蛤呼吸代谢的影响,本实验设置5个盐度(‰)梯度(11、18、25、32、39),检测不同盐度对文蛤(Meretrixmeretrix)耗氧和排氨的影响,以及文蛤的外套膜、鳃、肝胰腺三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不断升高,文蛤耗氧率先升后降再升,在盐度18时达到最大值;排氨率先升后降,在盐度32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盐度不断升高和胁迫时间延长,文蛤的肝胰腺中乳酸脱氢酶活力总体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P0.05),酶活力在盐度39时为最高;随着盐度不断升高和胁迫时间延长,文蛤的外套膜中Na+/K+-ATP酶活力总体呈先下降再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0.05),在盐度32时为最高;文蛤的外套膜和鳃中乳酸脱氢酶活力以及鳃和肝胰腺中Na+/K+-ATP酶活力受盐度影响不显著(P0.05),酶活力变化也多呈现"W"形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文蛤的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实验室培养端足类日本大螯蜚对镉的毒理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沉积物毒性生物检测是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重要内容之一[1].在沉积物毒性生物检测实验中,常用的受试生物有端足类(Amphipoda)、多毛类(Polychaeta)、软体动物(Mollusca)、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和枝角类(Cladocera)等中的部分种类[2-3].端足类是目前开展海洋沉积物毒性检测的优选受试生物,对其研究工作进行的最多,经验积累也最丰富,用其进行的有关沉积物毒性检测的方法也比较成熟[3].目前国外已有20多种海洋端足类用于沉积物毒性生物检测中.野生受试生物受季节、数量的限制不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
镉和汞两种重金属离子对四角蛤蜊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晓宇  王清  杨红生 《海洋科学》2009,33(12):24-29
采用毒理学实验方法,比较研究了Cd~(2+)和Hg~(2+)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 Reeve)急性毒性效应的差异,以期为进一步评价重金属离子对四角蛤蜊的毒性效应和作用机理等提供理论依据.死亡概率单位和实验液浓度对数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Cd~(2+)对四角蛤蜊在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5.961、5.149和2.383 mg/L,Hg~(2+)的LC_(50)分别为3.714、0.607和0.207 mg/L;Cd~(2+) 和Hg~(2+) 对四角蛤蜊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23 8 mg/L和0.002 1 mg/L,分别是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限定量的4.76倍和4.02倍.  相似文献   
26.
This study showed lethal concentrations (LC) of copper forPeneaus penicillatus at various stages of its life cycle were 1000 μg/L for nauplii, 1000 μg/L for Zoea I, 2000 vg/L for Zoea II, 2500 μg/L for Zoea III, 3000 μg/L for Mysis I, II and III and that for almost 100% mortality for postlarvae was 3000 μg/L. For cadmium LC were 100 μg/L for nauplii, 500 μg/L for Zoea I, 1000 μg/L for Zoea II, 2000 μg/L for Zoea III, 2500 μg/L for Mysis I and 3500 μg/L for Mysis II, III and postlarvae. For mixture of both metals, LC were 400 μg/L for nauplii, 1000 μg/L for Zoea I, 2000 μg/L for Zoea II and 3000 μg/L for Mysis I, II, III and post larvae.  相似文献   
27.
This study showed Iethal concentrations (LC) of copper for Peneaus penicillatus at various stages ofits Iife cycle were 1000μg/L for nauplii, 1000μg/L for Zoea I, 2000μg/L for Zoea Il, 2500μg/Lfor Zoea III, 3000μg/L for Mysis I, II and III and that for almost 100% mortality for postlarvae was3000μg/L. For cadmium LC were 100μg/L for nauplii, 500μg/L for Zoea l, 1000μg/L forZoea II, 2000μg/L for Zoea III, 2500μg/L for Mysis I and 3500μg/L for Mysis II, III andpostlarvae. For tmixture of both metals, LC were 400μg/L for nauplii, 1000 μg/L for nauplii, 1000μg/L for Zoea I,2000μg/L for Zoea II and 3000μg/L for Mysis I, II, III and post larvae.  相似文献   
28.
在水温为25~31℃、p H 7.70~8.17、溶解氧≥5.0mg/L、自然光照的条件下,作者采用半静水法研究了亚硝酸态氮与非离子氨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50.33 g±4.35 g)的急性毒性、半致死量浓度、安全质量浓度及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胁迫对花鲈幼鱼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鲈幼鱼在盐度0、10、20时,亚硝酸盐安全浓度分别为16.357、52.540、58.622 mg/L,总氨氮安全浓度分别为0.794、4.625、5.163 mg/L,非离子氨安全浓度分别为0.584、2.313、1.951 mg/L。实验结果说明,盐度和氨氮联合胁迫对花鲈幼鱼的耗氧率、排氨率有显著影响,盐度10时耗氧率和排氨率最低。  相似文献   
29.
长江口滨岸潮滩底栖泥螺受铅污染的急性毒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重金属铅对底栖动物的影响,进行了底栖动物泥螺的24h急性毒理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螺的半致死剂量是0.275g/L,全致死剂量是11.5g/L;对泥螺体内重金属累积量的分析表明:泥螺体内Pb的含量随试验组浓度的增高而增多,试验组的Pb浓度和泥螺累积的Pb含量符合三次函数;泥螺体内Pb的增加对泥螺富集Cu、Zn的影响是使其富集量有所下降,在浓度为4g/L时稍有回升;Pb含量的增加对泥螺富集Cr的影响是在浓度为0.1 1 8g/L时出现富集较大量,说明底栖动物富集的重金属元素问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归脾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归脾合剂,连续治疗15 d。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9.99%(3/30),对照组为13.32%(4/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心脾两虚型不寐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