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测绘学   317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632篇
地质学   232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5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Smart card-automated fare collection systems now routinely record large volumes of data comprising the 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of travelers.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these data open new opportunities in urban modeling and travel behavior research. This study seeks to develop an accurate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urban mobility from smart card data by developing a heuristic primary location model to identify the home and work locations. The model uses journey counts as an indicator of usage regularity, visit-frequency to identify activity locations for regular commuters, and stay-tim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work and home locations and activities. London is taken as a case study, and the model results were validated against survey data from the London Travel Demand Survey and volunteer survey.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able to detect meaningful home and work places with high precision. This study offers a new and cost-effective approach to travel behavior and dem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82.
影响空间选址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在对以往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选址的三大影响因素:容量、区位特征和作用范围,并进行了空间选址的建模研究,建立了三个基本模型(容量因素影响模型、区位特征因素影响模型、作用范围因素影响模型)和空间选址的评估模型,并结合应用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初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83.
CCD卫星影像空间后方交会时,存在系数矩阵列向量间的强相关的问题,用光束法平差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将光束法平差与线角元素分求法、广义岭估计、附有限制条件的平差结合,证实三种方法都可以克服平差时外元素和变率改正数震荡大的缺点,并且取得了合理的空间后方交会精度和地面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4.
???????λ????????????2004??1???2007??5??ML??1.5????????????ж?λ??????????2004??9??17?????????4.9????????????????????????????????????????ML??2.0?????????????б?????????????4.9???????????????????????????λ???????£????????1?±?????????????????????????????????4.9?????????????????????  相似文献   
85.
利用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分析了2017年6月2日发生在广州市中北部的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的地闪变化特征及闪电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1)本次强雷暴天气是华南一起典型的以西南急流和切变线为环流背景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在整个雷暴生命史中以负地闪为主,占69.3%;正闪在雷暴发展的初始和结束...  相似文献   
86.
田宵  汪明军  张雄  张伟  周立 《中国地震》2021,37(2):452-462
微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可以用来监测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发育情况.因此,震源定位是微震监测中重要的环节.震源定位依赖准确的速度模型,而震源位置和速度模型的耦合易导致线性迭代的同时反演方法陷入局部极小值.邻近算法作为一种非线性全局优化算法,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本文将邻近算法应用于单井监测的微震定位和一维速度模型...  相似文献   
87.
亚像素定位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控制点标志的选择与设计,采用了图像处理、Hough变换、角点与直线高精度定位算子等方法,实现了中南大学近景摄影测量二维控制场1 350个人工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和亚像素定位,仿真图检测平均精度达到±0.05像素。  相似文献   
88.
平均大潮高潮面的科学定位和现实描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平均大潮高潮面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我国海岸线(岛屿岸线、明礁、灯塔)起算面的定义。引入了三个国标的定义和沿海五省制定的法律条例的规定,结合东海及其岛屿海岸线不同起算面的计算算例,论证了我国海岸线就是平均大潮高潮面形成的实际痕迹线,并以此作为海陆分界线的科学定位和现实意义,澄清了在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异议和模糊认识。同时,并就这一重要的基准面进行现实的描述,以期服务于当前我国沿海经济建设、海域使用管理、海岸带开发和有关专项调查以及海洋测绘事业中。  相似文献   
89.
通过多维粗差的同时定位与定值法(LEGE法)和拟准检定法(QUAD法)的比较研究,以及算例的数值分析,论述了两种探测粗差方法的不同特点,并指出了二者粗差估值的等价效果。  相似文献   
90.
住房成本和通勤成本是城市空间结构中两个相互关联的内生变量。居民在进行居住区位 选择时, 会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从而形成住房价格、建筑密度和通勤行为在空间上的变化规 律。本文回顾了通勤成本和住房成本间的理论均衡关系, 探讨了各种现实情况是如何影响这个理 论关系的; 并利用大规模调研所采集的北京市微观个体数据, 提供了这一互动关系的一些定量证 据; 最后从两个角度探讨了这种互动关系在城市管理的公共政策方面的宏观含义: 考虑通勤成本 后的住房支付能力评价, 以及就业与居住过度分离的社会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