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机场腹地是完善和管控机场地表集疏运网络的基础依据,传统的机场腹地测算方法在时效性、准确性、解析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经济全球化时代事件管控和精准服务的需求。该文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构建新的机场腹地识别算法,并利用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提供的石家庄机场2019年10月2-8日的手机信令数据,识别石家庄机场腹地范围,通过测算不同尺度行政单元的进/出港旅客出行强度,揭示机场腹地内部结构的多尺度特征。研究发现:1)超过95%的出港旅客的出发地位于以机场为中心、200 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或位于以机场为目的地的90 min等时圈内。2)市级尺度机场核心腹地为石家庄,主要腹地是保定,次要腹地是衡水、邢台、沧州和邯郸,6市进/出港旅客数量占比超过99%;县级尺度进/出港旅客的出行强度呈现圈层结构,且以机场为中心,向外逐步衰减;在乡级尺度,机场腹地不再连续,交通线附近出行强度高;村级尺度进/出港旅客出行密度呈现出城市>建制镇>村庄的特征。该算法为监测机场腹地的时空动态特征提供了工具,也为构建机场腹地的个性化扎根理论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2.
刘汉湖  杨武年  夏涛 《测绘科学》2007,32(5):111-113
本文对高精度卫星遥感图像(QucikBird)进行了图像预处理,图像融合,正射校正,并基于12∶000地形图上构建了DEM。在Erdas软件支持下,实现了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同时,针对岩溶地区工程初勘需要,应用ArcGIS实现了工程量计算、机场净空分析、岩溶漏斗信息自动提取、漏斗形态显示、地下溶洞网分析等,这为机场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灾害信息,可为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航班时刻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其数量和价值与空域和机场设施资源紧密联系,是航空公司创造收益的前提和保障。深入分析航班时刻资源有助于揭示航空资源的时间空间配置模式与利用潜力。以乌鲁木齐机场为研究对象,收集航班信息数据,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评价乌鲁木齐机场时刻资源与航线布局现状,以不同时段为时间单位,考察机场24 h内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结构,总结其时间结构分异特征与形成机制;从空间角度分析机场航线布局结构与时刻分异特征,重点分析机场未来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境外航线布局与时刻资源分配的潜力。研究表明:航班时刻资源具有时间异质性,大致形成高峰航段、黄金航段或低谷航段等时刻类型,这与时刻分配规律、旅客出行行为习惯有关;航线布局具有空间分异特征,存在联系密集区和稀疏区,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机场在省内、省外、国际市场空间中的不同作用有关,机场航线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省内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网状区域模式以及连接省外及国外通航城市"点对点"式航线模式。部分进出港航班时刻重叠主要集中在上午高峰航段、中午黄金航段、下午高峰航段、下午黄金航段以及晚小高峰航段,表现为这几个航段内进出港航班相对较为密集,航班进出港时刻的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航段划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构建表现机场腹地与其航空运输网络间相互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二三产业总产值/总人口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通航机场数/航班密度/通航里程”2个变量组之间的数量关系。基于腹地陆路交通网络和机场航空运输网络,列出机场陆域可达性和航线可达性的数学表达式,并基于乘客的主观感受组合2类可达性指标得到区域航空运输可达性指标,将该指标作为比选机场空间布局方案的标准。以烟台/威海地区为例对不同机场布局方案的场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的需求形态下烟台/威海地区应设置1个机场,以使旅客享有较好的航空运输服务,使整个区域的航空运输可达性最优。  相似文献   
15.
米林机场拟建场地位于藏东南地区雅鲁藏布江深切谷地内T1和T2阶地上,为Ⅱ类建筑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根据地震地质灾害发生的重复性特征,未来米林机场建设场地不排除再次发生砂土液化破坏的可能.砂土颗粒级配分析以及土层剪切波速测试结果也支持这一结果.考虑到场地周围地下水埋藏特点,判断该场地砂土液化深度不会太深,主要发生部位应该在雅鲁藏布江一级阶地及其相当地貌部位。  相似文献   
16.
建立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机场规模的扩大,客货运量的大幅增加,航线网络在全球的扩展,机场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引起机场周边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随之改变,最终逐渐形成一个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临空经济区域。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是全国第5大门户机场,但长期以来仅作为航空运输的节点,功能单一,机场周边地区的经济并未得到长足的发展。首先介绍了临空经济区的概念和发展背景,总结分析国内外大机场周边发展临空经济的经验,然后结合乌鲁木齐机场和腹地经济的现实情况,提出建立乌鲁木齐机场临空经济区的构想,并就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多年冻土地区机场跑道修筑技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伟博  喻文兵  陈琳  易鑫  韩风雷  胡达 《冰川冻土》2015,37(6):1599-1610
我国分布有大面积的多年冻土, 根据我国机场建设的中长期规划, 未来将在多年冻土区修建大量机场, 这些机场的修建将不能避免多年冻土问题. 国内关于冻土区机场跑道修筑的经验非常有限, 国外则开始的较早, 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总结分析国内外多年冻土区机场跑道修筑技术的现状, 其跑道类型主要有: 基岩跑道、开挖换填法修筑的跑道、铺设隔热层的跑道、安装热管的跑道, 共4类. 由于我国多年冻土区的特殊性, 国外的跑道修筑经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参考. 由于飞机跑道不同于铁(公)路的特殊性, 近年国内在冻土区铁(公)路的修建过程中采用的稳定冻土地基的工程措施如何应用到机场跑道的建设上, 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和实践. 将来在我国多年冻土区修建机场跑道, 应结合国外已有的技术和经验, 并以我国在多年冻土区线性工程中已取得的经验作为基础, 进一步研究我国多年冻土区机场跑道修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West Qinl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ncludes acidic–intermediate plutons and many types of ore deposits. In this article, we collected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for the Triassic granitoid plutons of West Qinling and found that nearly all plutons share the similar features with the Zhongchuan pluton. We present new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LA-ICP-MS) zircon U–Pb ages,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zircon Hf isotope systematics for the granites of the Zhongchuan pluton to elucidate the evolution of granitoid plutons in West Qinling during the Triassic. 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Xujiaba and Guandigou units formed at 220.1 ± 1.2 and 215.9 ± 0.85 Ma, respectively, reflecting the time of the Late Triassic. The rocks of the Zhongchuan pluton are metaluminous to weakly peraluminous and have a high-K calc-alkaline to shoshonite series with high SiO2 (63.59–76.22%) and low P2O5 (0–0.2%) concentrations, a high K2O/Na2O ratio (1.18–17.92), a high differentiation index (78.45–93.04) and a medium A/CNK ratio (0.98–1.69). The zircon Hf isotope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Xujiaba and Guandigou units have an inhomogeneous εHf(t) (?4.425 to 1.067 for Xujiaba and ?4.920 to 2.042 for Guandigou) and two-stage Hf model ages (1123–1531 Ma for Xujiaba and 1115–2342 Ma for Guandigou). The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data imply that the granites of each unit share the same origin. They probably derived from the partial melt of metagreywackes and then mixed with the mantle-derived magma. Based on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history, pet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data of the Zhongchuan pluton, we suggest that the Triassic magma was derived from the partial melts of metagreywacke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mantle-derived melt during the collision of the Yangtze and Qinling plates.  相似文献   
19.
硫酸盐渍土机场地基处理换填覆重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爱红  蔡良才  顾强康 《岩土力学》2010,31(12):3880-3886
盐胀是硫酸盐渍土的主要危害,硫酸盐渍土机场地基处理的关键在于减少盐胀。通过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盐胀试验,研究了荷载对不同压实度、不同含盐量的硫酸盐渍土盐胀的抑制效果,拟合了盐胀经验公式,探讨了换填覆重法硫酸盐渍土机场地基处理。压实度不宜太高,在满足道面承载力的条件下建议在90%~95%之间取值;道面2 m以下可以填弱盐渍土,建议含盐量不要超过0.5%;水分危险点危害最大,必须重视排水设计。给出了确定换填覆重法最小荷载及最小厚度的方法。计算表明,覆重荷载50 kPa基本能抑制含盐量小于0.5%的硫酸盐渍土的盐胀,采用砂砾石材料最小覆重层厚度约2 m。换填覆重法在西北地区硫酸盐渍土机场地基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Environmental justice laws protect certain populations against discriminatory actions that may result from a myriad of enterprises, including transportation activities. Previous environmental equity studie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ransportation-engendered externalities have been criticized on several points, including (1) that the choice of a reference population for comparison to the criterion variable may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2) that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inappropriate methodologies intended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populations may foreordain research outcom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potentially confounding effects of selected spatial scale and population assignment strategies as applied to a study of excessive noise levels at a large Midwestern airport, finding that reported outcomes can vary significantly as a function of methodological cho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