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西藏打加错南北向地堑系处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地堑系总体延伸方向(175~190°),延伸长度>50 km,延伸宽度5~15 km.根据该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鱼鳞山组(N2Qy)玄武岩测年结果以及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活动温泉,判断该地堑构造活动时期早于13.43 Ma,现今仍在强烈活动.在打加错地堑系东西两侧的地垒中共发现5处金属矿(化)点,各矿(化)点与中酸性岩体活动及近SN断裂构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近南北向展布的中酸性小岩体更易形成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32.
综合多源遥感数据识别提取月球正面南北纬50°之间的线性构造,重点分析月岭和月溪的影像特征、分布规律和时空关系,结合月海沉降模型分析两者的成因机制,结合地形和重力场数据预测影响月岭类型的因素。研究表明,在质量瘤盆地,月岭和月溪存在明显的时空关系和构造成因联系,两者主要由月海沉降产生的局部应力引起,前月海时期盆地的均衡状态和月海充填的几何形状可能影响了月岭的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33.
The AMS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on various types of the basement – Variscan granitic and surrounding –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Velká Fatra Mountains, Tatric Superunit of the Central Western Carpathians. The Velká Fatra Mts. provides good opportunity for AMS study because of composite S-type and I-type granite character of pluton and clear relations to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cover and nappe positions. The granitic massif consists of the three types of weakly magnetic peraluminous granites (350 – 340 Ma in age), ranging from two-mica granites to biotite granodiorites in composition and carrying accessory monazite and ilmenite; whereby they resemble common S-type and/or Ilmenite Series granite. This pre-existing granitic body was intruded by relatively young (304 Ma old) metaluminous to subaluminous, strongly magnetic (due to magnetite) tonalitic intrusion of the I-type and/or Magnetite Series granite. In all S-types investigated as well as in the I-type tonalite body, the magnetic fabrics are not uniform, but slightly variable within a body and differing from body to body. The magnetic fabrics in all granitic rocks can be classified as mostly magmatic in origin, only subordinately affected by ductile deformation. The Alpine overprint of the magnetic fabric of the Variscan granite frequent in the central areas of the Central Western Carpathians was only weak in the Velká Fatra Mts. and the magnetic fabrics of these granites thus mostly comprise the original Variscan magmatic fabric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marginal parts of the Velká Fatra Mts. the magnetic fabrics in granites are locally conformable to the deformational magnetic fabrics in surrounding sedimentary rocks (Mesozoic in age) thus indicating at least local effects of the Alpine deformation. The magnetic fabrics in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covering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are partially (Cover Formation) to entirely (Nappe Units) deformational in origin.  相似文献   
34.
伊舒地堑基底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伊舒地堑与松辽盆地基底的构造演化历史, 对位于伊舒地堑中的2个基底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 并与松辽盆地基底花岗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伊舒地堑基底花岗岩中的锆石呈自形或半自形, 并具有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 个别发育有核边结构, 锆石的Th/U比值介于0.32 ~ 2.76, 暗示其岩浆成因.CH11井花岗岩中锆石18个测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62±2 Ma, X13井花岗岩中锆石13个测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9 ± 3 Ma, 其核部存在176 ±1 Ma的谐和年龄.上述结果表明, 伊舒地堑中基底花岗岩形成于中侏罗世晚期或晚侏罗世早期, 它们与松辽盆地基底中最晚期花岗岩的形成时间相同.这暗示伊舒地堑与松辽盆地自燕山期以来具有类似的基底演化历史. 176 ±1 Ma继承锆石的存在也证明了上述认识.   相似文献   
35.
地下水对银川平原植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孙宪春  金晓媚  万力 《现代地质》2008,22(2):321-324
植被是反映区域性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地下水对植被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MODIS-NDVI遥感数据与地下水位观测数据,从大尺度上研究了银川平原地下水与植被的关系,并结合实测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地下水位埋深与NDVI变化率的关系曲线,定量分析了地下水位埋深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并对适宜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埋深在3 m时,植被长势最好;而适宜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范围是1~5 m;当地下水位埋深超过5 m时,地下水位埋深对植被的影响逐渐减弱;当水位埋深超过8 m时,地下水位埋深对植被的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6.
断层破裂方式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川盆地是受断层控制的断陷性盆地,边缘和内部发育了多条断裂带,特别是其内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的银川隐伏断层可能对银川市的建设规划和抗震设防影响较大.为了研究银川隐伏断层活动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银川隐伏活动断层作为目标断层,模拟了断层发生Mw6.5特征地震时,在单侧破裂和双侧破裂两种方式下,银川盆地的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破裂方式下,盆地内强地面运动表现出不同形态的地震条带状分布特征和上盘效应;同时受到银川盆地边缘断裂"西陡东缓"构造特征的影响,地表强地震动分布和断层附近观测点的时程也呈现出独特的盆地边界反射作用.在单侧破裂和双侧破裂两种模式下,近场强地面运动集中区总体上呈现北强南弱的现象,银川市及附近的芦花台等地区是强地面运动分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37.
半地堑盆地演化机制的粘弹塑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良杰 《地学前缘》2000,7(4):441-448
利用新近完成的粘弹塑构造模拟软件包对盆地的动力学演化进行了一系列模拟。文中主要概述不同厚度的上地壳中由高角度平面正断层界定的半地堑盆地的演化模拟。模拟时上地壳被考虑成具有Byerlee型强度包络 ,并且位于无粘性基底之上 ,盆地中由密度比地壳密度小的沉积物充填。计算了以一定增量逐渐拉伸上地壳层时各个阶段的非静岩应力 (Nonlitho staticstress)、塑性破裂 (Plasticfailure)分布及挠曲剖面 (Flexureprofile)。塑性变形使得有效弹性厚度减小。到切穿破裂出现以前 ,断层断距一直增加 ,之后 ,断距基本停止增加。所以 ,地壳强度使沉降量和隆升量均有极限。上地壳层厚度和沉积物密度是控制盆地宽度和极限深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上地壳层厚度增加或者沉积物密度加大都使盆地宽度和深度增大。模拟结果可以解释一些大陆裂谷盆地的宽度和沉积深度。  相似文献   
3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带是我国重要的陆内逆冲推覆构造带 ,其形成与发展 ,对了解我国西部与东部之间的构造转换 ,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研究青藏高原向东扩展的有利地区。通过对该构造带几个问题的讨论 ,认为该构造带南段与北段的形成机理是不同的 ,鄂尔多斯盆地在当时有一定程度的逆时针旋转。南段主要是祁连山—北秦岭造山带向北东方向挤压的结果 ,贺兰山南部的北西向构造也属于该段 ,因此其形状为一向北东突出的弧形 ;而北段是由于旋转的盆地与发生构造挤出的阿拉善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9.
40.
李强 《地球学报》2021,42(3):417-425
土壤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揭示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断陷盆地土壤生物的影响,在获取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16S rRNA和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弃耕地、草地、人工林和天然林等土壤细菌与真核生物的群落结构.C:N、C:P和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