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7篇
  免费   1832篇
  国内免费   2485篇
测绘学   452篇
大气科学   2269篇
地球物理   2348篇
地质学   3757篇
海洋学   1971篇
天文学   116篇
综合类   446篇
自然地理   74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551篇
  2011年   638篇
  2010年   473篇
  2009年   653篇
  2008年   690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Drill cores through modern coral reefs commonly show a time lag in reef initiation followed by a phase of rapid accretion to sea level from submerged foundations – the so-called ‘catch-up response’. But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drilling in these environments, core distribution is usually restricted to accessible areas that may not fully represent reef history, especially if the reef initiated in patches or developed with a prograde or retrograde geometry. As a consequence, core data have the potential to give a misleading impression of reef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the timing of initiation and response to sea-level rise. Here, we use computer models to simulate keep-up reef development and, from them, quantify variations in the timing of reef initiation and accretion rate using mock cores taken through the completed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res consistently underestimate the timing of reef initiation and overestimate the reef accretion rate so that, statistically, a core through a keep-up reef will most likely produce a catch-up pattern – an initiation lag followed by a phase of rapid accretion to sea level. This implies that catch-up signatures may be an artefact of coring and that keep-up reef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common than previous core studies claim.  相似文献   
212.
Takeshi Kudo  Koshun Yamaoka   《Tectonophysics》2003,367(3-4):203-217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basin subsiding against isostatic balance in and around Lake Biwa in the Kinki district, Japan is discussed. The lake region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negative Bouguer anomalies, especially by a steep horizontal gradient zone of gravity anomaly running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lake. The large negative anomaly (>50 mgal) cannot be explained by low-density sediments beneath it. A down-warping structure extending to the Moho depth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is conjecture has been strongly supported by a short-period receiver function imaging, which shows a clear offset of about 8 km for the Moho discontinuity under the steep gravity gradient zone.A question arises as to what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create such a large down-warping structure. We consider that the subduction of the shallow-dipping slab under the region (Philippine Sea Slab) may cause crustal deformation by dragging the viscous mantle downward. In order to verify this model, we simulated the induced mantle flow due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Philippine Sea Slab and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crust–mantle boundary. This numerical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induced flow makes a strong negative pressure zone under the lake region if the slab has a vertical offse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subduction. This offset of the slab is consistent with plate models deduced from hypocentral distributions and Sp phases of the deep-focus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213.
某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伊犁地区,影响工程的主要问题为坝基岩体软弱结构面和断层的抗滑稳定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和软弱夹层特性,采取现场断层软弱结构面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获得软弱夹层的抗剪参数。实践证明,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试验成果可靠,尤其对一些不具备进行现场大型岩体软弱夹层抗剪试验的工程,采用室内中型直剪仪进 行剪切试验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14.
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作为一种较新的采煤方法,在我国技术上还不很成熟,因此,首次针对京煤集团木城涧矿大台井的地质条件和赋煤状况,通过简化建立三维立体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该矿煤层顶底板在开采前后运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煤层倾角、推采距离和开采巷道数三者是影响煤层顶底板运动规律的重要因素,得到了表征顶底板运动规律的顶底板法向最大应力和法向最大位移与三影响因素关系曲线,详细阐述了三影响因素下的煤层顶底板运动规律;同时,对现场开采中支撑压力大小,特别是在三影响因素下,超前支撑压力的作用范围与应力峰值位置进行了数值计算,并总结了其影响规律;最后,指出了该数值分析方法对现场开采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15.
一次与西南低涡相联系的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智  高坤  翟国庆 《大气科学》2003,27(1):75-85
梅雨期西南低涡的东移发展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加强有密切关系,作者采用中尺度模式对一次西南低涡及其伴随低空急流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大巴山地区低空急流先于西南涡东移发展;西南低涡及低空急流的生成发展在开始阶段与中层(400 hPa)的弱辐散密切相关;南风分量在西南低空急流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起着更为主动的作用;南风分量增大中心位于南风分量中心的前方,促使南风分量中心东移;南风分量的动量方程收支分析表明水平平流项和产生项是促使南风分量变化的主要作用项,水平平流项和垂直平流项大部分相互抵消,科里奥利项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其他项的值较小,在个别阶段和地区行星边界层项的作用在低层也较大.  相似文献   
216.
陈洪滨  林龙福 《大气科学》2003,27(5):894-900
为了能在静止气象卫星上实现微波被动遥感探测大气温度廓线,并保持一定的地面空间分辨率(如视场小于60 km),就需要使用高频微波及大天线.欧洲和美国下一代静止气象卫星上都已考虑采用118.75 GHz附近通道.为了充分了解118.75 GHz附近通道遥感反演温度廓线的能力,为仪器研制及今后资料的解释反演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作者开展了采用118.75 GHz附近六个通道遥感反演大气温度廓线的数值模拟研究.统计反演的数值试验表明,118.75 GHz附近六通道对温度垂直分布有一定的遥感反演能力;温度反演较好的层次对应于权重函数峰值所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217.
SARS疫情控制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地分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对于控制SARS疾病扩散与传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得病后入院时间”与“隔离措施强度”对于SARS疫情态势发展,具有很大的敏感性与相关性,其中得病后的患者几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疫情的控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应用动力学模型,对北京的SARS疫情进行分时间段的模拟与SARS实施控制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03—04—20以后一段时间内实行的各种控制措施,以及5月1日—5月5日的长假对于北京SARS疫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而4月27日左右北京市社  相似文献   
218.
飞行物体虚拟环境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飞行物体虚拟环境仿真系统包含的主要技术,重点讨论了虚拟环境中视景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如场景建模、模型驱动及视点的控制与变换等。  相似文献   
219.
湖南省2001年夏秋季对流云降水潜力数值模拟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对流云数值模式模拟了2001年7~9月湖南省三个探空站0000和1200(世界时)462个对流云降水算例.模拟结果表明(1)其中53天的198个算例属于有利人工增雨的天气形势,133个算例的可播度大于零,54个算例的增雨率大于零;(2)7~9月天气形势有利于人工增雨日的算例,对流云平均含水量为575万吨,平均降水效率11.4%;(3)8月降水潜力大于7月,9月降水潜力最小.这表明即使大旱的2001年湖南省夏秋季对流云仍然有一定的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220.
通过CCCma、CCSR、CSIRO、Gfdl和Hadley气候模式对黑龙江省其中包括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等4区未来50年(2005~2050年),在GG、GS情景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GS结果),未来2030、2050年气温均有较大增高。其中2030年年平均气温可增高1.94℃;春季提高2.06℃:;夏季提高1.29℃;秋季提高1.79℃;冬季提高2.66℃,2050年又继续增加.年平均气温将提高2.42℃;春季提高2.13℃;夏季提高1.68℃;秋季提高2.56℃;冬季提高3.21℃。冬季是四季中增幅最大的季节,其次秋季、春季和夏季。如果按GG情景下,未来气温还要高出1℃。增温中心在西部齐齐哈尔,增温较小为牡丹江。从哈尔滨年蒸发量来看,2030年可增加11%,2050年可增加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