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7篇
  免费   1310篇
  国内免费   1220篇
测绘学   476篇
大气科学   1302篇
地球物理   3345篇
地质学   3370篇
海洋学   792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475篇
自然地理   45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40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传统地质图由于采用正射投影的方法表达地质现象,只能表达地质现象在二维欧氏空间的定位,很难表达地质现象的三维空间特征。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制作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三维可视化地质图,可更好地判读地质体的空间信息,便于分析地质体的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42.
Abstract: Major and rare earth element contents are reported for Late Archean banded iron formations (BIFs) in the Bababudan Group of the Dharwar Craton, South India. The BIFs are mostly composed of SiO2 (average1ρ = 54.88.1 wt%) and Fe2O3* (44.38.2 wt%). The Al2O3 and TiO2 contents are remarkably low, suggesting that detrital components were starved during the BIF deposition. The BIFs have a LREE-enriched pattern with a relatively high (La/Yb)N (6.644.07). Total REE concentrations (RE) vary from 5.2 to 65.3 ppm. The REE pattern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a very large negative Ce anomaly (Ce/Ce*: 0.13-0.83) and a positive Eu anomaly (Eu/Eu*: 0.96-2.45). The Eu/Eu* decreases and (La/Yb)N increases with a increase of RE. These correlations of REE indice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modern hydrothermal iron-rich sediments near a mid-ocean ridge (MOR). Greenstones associated with the BIFs have MORB-like geochemical features. These geochemical and geological lines of evidence indicate that the depositional site of the BIFs was remote from a continent and/or island arc and that the BIFs were in situ hydrothermal sediments near a MOR. A striking negative Ce anomaly in the BIFs indicates that oxygenated deep-sea environments emerged at 2.9-2.7 Ga. The existence of contemporaneous Mn deposits in the Dharwar Craton supports this assertion. Our scenario of oxygen in the Earth's surface of the Late Archean is different from long-held notion that the atmosphere and ocean were persistently anoxic throughout the Archean.  相似文献   
43.
烧变岩岩石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雷  刘池洋 《地球科学》2008,33(4):515-522
烧变岩的研究有益于对煤层形成以来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古地理的探讨.为了获得有关烧变岩基本特征的数据资料,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能谱测试、古地磁及ICP-MS等测试手段对陕北神木地区烧变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研究.剖面上将烧变岩分成烧熔岩和烧烤岩两个序列.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测试显示, 各矿物均显示烧熔迹象, 除伊利石外未发现其他类型粘土矿物; 磁化率测试显示烧变岩具异常高的磁化率; 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烧变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近于沉积岩(原岩) 特征; 纵向剖面上, 随烧变程度增大(由烧烤岩至烧熔岩) 其稀土元素总量逐渐减小, 烧熔岩稀土元素总含量较烧烤岩的要明显低; 另外, 烧熔岩表现为较明显的Ce负异常, 而烧烤岩则表现为无Ce异常, 有些甚至表现为偏正异常.   相似文献   
44.
广西大瑶山西侧综合地质异常与控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地质异常理论和方法,对大瑶山西侧地区沉积、构造、蚀变、土壤次生晕异常特征、有机质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泥盆纪沉积异常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海平面升降产生的层序边界面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含矿建造,并制约着大瑶山成矿带的时空结构;构造复杂度异常控制了矿带的展布和矿床的空间分布;蚀变异常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定位和矿床后期改造特征;土壤次生晕异常则反映了矿化的空间分带和组合特征。基于综合地质异常与控矿分析,利用GIS平台提取异常致矿信息,圈定成矿有利地段,为该区成矿预测及找矿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
钻井液是钻探施工的血液,低密度无固相钻井液DMZ,能有效解决小口径绳索取心钻探中出现的钻杆内结泥皮、岩粉携带能力差、失水量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46.
一个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夏季气候预测潜力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个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海气耦合模式SINTEX-F(Scale Interaction Experiment-Frontier Research Center for Global Change coupled GCM)的多年回报结果,评估了该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区域,尤其是中国地区气候异常的预测潜力.与观测实况的比较结果表明:SINTEX-F模式对夏季降水、500 hPa高度场和地表气温都有一定的预测技巧,但是相比而言降水与高度场的回报技巧要高于地表气温;而且耦合模式对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主要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也有较好的预测潜力,对500 hPa高度场效果较好;对降水异常的年际变化也有一定的预测潜力,尤其是我国中部地区效果较好,但是模式预测的降水异常的幅值较观测相对偏弱;此外对我国西部的极端气候也有一定的预测潜力.  相似文献   
47.
孙凤华  张耀存  郭兰丽 《高原气象》2009,28(6):1308-1315
利用中国738个台站的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我国降水和200 hPa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揭示了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的南北移动与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北降水异常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 我国东部地区夏季(7、 8月)降水异常主要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少)雨, 华北及华南地区少(多)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这种异常分布型发生转折的时间。与此同时, 东亚高空副热带急流轴位置从70年代末开始逐渐偏南, 急流轴位置的变动将引起对流层低层水汽辐合区和高层散度分布以及垂直环流相应的变化, 进而引起降水区域的变化。相关分析发现, 当急流位置偏南时, 25°~35°N西风增强, 42°~50°N西风减弱, 华北夏季降水减少,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增多; 反之, 当急流位置偏北时, 华北夏季降水增多,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减少。与70年代末开始的我国东部地区急流轴位置逐渐南移相对应,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呈现逐渐减少、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呈现逐渐增多的变化趋势。分析低层水汽通量和高层的散度分布以及垂直环流的差异发现, 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对流层中低层水汽通量辐合减弱, 水汽供应减少, 垂直上升运动减弱, 造成了华北夏季降水减少,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通量辐合增加, 水汽供应增多, 垂直上升运动增强, 导致该地区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48.
Timing and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were examined a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seven perennial plants on a small mountain located in the Chihuahuan Desert. Average direct beam solar radiation fluxes at differing times throughout the day and year were estimated with computer calculations.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was u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olar radiation parameters and include the maximum available information with a manageable number of variables. The remaining solar radiation parameters were compared to plant distributions using redundancy analysis and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Unimodal, bimodal, and monotonic responses were all found depending upon the species and solar radiation parameter. Niche separation at this location depends upon the timing as well as the amount of solar radiation.  相似文献   
49.
河南内乡——淅川地区具有一完整的边缘成矿体系。应用边缘成矿理论,通过野外对该区控矿要素的实际调研和室内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南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的新认识。一级成矿边缘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边缘对接处(山阳——西峡断裂带两侧),控制了两个跨省大型成矿带的形成;二级成矿边缘为区域深大断裂边缘,控制区域成矿带形成;三级成矿带边缘为岩体边缘、次级断裂带边缘和地层交界面等,控制矿田、矿床的形成;四级成矿边缘为岩体边缘不同岩相分界面、不同岩性层间面和构造形态、产状变化处。不同边缘交叉、叠合地段是成矿最有利地段。研究表明,边缘成矿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异常事件密切相关,板块活动、区域构造、火山、岩浆侵入、沉积环境演化是边缘成矿体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根据边缘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主要找矿方向和有利找矿区段(靶区)。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高七井水温多年资料的整理,在总结以往震例的基础上,分析水温异常与地震预报的对应规律,对高七井水温映震效能进行初步探讨.高七井水温异常为阶跃上升型,异常形态具有继承性,水温异常对地震短临预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