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349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312篇
地质学   1131篇
海洋学   269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n ord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deep-sea mining on the in situ benthic life, we measured the microbial standing stock and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nutrients in the deep-sea sediments of the Central Indian Ocean Basin in the Indian pioneer area.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using box core and grab samples during September 1996. The total bacterial numbers ranged from 10 10 -10 11 cells per g -1 dry weight sediment. There was a marginal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bacteria from surface to 30 cm depth, though the subsurface section registered a higher number than did the surface. The highest numbers were encountered at depths of 4-8 cm. The retrievable number of bacteria were two orders les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direct total counts of bacteria. An almost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 total organic carbon, living biomass, and lipids throughout the depth of cores indicates active microbial and benthic processes in the deep sea sediments. On the other hand,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otal counts of bacteria, carbohydrates,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 in all the cores indicates their stable nature and suggests that they can serve as useful parameters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of the area after the benthic disturbance. Further studies on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this region would not only verify the observed norms of distribution of these variables but would also help to understand restabilization processes after the simulated benthic disturbance.  相似文献   
22.
针对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工作方式,结合2007年度南盘江一桂中地区二维地震大剖面资料采集应用GPS的工程实例,介绍GPS技术应用的新进展。通过GPS静态测量和应用RTK技术放样物理点,从测前准备、数据处理、精度分析等方面,阐述提高作业精度、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GPS技术在山区施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基于IGS超级跟踪站的近实时GPS气象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开始将CORS综合应用网服务于气象部门,为给地基GPS气象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真实的研究环境,本文基于IGS超级跟踪站网络搭建了一个近实时GPS气象系统,并结合实测数据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基于该平台可以系统地研究GPS遥感水汽、层析水汽三维分布、数值天气预报同化GPS水汽以及利用电离层分布进行空间天气预报等理论。  相似文献   
24.
青藏高原北部陆相盆地中烃源岩发育层位包括始新统风火山组、渐新统雅西措组和中新统五道梁组。古近系雅西措组烃源岩,特别是灰岩属于中好烃源岩范畴,有机质类型较好,且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阶段,是藏北高原新生代陆相盆地主力烃源岩的发育层位。陆相盆地储集岩较发育,储层较丰富,发育层位包括风火山组和雅西措组,其中雅西措组是储层主力分布层位。对测区分析数据表明:通天河盆地具备一定规模的生油岩厚度,而且有机质丰度为沱沱河地区最高,表明其勘探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5.
GPS-RTK联合全站仪的野外数据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形测绘和其它环境条件复杂的地区,用常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比较困难,传统的测绘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测量效率和成本的要求,但采用GPS 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使RTK与全站仪优势互补,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可大幅度提高测量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26.
Molecular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rude oils in the Beaufort–Mackenzie Basin confirm three genetic end-member oil groups and suggest extensive cross-formational hydrocarbon fluid flows in the Tertiary deltaic system. Inter- and intra-fractional variations in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Tertiary-reservoired oils indicate that the oil source/maturity signatures were substantially masked by biomarkers that were picked up along migration pathways. Thus, many of the previously recognized “immature non-marine oils” are in fact thermally mature, probably derived from unpenetrated deeper marine source rocks. Although the effective source rock volumes have not been evaluated and their exact stratigraphic levels remain unknown, the relative timing of oil generation versus trap formation, rather than poor source quality, may be the cause of under-filled traps in the offshore area.  相似文献   
27.
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2000~3000m。第三纪沉积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我国南海资源和海域主权遭受到极大的侵犯。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我国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的必选战略。  相似文献   
28.
通过试验对悬挂钢尺、GPS测高和全站仪垂直测高三种高程传递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精度比较,并讨论了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29.
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综合化探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酸解烃、顶空气、吸附丝及甲烷碳同位素方法对盐城凹陷朱家墩气田进行了综合油气化探测量,建立了该区这几种方法指标的化探异常模式,在总结已知油气区异常规律的基础上,优化化探方法及指标组合并运用于未知区域,圈定了油气远景靶区。探讨了地表化探异常与石油地质特征的关系,为化探异常的地质解释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根据Dobson和TOMS资料分析北京和昆明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约20年 Dobson和TOMS资料来分析北京(39.93°N,116.40°E)和昆明 (25.02°N,102.68°)两地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1979-2000年间北京大气臭氧长期变化趋势是-0.642 DU/年,而昆明在1980-2000年间的趋势是-0.009 DU/年;(2)北京和昆明两地大气臭氧都有很强的季节内变化(尤其冬季更强),与季节性变化强度相当;(3)在北京和昆明,由记录较短的大气臭氧资料分析得到的长期变化趋势,与较长记录得到的结果有显著差异;(4)在北京(中纬度)和昆明(低纬度)大气臭氧都有显著的准两年振荡信号;(5)两个站点大气臭氧的年际变化主要由长期趋势项和准两年振荡信号组成;(6)Dobson仪测量得到的臭氧总量与TOMS资料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