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5篇
  免费   998篇
  国内免费   822篇
测绘学   280篇
大气科学   720篇
地球物理   1341篇
地质学   2363篇
海洋学   283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386篇
自然地理   157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73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320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连捷教授作为1973-1978年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组最年长的一位,深入湘桂交易的南岭西部的山地,为引种奶牛、肉牛建设山地牧场进行草地和土壤调查。当时生活和交通条件等均很差,近70风气高龄的李老跋山涉水,步行到有关山地、坪地进行调查,并修建梯田,引种牧草,为开发南山牧场进行科学规划。特别是对南山的花岗岩风化土壤的保护和山地沼泽的保护等生态保护和合理用肥提出了关键性建议,保证了南山牧场的顺利发展,南山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52.
张北地震区三维构造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了张北地震区的构造特征。震源区周围分布有相交的北北西和北东向低速异常带。极震区正下方壳内存在高速异常的坚固体 ,其周围被多条低速异常带围限。区域构造具备了大量积累应变能和向高应力区传递应变能的孕震构造特征 ,北北西和北东向的隐伏断裂共同构成了区域的发震构造。该震区在中新生代以来有过多期岩浆活动 ,震中区周围分布有几个新第三纪的火山口。极震区米家沟附近火山的三维剖分图给出了该火山从地表到壳内 10km深度的速度图像 ,中新生代的火山岩浆活动对该区域孕震构造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渤海湾盆地北部主要包括黄骅坳陷、沧县隆起、冀中坳陷和下辽河坳陷,区内奥陶系厚 6 0 0~ 80 0m,主要由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下奥陶统分为冶里组和亮甲山组,中奥陶统分为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上统缺失。其中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又进一步划分为下段和上段。早奥陶世冶里期和亮甲山期,本区以局限海环境为主,其内散布着一些潮坪和滩。中奥陶世,本区岩相古地理面貌变化旋回极为明显,下马家沟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以局限海为主;上马家沟期早期又是潮坪广布,晚期以开阔海为主;峰峰期早期潮坪广布,晚期又以开阔海为主。在奥陶纪,本区经历了 4个大的海侵-海退旋回,其中上马家沟期晚期是本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台的最大海侵期。  相似文献   
54.
新疆伽师及邻近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的GPS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精度数据软件对伽师及邻近地区的GPS监测网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线精度达到了 10 - 8~ 10 - 9) ,获得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 .结果表明 ,伽师及邻近地区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 ,地壳正快速缩短变形 ,主压应力为近南北方向 .各地块运动速率不同 ,平均应变率为 0 .0 4× 10 - 6 /a .  相似文献   
55.
四川省房屋建筑易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房屋建筑易损性特征是防震减灾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本文通过对多年工作的系统总结,得出四川省不同地区的房屋建筑易损性矩阵,全省房屋建筑抗震性能总体水平不高,这是造成地震灾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实力的提高,适当提高全省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可大大减轻特别是中强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6.
根据华北地区1999年和2001年两期高精度GPS观测结果,通过与1992,1995,1996年和1999年这几期资料的比较,发现近两年的运动与前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1)阴山单元和鄂尔多斯单元之间显示为压性运动的性质,但比较微弱,它们之间的边界带上似乎有左旋走滑运动,但从整体上看并不显著。(2)晋冀鲁单元和燕山单元的整体活动性不如以前,各单元内部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运动,并山单元和晋冀鲁单元的北部存在着比较显著的东西向挤压,北京地区则表现为南北向挤压。(3)晋冀鲁单元南部与胶辽鲁苏单元的南部的趋势活动呈张性,优势运动方向为东南,这样的结果可能表明,华北目前存在着应力扰动行为,大同与天津之间的区域是受其影响最大的地区,该区有可能成为未来几年中强地震活动的一个主体地区。  相似文献   
57.
Little is known about centennial- to millennial-scale climate variability during interglacial times, other than the Holocene. We here present high-resolution evidence from anoxic (unbioturbated) sediments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Sea that demonstrates a sustained ∼800-yr climate disturbance in the monsoonal latitudes during the Eemian interglacial maximum (∼125 ka BP). Results imply that before and after this event,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ITCZ) penetrated sufficiently beyond the central Saharan watershed (∼21°N)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to fuel flooding into the Mediterranean along the wider North African margin, through fossil river/wadi systems that to date have been considered only within a Holocene context. Relaxation in the ITCZ penetration during the intra-Eemian event curtailed this flux, but flow from the Nile - with its vast catchment area - was not affected. Previous work suggests a concomitant Eurasian cooling event, with intensified impact of the higher-latitude climate o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The combined signals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described for the Holocene cooling event around 8 ka BP. The apparent type of concurrent changes in the monsoon and higher-latitude climate may reflect a fundamental mechanism for variability in the transfer of energy (latent heat) between the tropics and higher latitudes.  相似文献   
58.
城市震害高危害小区的研究和GIS的实现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帅向华  成小平  袁一凡 《地震》2002,22(3):113-119
论述了在城市地震灾害中如何考虑诸方面因素来评价城市的灾害轻重分布情况。中建立坑危害小区分析模型,设想将城市划分等面积网格,给每个单元网格赋予灾害指数,以确定城市中受灾较为严重的区域,为求灾指挥提供决策信息。同时,将高危害小区的模型研究结果转化为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的GIS模型。该研究结果已应用于泰安市防震减灾示范研究项目中。  相似文献   
59.
文中主要探讨了由地震引起的天津市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的预测问题。首先阐述了天津市震害预测的 5个背景特点 :建筑物特点、地质条件特点、建筑场地划分特点、基本设防烈度特点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特点 ,根据这 5个特点将天津市划分为含有 7种建筑结构形式的 4个区域的震害预测模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天津市地震经济损失模型和生命损失模型 ,考虑了时间因素 ,然后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实际震害结果进行了对比及修正 ,给出了天津市 4个区域的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率模型、社会财富损失率模型和建筑物毁坏率模型 ,并给出了计算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地震经济损失和天津市地震生命损失的表达式 ;最后 ,将天津市地区划分为2 85 8个震害评估单元 ,以近百年来在天津市区域内曾经发生的最大地震作为假想地震 ,预测分析了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分布和地震生命损失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60.
川滇地区地震(Ms≥5.0)破裂类型与前兆异常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滇地区 31次 (组 ) 5 .0级以上地震与余震次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 ,结合“强地震分为走滑型地震和断错型地震”的理论 ,确定了各次 (组 )地震的破裂类型。从物理机制上对地震破裂类型与震前前兆异常分布关系进行了讨论 ,由此进一步探讨了 5 .0级以上地震震后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