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349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41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We present a study on human perception of map complexity, with the objective of better understanding design decisions that may lead to undesirable levels of complexity in web maps. We compare three complexity metrics to human ratings of complexity obtained through a user survey. Specifically, we use two algorithmic approaches published by others, which measure feature congestion (FC) and subband entropy (SE), as well as our own approach of counting object types rather than individual objects. We compare these metrics with each other as well as with human complexity ratings for three maps of the same area from map providers Google Maps, Bing Maps, and OpenStreetMap. Each map design is assessed at three different scales (levels of detail). We find that (1) the FC and SE metrics appear to be adequate predictors of what humans consider complex; (2) object-type counts are slightly less successful at predicting human-rated complexity, implying that clutter is more important in perceived complexity than diversity of symbology; and (3) generalization choices do impact human complexity ratings. These findings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what makes a map complex, with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maps that are easy to use.  相似文献   
72.
近百年中国、北半球和南半球气温内在结构比较(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温气候资料是一个含有月、年、十年、百年等时间尺度的分形客体.大尺度上是冷暖之分,而每个冷(或暖)又分为较小尺度上的冷暖,形成层次结构.利用它的子波变换的尺度α-时间位置t0表述,可以构造出分段线性一维映射动力系统,这个映射表征气候的层次结构,反映气候变化的突变点时间位置的规律和标度不变性.文中讨论了构造一维动力映射的基本原理,并以中国气温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3.
Abstract

An understanding of hydrology is a prerequisite for ensuring the successful management,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wetland environments. Frequently,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historical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such as water levels, within wetlands. Moreover, many channel and ditch systems in wetlands are not routinely monitored, except perhaps for research purposes. A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herein which makes use of satellite imagery to indirectly provide remotely sensed observations of water levels within channels and ditches. Using multi-temporal Landsat Thematic Mapper (TM) imagery and simultaneous ground-based measurements of water levels,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s are established between satellite-derived effective wet ditch widths and measured water levels in the drainage system of the Elmley Marshes, southeast England. These relationships can be used subsequently to estimate historical ditch water levels and to monitor contemporary ditch water levels in the wetland. The study shows that satellite imagery has much to offer in monitoring changes in the hydrological regime of wetlands and in providing complimentary approaches to field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74.
世界应力图2000版( WSM2000)介绍及使用说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地壳应力状态对于地学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测量全球地壳应力并绘制全球地壳应力图一直受到国际地学界广泛关注.1986年开始实施的世界应力图计划(WSMP:World Stress Map Project,以下简称WSM)经各国专家多年合作和努力工作,现已出版了最新WSM2000版本应力数据库.该数据库在WSMl997版基础上新增收录了4216个观测数据,使其总共包含了全球10920个可靠应力测量数据,并绘制了全球应力图和部分地区的局部应力图,为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提供了准确详细的应力数据.本文结合WSM官方网站的资料从数据库结构、数据来源、数据质量、数据摘要描述等方面介绍WSM2000数据库,以使国内研究迅速利用此宝贵的数据资源.  相似文献   
75.
在新编全国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工作中,采用了三级划分的技术思路,即在地震统计区内先划分出地震构造区,以控制地震统计区内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的差异性,然后,在地震构造区内再进行潜在震源区划分。地震构造区划分是新编全国地震区划图潜在震源区划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论述了地震构造区的定义、作用、划分原则和依据等。介绍了中国东部地区地震构造区划分方案,并以东北地震区和华南沿海地震带为例,对地震构造区划分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6.
刘世翔  薛林福 《测绘科学》2007,32(2):151-152,148
以往的油气资源评价系统主要是在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上开发出来的,其主要缺点就是专业应用模型与系统平台之间不能实现无缝集成。鉴于此,笔者设计实现了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油气地质信息与评价系统,实现了油气地质信息管理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利用ESRI公司生产的Ma POb-jects组件,开发出具有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和油气地质信息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油气地质信息管理、分析和评价等常用功能。  相似文献   
77.
针对目前数据更新的研究落后于数据生产的现状以及广大用户对城市公开版电子地图的现势性的迫切需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城市公开版电子地图数据更新的方法,并分析了数据更新周期的决定因子及其方式和周期,最后用实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78.
对谷歌地图API技术的原理、实现方法以及目前在各个行业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服务渔港的谷歌地图API调用的建议与方法。通过谷歌地图为开发者提供的地图API,将谷歌卫星地图嵌入或调用到已开发的地理信息平台中,使渔港的展示效果更为真实,同时也为后续面向渔港建设的地图产品开发做好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79.
月球线性构造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林  刘建忠  张莉  籍进柱  郭弟均  刘敬稳 《岩石学报》2017,33(10):3285-3301
月球线性构造是月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月球线性构造分类体系是月球地质图编研的关键。前人对月球线性构造的分类研究主要基于月表的形貌特征,划分的线性构造类型参差不齐,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规范的、具有普适性的线性构造分类体系,以至于分类结果的可对比性差、参考性和易操作性较低,不利于月球线性构造纲要图的编制。并且月球线性构造的概念混乱、术语不统一,存在"同物异名、同词异义、异词同义、涵义不明"的现象,不利于全球性的统一制图和成果的展示及使用。鉴于此,本文采用多指标组合的分类方法,以成因机制和形貌特征作为主要指标,兼顾物质组成,再结合线性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符合月球动力学演化背景的、统一规范的线性构造类型划分的新方案,避免了单以形貌特征为依据来分类出现的混乱状态,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月球的线性构造类型划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线性构造,包括皱脊、月溪、地堑、断裂;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线性构造,包括坑缘断裂和坑底断裂,以及多成因机制、多动力来源作用形成的特殊类型如坑链等。在此基础上,并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建立了易于判别且具有代表性的线性构造识别标志,可为全月球线性构造的统一制图提供识别依据。  相似文献   
80.
随着电子地图的不断发展,其在智慧旅游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钟山风景区电子地图主要将三个风景区融为一体,既突出单个景点的特色,又从空间上直观反映景区间的联系.制作便民的钟山风景区电子地图有利于引导南京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